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清
摘 要:農村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拓展學生思維、豐富知識面、提高閱讀能力、培養文學素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語文教學不再局限于課堂上,而是要擴展到課外的閱讀學習中去,使學生的語文知識更加豐富。但是在實際的農村小學班級課外閱讀中,由于教師的觀念陳舊,對課外閱讀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缺乏一定的閱讀指導,再加上農村的教學條件有限,學生的課外閱讀內容單一,興趣不高。主要從營造課外閱讀環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開發多種課外閱讀資源、優化學生的課文閱讀方法等方面進行課外閱讀指導。
關鍵詞:農村小學;課外閱讀;指導策略
課外閱讀是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之外的閱讀內容,有利于拓展學生的語文閱讀空間。所以,小學班級課外閱讀的指導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所選取的閱讀內容不應局限于某一類閱讀,而要具有廣泛性,同時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而不是受到限制,其閱讀水平會得到進一步提高,并且以讀促寫,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提升寫作能力。
一、營造良好的課文閱讀環境
農村小學班級課外閱讀需要在一定的環境中進行,這就需要老師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課文閱讀環境。首先,老師可以按時組織學生進行集體閱讀,當大家都專注于閱讀書籍時,就會使周圍的學生受到影響,從而帶動他們也安靜下來進行閱讀。其次,老師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閱讀活動,給學生一定的自主權,他們可以自由選擇閱讀形式,可以是朗讀,也可以是背誦,還可以將閱讀內容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呈現出來,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自由的環境。最后,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課文閱讀情況進行閱讀交流活動,使學生根據自己近期閱讀的內容發表自己的觀點,或者將課文閱讀中的優美語句和同學進行分享。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相互之間學習,豐富閱讀量,還可以使學生懂得分享,學會合作。
二、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學生作為課外閱讀的主體,要積極地投入到閱讀中來,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感受到閱讀的快樂,才能有所收獲。所以,老師在開展班級課外閱讀時要通過多種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首先,老師要明確班級課外閱讀是圍繞什么主題進行的,既要與教學內容相聯系,又要對教學內容深化,促進學生的深入思考。例如,在學習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個童話故事后,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段《白雪公主》的動漫,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然后引導學生進行童話故事的課外閱讀,或者通過創設故事情境,為學生講授白雪公主的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更積極地展開課外閱讀。
三、開發豐富的課外閱讀資源
小學生進行課文閱讀時要有豐富的閱讀資源,這樣學生才能更自由地選擇所要閱讀的書籍。對于農村小學班級課外閱讀指導,老師要不斷開發豐富的課外閱讀資源。首先是充分利用圖書館的資源,由于條件限制,農村小學圖書館的書籍種類不夠豐富,但是老師可以將現有的資源進行分類整理,為學生閱讀提供方便。其次,每位學生都會有屬于自己的書籍,老師可以借此組織學生開展“貢獻一本圖書”的活動,讓學生相互交換閱讀,或者成立班級圖書角,豐富學生的課外閱讀資源。最后,老師可以開發利用當地的歷史作為課外閱讀資源,農村的自然地理、人文歷史都比較豐富,老師可以組織班級學生從生活中開展課外閱讀,通過祖輩對歷史文化的講解,使學生對當地的歷史發展有一定的了解,同時也能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的語文知識和閱讀資源,從而使學生留心觀察生活。
四、優化學生的課外閱讀方法
課外閱讀同課內閱讀一樣,也需要一定的閱讀方法,所以對于農村班級的課外閱讀指導就需要優化學生的閱讀方法,針對不同的閱讀內容選用不同的方法。一是對課外書籍的選讀法,因為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有限,對于一些歷史類的書籍理解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所以老師要結合小學生的實際為學生選擇課外閱讀書籍,對于篇幅較長、內容晦澀的書籍,老師可以選擇其中的一些段落讓學生進行閱讀,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二是對課外書籍的精讀法,對于一些優秀的課外閱讀文章,老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精讀,仔細賞析文章的優美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用標注法對文章進行一定的批注,用讀后感法將自己閱讀后的感受通過文字表達出來,用摘錄法將文章中的寫作素材積累下來。這樣通過課外閱讀方法的優化,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農村小學班級課外閱讀不僅需要教師進行適時的指導,為學生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還要使學生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自主進行閱讀,不斷豐富知識,開闊眼界,提高素質。
參考文獻:
[1]張惠茗,陳軍.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指導策略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4(6):226-227.
[2]胡體生.農村小學課外閱讀的指導[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