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克俊++遲青梅++楊曉紅



摘 要:教師要想獲得好的教學效果,必須要有好的教學設計。采用案例研究法,按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理念,對高職《倉儲與配送業務處理》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活動及評價等方面進行了設計,并給出了針對一個知識點的教學設計案例。教師應針對教學對象的特點和要求,科學合理地開展教學設計,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教學設計;課程;案例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In order to get good teaching effect, teachers must have good teaching design. Based on the teaching idea of working process, this paper uses the case study method to design the course of warehousing and distribution business processing, and gives the teaching design case of a knowledge point. Teachers should carry out teaching design scientifically and rationall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quirements of teaching objects, so as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instructional design; course; case
0 引 言
上好課是教師的基本職責。要想上好課,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必須要有好的教學設計。自2008年以來,國內高職院校掀起了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改革,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理念得到高職教師的廣泛認可,在高職院校得到廣泛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倉儲與配送業務處理》是高職物流專業核心課程,如何設計該課程自然引起了高職院校物流專業教師的廣泛關注。筆者曾在2009年采用基于工作過程課程開發思路設計了《倉儲管理》學習情境[1],但沒有進行課程教學設計,對實施課程教學意義不大。錢瑩[2]等(2013)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原則和思路,按照倉儲與配送崗位技能要求對《倉儲與配送管理》進行了課程設計,但僅涉及課程定位、課程內容和課時安排等方面,未給出具體的教學實施方案。張建奇[3](2016)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對《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教學進行重新設計和組織,劃分了典型工作任務,并給出了一個學習任務的教學組織與實施案例。相對而言,這篇文獻對教師進行教學設計有一定參考價值,但仍然偏重于方法的介紹,對教學過程、教學考核與評價的設計未能涉及,難以對教師設計好一堂課進行課堂教學提供示范。與現有研究視角不同,本文以《倉儲與配送業務處理》課程為設計對象,采用基于工作過程的設計理念,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活動及評價考核等方面,進行該課程教學設計,為高職院校教師提供教學設計的思路和案例。
1 課程開發與教學設計思路
工作過程是指個體為完成一件工作任務并獲得工作成果而進行的一個完整的工作程序。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與教學設計思路如圖1所示。
《倉儲與配送業務處理》課程開發與教學設計均圍繞倉儲與配送工作展開。課程開發的思路是,(1)進行社會調研,確定倉儲與配送的典型工作任務;(2)對完成典型工作任務的職業要求進行分析,確定職業綜合能力和素質要求;(3)根據職業綜合能力分析的結論,確定培養學生具備職業能力的學習情境;(4)對學習情境分解,確定一個個學習任務。據此開發教材和教學設計。筆者按此思路開發的教材見文獻[4],學習情境及對應項目如表1所示。
2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主要是為了解決教什么、如何教,以及如何考核與評價的問題,主要包含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與教學活動設計、考核與評價方式設計等。
2.1 教學目標與內容設計
2.1.1 總體目標
通過教師講授、演示,通過指導學生動手實訓,完成項目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習慣和團隊合作意識。使學生了解并能運用倉儲與配送業務處理的相關知識,具備庫場規劃設計、倉儲與配送作業操作、運營管理的職業能力。同時培養良好的商務溝通、談判能力和誠實守信的職業素養。能夠勝任倉儲與配送職業崗位的工作。
2.1.2 章節教學內容與目標
如表2所示。
2.2 教學方法設計
2.2.1 設計思路
為激發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渴求,變“被動灌輸”為“主動求知”,以“真實任務導入、分析任務”→“講授關鍵知識與技能點”→“演示實例”或“研討問題解決方案”→“單項任務實訓”或“軟件實訓”→“學習測評”或“課后作業”五個板塊來進行教學設計。如圖2所示。
2.2.2 教學方法
主要有:講授法、案例討論法、情景模擬法、啟發式教學法、歸納法等。為了適應網絡教學,在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將多媒體、網絡、圖片、視頻、動畫、QQ、微博、微信、微課等信息化工具融入教學之中。如表3、表4所示。
2.3 教學活動與評價
2.3.1 教學活動設計
每個教學任務的教學活動分為6項,如表5所示。
2.3.2 教學活動評價
對每一節課的教學過程評價,從4個維度,按百分制加權評價,每個維度權重各占25%,評價得分=(1)課程參與度得分
×25%+(2)回答正確度得分×25%+(3)實操結果正確度得分×25%+(4)作業正確度得分×25%。
教學活動評價主要用于對學生平時學習過程的考核。課程結束時,每個學生的平時上課得分等于該生歷次教學活動評價得分的平均分。即:
平時上課得分=該生歷次教學活動評價得分的平均分
3 教學設計案例——以一個知識點的教學設計與考核為例
以下以“墊垛”這個知識點為例,說明如何進行教學設計與考核,如表6所示。
在教學設計時,要對現有的課程內容進行優化,提高教學單元顆粒化程度,注意建立教學單元的“三點”支撐功能,即讓每一個教學單元均具有吸引學習者注意力的“看點”,引起學習者求知欲望的“思考點”,學習者聚焦探索問題解決方法的“發力點”。
4 結束語
好課程始于教學設計,落實于教學實施。按文中的教學設計方案,筆者對本校高職生開設的《倉儲與配送業務處理》課程進行了詳細設計,制作了配套的PPT課件、教案、課程教學網站,編寫出版了教材,經過了3屆學生的教學實踐,均取得了滿意的教學效果。在實踐中,由于教學對象的差異性,即便是同一門課程,其教學設計也可能千差萬別。因此,教師應針對教學對象的特點和要求,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采取科學的方法設計課程、實施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鄭克俊. 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課程學習情境設計——以“倉儲管理”課程為例[J]. 職教論壇,2009(9):33-35.
[2] 錢瑩,胡凌. 基于工作過程的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設計[J]. 遼寧高職學報,2013,15(9):55-58.
[3] 張建奇. 基于工作過程的《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教學設計與實踐研究[J].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16,10(1):83-86.
[4] 鄭克俊. 倉儲與配送管理[M]. 3版.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