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慶
摘 要:小學語文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學科來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小學語文是學生學好其他學科的重要基礎,因此加強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是勢在必行的。從現代教學理念入手,提出在教學的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能力和素養為目標進行有效教學策略的探討,希望能夠對廣大基礎教育者有所啟示。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策略;人教版
小學語文是我國基礎教育層次中的重點學科,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對小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乃至今后的發展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使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能力不斷提升也就成為廣大小學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說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在語文課堂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何使學生在語文課堂中提高課堂參與度,如何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更好地感受語文世界。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現將筆者有關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總結如下。
一、調整教學思維,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
大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解放學生的頭腦,使他們能思;解放學生的雙手,使他們能干;解放學生的雙眼,使他們能看;解放學生的嘴巴,使他們能問……”這一觀點就充分說明了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應該盡可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課堂參與中放開手腳、放開思維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在傳統語文課堂中,說話的主體始終都是教師,而學生只要帶著“耳朵”就可以完成學習任務,這對學生的思維培養是毫無益處的。要想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就應該發揮出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自愿自主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聽聽,秋的聲音》這一課時,教師就不應該先入為主去講述秋天的感覺,而是應該引導學生通過語言、動作、文字甚至是圖畫的形式將秋天的特點展示出來,由于小學生想象力可以通過不同的形式展示出來,所以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問題、去發散思維,更有利于學生課堂參與度的提升。
二、激發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通常來說,小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是極其有限的,越是低年級的學生越是如此,如果小學生的注意力渙散無法集中,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也就無從談起,從這個角度來看,在課堂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就是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要想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教師就應該盡可能從容易被小學生所接受的教學方式入手,抓住小學生的興趣點,如通過卡通教具、模型來完成教學內容就是一個不錯的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策略。
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述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獅子和鹿》時,由于該文章的故事性較強,同時又是以動物為主角進行講解的,教師就可以通過將獅子和鹿的手偶帶入課堂以講故事的形式來完成相應的教學內容。用教師的雙手來展示鹿是如何喝水、照鏡子、欣賞自己的美以及如何被獅子追跑險些喪命的。通過教師繪聲繪色的表演再加上可愛手偶對學生的視覺沖擊,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也就都集中到手偶以及教師講述的故事情節上了。
三、發揮多媒體作用,增強教學直觀感受
將多媒體運用于課堂之中是現代教學的一個重要標志。而多媒體在課堂中的應用價值也越來越被廣大教育工作者不斷挖掘。對小學生這一特殊學習群體來說,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是很難使學生保持長時間注意力集中的,在這個時候,多媒體教學的價值也就可以得到較好的發揮。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對學生的視覺感官和聽覺感官發生作用,使學生更加直觀而較有興致地去感受語文教材中的相關知識,使教材中“死”的知識在多媒體的作用下“活”起來。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火燒云》時,部分小學生由于缺乏生活經驗,對火燒云沒有形成印象,這就使教學內容顯得過于抽象和枯燥,很多學生就會因此而對文章的內容失去興趣,教師要通過多媒體教學模式將日常中的火燒云美景通過圖片和視頻的形式展示出來,給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并引導學生對云朵的形狀變化、顏色變化進行想象,來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當學生對火燒云形成了認識,并產生了興趣以后,教師可以進行進一步的拓展:“其實在大自然中有很多美麗的事物,只要大家認真觀察就能夠感受到自然之美,這些美就在我們身邊!”
小學語文作為基礎學科,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因此小學語文的學習效果對學生學習其他學科也是有著重要影響作用的,在這種重要作用的影響下,廣大小學教師一定要共同努力,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努力為小學生構建更加高效的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曹芳.試析多媒體環境下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提升[J].中小學電教(下),2012(11).
[2]王鐵軍.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與應用[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