陳靜
[摘要]目的 分析綜合護理在手術切口感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10月2日~2016年2月5日收治的108例手術后切口感染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54例患者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54例患者實施綜合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的感染控制率、癥狀好轉時間、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結果 觀察組的感染控制率為92.59%,高于對照組的74.07%(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癥狀好轉時間為(8.23±1.05)d,手術時間為(45.27±10.15)min,住院時間為(12.45±1.28)d,短于對照組的癥狀好轉時間(12.11±1.28)d、手術時間(60.45±11.28)min、住院時間(16.37±1.18)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手術切口感染患者實施綜合護理,不僅能縮短住院時間、手術時間、癥狀好轉時間,還能控制患者的感染情況。
[關鍵詞]手術患者;切口感染;手術室相關因素;護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 R619+.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10(b)-0170-03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surgical incision infection.Methods 108 patients with operation incisional infection from October 2,2015 to February,5 2016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54 patients)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whli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54 patients with comprehensive nursing.Infection control rate,symptom improvement time,operation time,hospitalization time after nursing in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infection control rate was 92.59%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it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74.07%) (P<0.05).The time of symptom improvement was (8.23±1.05) d,the operation time was (45.27±10.15) min,hospitalization time was (12.45±1.28) 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12.11±1.28)d,(60.45±11.28) min,(16.37±1.18) d],and there were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surgical incision infection can not only shorten the time of hospitalization,the operation time,the improvement time of symptoms,but also control the infection of patients.
[Key words]Surgical patients;Incision infection;Operating room related factors;Nursing strategies
近年來,實施手術患者呈上升趨勢,雖然手術對患者病情治療具有較顯著的效果,但是依然有部分患者在術后由于多種因素影響,易發生切口感染,對手術治療效果,造成十分嚴重的影響[1-2]。臨床上對該類患者一般實施常規護理,但是由于常規護理效果不佳,綜合護理被廣泛應用,其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我院將108例手術后切口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別實施不同的護理措施,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10月2日~2016年2月5日收治的108例手術后切口感染患者,并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觀察組,每組54例。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符合臨床手術指征,均簽署知情同意書;②經過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以及批準。排除標準:伴有嚴重精神疾病患者。觀察組;年齡20~80歲,平均(50.21±2.45)歲;男性患者有34例、女性患者有20例;其中肝臟手術感染患者有10例、胃腸手術感染患者有10例、膽道手術感染患者有10例、闌尾手術感染患者有10例、神經外科手術感染患者有14例。對照組;年齡21~80歲,平均(51.20±1.19)歲;男性患者有35例、女性患者有19例;其中肝臟手術感染患者有11例、胃腸手術感染患者有9例、膽道手術感染患者有10例、闌尾手術感染患者有10例、神經外科手術感染患者有14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endprint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對患者進行日常護理以及心理指導等內容。
觀察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2.1抵抗力和年齡 在我院引起切口感染的手術患者,大多數為50歲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其主要是由患者合并多種并發癥、系統免疫力降低、機體抵抗力下降、新陳代謝緩慢、臟器功能衰退而引起的,針對上述問題,我院將年齡較大患者作為重點觀察護理對象,每日對患者切口處進行檢查,為患者制定每日食譜,并輔助臨床醫生對患者的并發癥進行治療,定時陪同患者進行康復活動以及戶外活動[3]。
1.2.2手術類型 根據研究內容顯示,不同的手術切口深度、手術切口位置,易導致機體感染程度不同,導致患者感染率發生較大差異,在研究過程中,由于條件限制,未對每位患者切口深度、具體手術切口位置進行統計和歸類,但是不同科室患者的感染例數大不相同,提示手術類型對切口感染具有影響,根據上述問題,護理人員應完全掌握科室手術護理規范內容,并根據每位患者不同的手術類型,為患者實施不同的手術護理措施[4]。
1.2.3術后心理情緒 患者不同的心理情緒也是導致術后引起切口感染的因素,在研究內容中顯示,大部分手術患者手術完畢后,均具有緊張和焦慮等不良心理情緒,說明心理情緒對患者自身術后切口恢復情況具有嚴重影響,因此,應根據手術患者的心理情緒進行干預,在術后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安慰患者,傾聽每位患者的想法,緩解其不良情緒[5-6]。
1.3 觀察指標
比較患者治療后的各項指標(感染控制率):控制為患者未發生感染情況;未控制為患者發生感染。比較患者治療后的各項指標(癥狀好轉時間、手術時間、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2.0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感染控制率的比較
觀察組中,控制患者有50例,未控制患者有4例,感染控制率92.59%;對照組中,控制患者有40例、未控制患者有14例,感染控制率為74.07%。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感染控制率高于對照組(P<0.05)。
2.2兩組相關指標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癥狀好轉時間、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表1)。
3討論
一直以來,醫學界面臨患者手術切口被感染等嚴重并發癥,研究顯示,在患者切口發生感染后,多數患者易發生全身炎性反應、切口裂開、切口疝等多種癥狀,若患者癥狀較嚴重時,易導致死亡[7-10]。
有研究顯示,術后發生切口感染患者死亡率為非切口感染患者的1倍,因此,切口感染是阻礙患者康復的重要因素[11-12]。在醫院普外科的手術中,切口感染十分常見,主要是由于在患者圍術期大量細菌進入切口部位而造成的,導致患者術后康復受到十分嚴重的影響,為引起院內感染的主要因素。由于,我院醫院衛生不斷改進,手術室內的治療水平不斷提高,通過再實施一項有效的護理對策,能顯著控制切口感染情況。本研究結果顯示,患者術后所發生的感染主要包括肝臟手術感染、胃腸手術感染、膽道手術感染、闌尾手術感染、神經外科手術感染等,為了控制手術患者切口感染情況,避免切口感染對患者造成的危害,而對患者實施一項有效的護理措施十分重要。近年來,綜合護理在臨床被廣泛應用,其具有高效、優質、舒適等特點,深受臨床醫生和患者的青睞,通過從患者多方面實施護理措施,能有效預防感染、控制患者的感染,促進患者康復[13-15]。
本研究表明,觀察組的感染控制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癥狀好轉時間、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對手術切口感染患者實施綜合護理,不僅能縮短住院時間、手術時間、癥狀好轉時間,還能控制患者感染情況,能促進患者較快康復,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偉紅.手術患者發生切口感染的手術室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9):786-789.
[2]王琰.差異化護理在預防外科手術患者切口感染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10):65-66.
[3]馬麗霞,張運金,藍壽園.無縫隙護理對手術患者切口感染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3):103-104.
[4]Chou YC,Wu CC,Chan YS,et al.Medial gastrocnemius muscle flap for treating wound complications after double-plate fixationlate fixation via two-incision via two-incision approach for complexlate fixation via two-incision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J].J Trauma,2010,68(1):138-145.
[5]王星.手術室優化護理在婦產科開腹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10):94-95.
[6]于紅.新型手術室環境護理對腹部手術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22):38-39.
[7]余玲華.泌尿外科感染與手術切口感染相關性分析及護理[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78-79.
[8]Tregoning JS,Wang BL,McDonald JU,et al.Neonatal antibody responses are attenuated by interferon-γ produced by NK and T cells during RSV infection[J].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13,110(14):5576-5581.
[9]龔喜雪,盧梅芳.骨科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相關因素分析與手術室護理干預[J].中國醫藥導報,2011,8(3):91-92.
[10]林衛紅,陳云志,曾其強,等.護理干預對預防消化道手術切口感染的效果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25(9):3-5.
[11]胡凱燕.消化道手術切口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措施[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20):1908-1910.
[12]黃亞敏.護理干預在預防消化道手術切口感染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7):30-31.
[13]徐永勤,徐穎,黃麗華.手術切口感染與手術室護理管理的關系及防范措施[J].西部醫學,2014,26(10):1405-1407.
[14]張芬菊.手術切口感染的手術室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探討[J].中國基層醫藥,2014,21(4):634-635.
[15]吳蓓雯,李和姐,錢黎明,等.降低手術切口感染的護理對策探討[J].實用護理雜志,2001,17(9):34-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