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焰
【摘 要】在高職學生中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需要,是高職教育的重要使命,是新時期黨建的要求,高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應打造系統化的工程,首先應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以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思政課堂全過程,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引領示范作用,營造出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最終通過社會實踐養成轉化,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到學生的主流意識中。
【關鍵詞】高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路徑
1 在高職學生中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意義
1.1 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需要
高職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逐步形成的時期,然而,當今社會處于改革開放新時代和網絡信息高度發達的環境當中,學生的信息來源非常廣泛而又難以控制,其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容易受外界影響,他們所面臨的各種看法和觀點中就很難免不出現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存在著一定的距離,甚至距離相當大的情況,需要正確的理想信念來引導。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學生正處于身心成長從不成熟向成熟轉變的重要時期,目前大學生的這樣一種發展狀態顯然是不健全、不完整、不全面的,要想改變這一狀況,就要求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強對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引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幫助學生建立起完整的人格。
1.2 是高職教育的重要使命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職教育工作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包含人生的方方面面,對學生將來一生的成長和發展會產生巨大的影響,那么,高職教育如何將學生培養成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就取決于做什么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怎樣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當前,就要求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武裝大學生的頭腦,堅定大學生對黨的領導、社會主義制度、改革開放事業以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信念和信心,最大限度地形成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共識,保證大學生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所需要的人才。
1.3 是新時期黨建的要求
加強和改進高職院校黨建工作,提高黨建科學化水平,促進學校各項事業的科學發展,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的核心內容,是保證黨的教育方針在高職院校得以貫徹落實的根本手段和根本保證,是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基本保證。因此,在高職學生中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黨建工作的教育和培養功能,用積極、正確的思想去影響大學生,保證大學生成長的正確方向,對于加強黨對青年學生的領導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2 高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路徑
2.1 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
“育人為本”是教育的本質要求。學生是教育工作的對象,以學生為本,不斷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促進學生的全面成才成長是高職教育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而要把這一切工作做好,就要求高職教育要遵循學生的成長規律,一切以育人為本,時時處處為學生著想,把學生的成長作為高職教育的第一要務,扎扎實實地教育好、服務好學生。
“德育為先”是一種教育理念和育人的要求。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越來越具有經濟的意義,知識因此成為人們追逐經濟利益的工具。隨之而來的是,教育的工具性功能被不斷強化,教育的價值屬性則受到忽視。教育若缺乏對德育的觀照,意味著只重視教書,不重視育人,學生因此將面臨精神上的缺損,甚至產生道德上的危機。“德育為先”是教育完成育人使命的要求,是教育者始終應秉承的教育理念。而德育之重,正是體現在其價值觀的引領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高職德育內容的最好概括。
2.2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思政課堂全過程
要在高職教育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把它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中,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形勢與政策課程的主陣地、主渠道作用,在課堂上進行深入宣講。同時,進一步完善思政課程和教材體系,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等新技術創新教學模式,調動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正確看待社會問題,弘揚正能量。
2.3 發揮先進典型的引領示范作用
見賢思齊,擇善從之,這是中華民族的美德,發揮先進典型的引領示范作用,是價值觀教育的重要途徑。自古至今,每個時代都涌現出了無數時代楷模和杰出典范,這些先進典型往往來自于基層普通的工作和普通的人群,他們就在身邊,事跡真實,說服力強,感染力強,易于產生普遍的認同感和良好的示范效應。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廣播、講座、校報、班會等各種途徑宣講模范事跡、推廣先進典型經驗,以身邊鮮活的事例來教育、引導、激勵學生,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作用。
2.4 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
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發展過程中氣質和文化的積淀,為師生所認同和傳承,校園文化對(下轉第101頁)(上接第102頁)核心價值觀的養成是于無聲處潛移默化的,因此,高職院校可以結合學校的特色和發展實際,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校園文化這一載體進行宣傳。一是,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舉辦素質拓展、辯論賽、演講賽、職業技能大賽、歌唱比賽、文藝晚會、文明寢室評比等活動,讓學生通過參與這些活動來提高綜合素質,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學風、班風和校風,從而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二是,支持和鼓勵多種類型的社團活動。社團將懷有相同興趣愛好的學生聚攏在一起,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喜聞樂見的社團活動,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還能夠通過社團的形式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從而更容易形成共鳴,易于為學生所接受,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三是,建設內涵豐富的校園環境。校園是學生生活的主要場所,一所學校的辦學理念、文化底蘊、價值取向、行為規范都應體現在校園環境中,學校可以在教學樓、辦公樓、博物館、體育館、實訓室等場所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標語、名言警句、校訓等內容;還可以利用廣播站、校報、櫥窗等多種渠道交流學習踐行體會,增強學生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性、主動性和互促性。
2.5 注重社會實踐的養成轉化作用
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最終要體現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上。劉云山同志指出,“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貴在知行統一,而知是前提、是基礎,內心認同才能自覺踐行,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一定要在增強認知認同上下功夫,使其家喻戶曉、深入人心。”高職院校應充分發揮社會實踐的養成轉化作用,組織學生參加志愿者活動、社會公益活動、勤工儉學活動、寒暑期主題社會實踐活動、專業實習實訓及社會調查等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參加實踐活動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干、奉獻社會,明確自己所肩負的社會責任,同時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將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轉化為自覺奉行的行為準則,進而形成自覺奉行的理想信念。使學生在服務他人、奉獻社會中升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理解。
3 結束語
在高職學生中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非一日之功,需要高職院校多管齊下,發揮多種途徑的作用,從理念培育到實踐養成,打造系統化的工程,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到學生的主流意識中,轉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
【參考文獻】
[1]徐巖.淺議高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效性培養路徑[J].企業導報,2015(16).
[2]俞玲,雷儒金.地方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