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平
摘 要:在學生的學習當中興趣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在進行音樂學習時,興趣更是至關重要,興趣是學生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基礎。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激發,因為只有興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觀察力,吸引學生注意力以及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而“激趣”是一種重要的教學藝術,怎樣更好地運用這種藝術就是小學音樂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對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激趣藝術進行了分析,從而能夠有效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效率。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學習興趣;激趣藝術
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教師應該以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為依據來開展教學,重視對小學生藝術特性的培養,采用活潑的教學方式,對音樂教學內容進行不斷的豐富,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更好的激發和培養,這也是《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中提出的要求。隨著當前我國素質教育理念和新課程標準的逐漸推廣,人們對小學音樂教育教學方式的重視也在逐漸提高,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激趣藝術,不僅可以對小學生學習興趣進行更好的激發,還可以全面提升小學生的身心素質。
一、精彩的課堂導入
教師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設計教學活動時,對于小學生成長、發展的規律以及他們的性格特點應該進行充分考慮,從而設計出更加科學的教學活動,將小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要想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精彩的課堂導入就非常重要,只有進行精彩的課堂導入才能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學音樂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時,應該以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為依據,對課堂導入進行精心設計,以此為基礎將小學生的學習欲望充分調動起來。
比如,在課堂上對《do、re、mi》這首歌曲進行教學時,為了將學生對這首歌的學習興趣充分激發出來,教師就可以將《音樂之聲》這部電影的經典片段利用多媒體等先進的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出來,電影里的人物和精彩畫面就可以有效吸引小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對于電影中的插曲《do、re、mi》小學生也會充滿學習的欲望。
二、愉快的生活體驗
生活是音樂的發源地。富含美感的音樂藝術就包含在我們生活中孩童爽朗的笑聲中、潺潺的小溪水聲中、小鳥的叫聲中。教師在進行小學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將這些生活中的音樂藝術傳遞給學生,讓他們進行感受,讓學生親自去發現生活中的音樂藝術,去聆聽和感悟生活中的音樂藝術,加深小學生對音樂的認識和對生活的理解,培養小學生正確的三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比如,在對《春天來了》這首歌曲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以提出一些與歌曲相關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和回答。例如,“同學們,在你們的想象中什么聲音才能代表春天?”“春天來了,會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呢?”等等。在回答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小學生就會主動對生活進行思考。小學生的回答也是天馬行空的,比如,“我喜歡水塘里青蛙呱呱的叫聲?!薄拔蚁矚g風吹樹葉刷刷的聲音。”等等。小學生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就可以感受到春天代表著生機,同時還能感受到大自然中所有事物所蘊含的音樂魅力,這樣小學生感知生活中音樂藝術的能力就可以得到有效增強,小學生的音樂素養也得到了有效培養,可以更好地發現生活中的音樂藝術,小學音樂教學的作用和價值也得到了更好的體現。
三、精心設計教學語言
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言是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重要條件。對于課堂上的每一句用語,音樂教師都應該在備課的過程中進行精心的設計,這樣才能對音樂進行更好的渲染,有效吸引學生的興趣。教師對教學語言進行精心設計,就可以營造一個更加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相關的音樂知識。比如,教師應該將課堂開始的導語設計得更加新奇和精練,同時還應該具有一些懸念,這樣才能打開學生的思維之門,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問題。而對于課程中連接的語言,就應該更加自然流暢,讓學生沉浸在快樂的音樂氛圍內。最后結束的語言就應該嚴謹有力,并且用這些語言肯定和鼓勵學生,讓他們對音樂學習充滿信心。
四、引導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中
教師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當將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發揮出來,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當中。教師在課堂上應該鼓勵學生自己思考問題,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音樂的樂趣。教師還應該設置更多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聆聽音樂,積極發言,從而體會到音樂的內涵。
總之,在教學當中“激趣”是一種藝術,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指導作用,并且有效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使音樂課堂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小學音樂教師應當不斷提高自身音樂審美能力,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這樣才能帶領學生了解音樂的真諦。
參考文獻:
[1]連雪梅.關于音樂教學激趣“八式”的實踐探究[J].職業時空,2008(4):74-75.
[2]孟慶慧.音樂教育的潛能和音樂教學的激趣功能[J].宿州師專學報,1999(2):90-91,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