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超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社會、學校、家庭越來越重視小學體育教育。小學生都喜歡輕松、歡悅的課堂氣氛,而游戲成為小學體育教學中活躍課堂氣氛的主要方式,游戲教學不僅能滿足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心理,而且能幫助小學生在游戲中學習知識,給學生一個快樂的成長環境。然而很多學校在實施游戲教學法時,出現了很多的問題。結合教學經驗,提出了幾點關于小學體育籃球教學環節中游戲教學法的滲透建議。
關鍵詞:小學體育;游戲教學法;滲透
小學體育教育的長期目標是發展學生體能,幫助學生學習基礎知識。但是,受傳統教育觀念影響,目前小學教學中,存在教師從小就忽略小學生體能發展的情況,一味重視智能發展,灌輸基礎知識。此外,許多小學體育教師并沒有將游戲與學習融合到一起教學。
一、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育教學中的發展現狀
目前,游戲在體育教育教學工作中沒有得到有效滲透,最主要的問題就是不能很好地將游戲與學習融合起來,目前我國現狀是偏向兩者獨立發展。另外,教師、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讓孩子承受過多的學習壓力,孩子在學習和游戲中被灌輸著競爭意識,競爭意識的提前灌輸不利于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長此以往,幼兒活潑好動、單純的天性會被磨滅。
二、小學體育籃球教學環節中游戲教學法的滲透建議
1.將游戲應用到幼兒教育的整個過程
在游戲教育中教師可以從精神層面上去引導、啟發學生的學習。游戲有釋放學生真實情感的作用,學生也可以沒有束縛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為給學生營造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體育教師應該將游戲教育的理念應用到籃球教育的整個過程。這樣,在游戲中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每天學習的籃球技能都抱有強烈的好奇心,有利于提升整個課堂的教學效率。
2.注入喜劇色彩,提升學習主動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是小學階段的哪門課程,興趣都是取得良好成效的關鍵因素,另外,小學生在性格特征、思想發展上具有差異性,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多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興趣愛好、知識基礎和生活環境等因素,因材施教,創建愉悅、活躍的教學氛圍,吸引學生的興趣,當學生對一件事產生濃厚的興趣時,才會積極、自主地投入到這個過程中去,盡量做到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例如:在教授四年級“籃球與運球”這一課時,課堂示范環節改變傳統呆板、乏味的動作,添加一些新花樣,配合當下流行音樂《小蘋果》,有節奏感的運球,課堂氛圍瞬間被點燃,學生們都充滿激情與興趣,積極參與整個課堂。
3.多運用肢體語言表達事物
小學生普遍年齡在6~12歲,年齡偏小,思維尚未發育成熟,認知方面需要講解才能進行理解。因此,體育教學中,經常出現學生聽不懂、不理解教師課堂內容的情況,不及時解決這種情況,會降低學生學習的興趣,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為解決這種情況,教師在實施游戲教學法時,需要采用更加生動形象的表達方式,其中肢體語言相比口頭語言,對學生來說更加簡單明了,更能讓學生明白教師表達的意思,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動作模仿的能力。例如:在開展游戲教學時,學生不明白教師描述的游戲規則,這個時候教師可以用肢體動作對學生進行演示,這樣學生就能很快接收到教師的信息,明白游戲規則,游戲教學才能順利開展,多運用肢體語言表達事物,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
4.豐富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
研究表明,人的思維在愉悅的情緒下更加開闊、冷靜,能更全面地解決問題。豐富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非常有必要,幽默的語言不僅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而且能感染學生的情緒。
5.鼓勵角色互換,發揮團隊的協作性
當教學與游戲成為一個整體的時候,教師對學生的關注不應該僅僅停留在關心上,要深層次關注游戲教學在籃球教學中的價值。探究總結日常課堂游戲的價值意義,課堂游戲中將關于籃球方面的教學內容設計在其中,幫助學生利用分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積極探索,發揮自主性學習的能力。但是,在學生分組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往正確的方向學習,提倡學生“一幫一”的學習方式,在互幫互助的氛圍中,德、智、體三方能力共同得到提升。
目前,游戲教學被認為是小學體育教學中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如何運用好游戲是廣大一線體育教師需要深思的問題,本文主要從將游戲應用到幼兒教育的整個過程,注入喜劇色彩,提升學習主動性,多運用肢體語言表達事物,豐富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鼓勵角色互換,發揮團隊的協作性等幾方面進行了闡述,希望這些建議的實施,能使教師帶給學生一個健康快樂的學習環境,幫助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高立燕.當前小學因課程內容選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4(4).
[2]鄧菲菲.農村小學體育教育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求知導刊,201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