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傳棟

摘 要:學生動起來是新課改的總體要求。以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的年、月、日教學為例,從謎語游戲的使用而有效導入,到制作月歷卡以及幫助學生尋找有效的學習方法等幾個方面,論述創新小學數學課堂,讓學生動起來的幾點體會。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新課堂;會學;樂學;游戲
學生動起來,是指教學中教師創設問題情境、設置活動等,給學生創設口動、腦動、手動等的情境和機會。皮亞杰認為,興趣是動的起源,是動的基礎,是動的入門。筆者以年、月、日的教學為例,談談創新課堂、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動起來的幾個主要策略。
一、注重新舊知識間的聯系,溫故而知新
數學教學中,應首先把握知識間的聯系和滲透,使學生“溫故而知新”。如年、月、日的教學,主要目標是認識年歷和月歷,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和平月,知道平年和閏年,記住每一個月的天數等;讓學生感受時間的觀念,感受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等。而時間觀念的數學問題,在時、分、秒的教學中已經初步滲透,因此,在教學年、月、日時,最好從復習時分秒著手,從時分秒的認識平穩過渡到年、月、日的學習,意識到二者之間的聯系性、依賴性,從而強化學習動機。
筆者在進行年、月、日的教學中,課堂之初,通過練習的方式,引導學生溫故而知新。筆者設計了以下的練習題:
1時=( )分 1分=( )秒 1時=( )秒
100分=( )時( )分 240分=( )時
1分25秒=( )秒 88分=( )時( )分
1天=( )時 48時=( )天
在學生完成這些填空題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從最后的兩個思考題而導入新授:“1天”就是“1日”,每31天、30天等組成一月。一年有( )個月?這幾個月的天數是否相同,有什么規律可循,都是這節課的學習重點。
如此導入,溫故而知新,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究欲望,促使學生“樂學”,埋下伏筆。
二、采用游戲等教學法,激活學生思維
數學課堂上經常融入游戲,不僅能創設樂學的氛圍,更利于用游戲的知識性激活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
如年、月、日的教學,筆者在檢查學生的“時分秒”學習后,設計了一個猜謎語的小游戲,教學呈現“日歷”的謎面后,當學生們陷入沉思而難以找到謎底時,教師呈現一個老式的日歷表,通過“日歷表”的真實情境,易于學生理解“寶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脫一件,年底一張皮”的內涵,日歷的呈現、謎面的含義的理解等,讓學生初步感知一年是三百多天,并且也引起思維點——一年是多少天,從而激發學生對本節課學習的期待。
年、月、日的學習,主要是讓學生認識年、月、日的意義,構建年、月、日的概念。筆者在教學中,在猜謎語之后,呈現一首歌謠——太陽大,地球小,地球圍繞太陽跑。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繞著地球跑。學生們對簡短的歌謠愛不釋口。在孩子們情緒高漲之時,筆者告訴學生常識:地球圍繞太陽轉一圈是一年,月亮繞著地球轉一圈是一個月。
為了更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教師可以創設地球公轉、自轉的情境,并適時提出和滲透年、月、日的概念,滲透數學思想,融入數學思維。
三、設計多元互動,構建互動課堂
互動課堂的構建是活躍課堂的主要策略。互動課堂的構建,核心還是活動、任務的驅使,促使學生動起來。
在年、月、日的課堂教學中,筆者設計了以下的活動,促使學生動起來。
1.觀察—填表,開展“發現式”學習
在猜謎語、讀歌謠等后,筆者呈現2013年的“年歷表”,讓學生通過年歷表的觀察,完成如上表格:
再呈現2004—2013年的每月天數的統計表,引導學生發現學習:我發現了一年都有____個月,每個月都有31天的月份是__________月,共___個;都是30天的,共有___個,是____月;我還發現,___月特殊,有時是___天,有時是___天,并且,每隔___年就有一個29天。
在此基礎上,教師給出大月、平月、小月的概念,介紹平年、閏年的常識。發現學習,改變了“給予—接受”的課堂模式,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利于學生探究學習策略的養成。
2.探討—交流,開展合作學習
探討、交流是活動的主要形式,利于合作互動。學生在發現學習之后,對于自己的發現,主動“講出來”,探討—交流成為互動課堂的亮點,成為合作學習的關鍵。
在教學年、月、日時,筆者設計一個交流的活動:用什么好方法能準確記住大月和小月?和學生一起了解“拳頭記憶法”和“歌訣記憶法”。
3.玩游戲,活躍課堂氣氛
了解了大月、小月之后,教師組織學生開展一個小小游戲:大月的男生站起來,小月的女生起立等。
開展“智慧島”游戲:
(1)算一算一年有幾天,并在班級交流自己的算法。
(2)開展Brainstorming游戲。讓學生快速反應并作出判斷,如你是否同意下面的說法:一年有12個月,有7個大月,5個小月;凡是單數月都是大月;小雨出生在6月31日……小紅的爸爸連續出差2個月,小紅算了一下,出差的天數是62天,可能嗎?如果可能,是哪兩個月?
4.巧設課外作業,促其學中做
2014年六一兒童節是星期日,讓學生制作這個月的月歷表,促使學生做中學,學中做,實現課內外的完美結合。
總之,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是課改大潮下人人追求的目標,如何讓學生動起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筆者認為,不同的課型方法各異,但任務的設計、問題的引導,是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的前提和關鍵,我們應深入課堂,研究學生和教材,轉變理念和觀念,創新課堂,讓學生全身心投入,課堂定會精彩,并充滿生機,成為孩子們學習的樂園、探究的天地。
參考文獻:
[1]侯義昌.新課程背景下對構建小學數學互動課堂的思考 [J].亞太教育,2015(29).
[2]黃少芬.打造數學互動課堂促進師生共同發展[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6(23).
[3]周愛英.構建數學互動課堂促進師生和諧發展[J].教師,2013(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