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思源 蔡立娜 陳川

摘 要 “電路”作為電氣信息類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課。針對目前高職電路課程教學中存在電路理論分析學生覺得枯燥乏味并難以理解和接受,學習積極性低;課程內容較多,學時少,教學效果不理想等一系列問題,文章結合教育教學實際,就電路課程教學內容改革的思路、方法和教學方法的具體實踐這兩方面進行了分析總結探討。
關鍵詞 高職電路 教學 改革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10.046
Abstract "Circuit" is a basic course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electrical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circuit course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n circuit theory, students feel dull and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and accept, learning enthusiasm is low; the course content is more, less teaching hours, teaching effect is not ideal and a series of problem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teaching practice, the specific ideas and methods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contents reform of circuit course these two aspects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Key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circuit;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隨著電子信息和自動化技術的飛速發展,工程技術人員需要掌握更多的電氣和電子技術知識和技能。目前,電路課程教學存在學生對理論的分析感到枯燥,難以理解教學內容,學習積極性低; 加上課程內容多,時間少,實踐教學不能很好適應現代工程技術的需要等等問題。為了有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掌握,更好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結合我校的教育教學實踐,筆者探索了電路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路和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教材內容方面
電子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產品涵蓋各種技術領域,不同學科的技術整合。為繼續開拓新紀元, 必須不斷改革電路課程,以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要。 蓬勃發展的新技術要求教科書的內容不斷擴大和更新。同時,根據職業院校的不同層次和學生的實際差異,選擇合適教學內容。高職教學內容必須務實,有針對性,根據工作需要,妥善處理近期就業“必須足夠”和未來發展“遷移可用”的關系。
教材內容的改革。改革課程內容不符合學生專業能力要求;改革課程內容落后于行業發展;改革進程的內容不符合行業要求。改革要立足于基礎,重視基本概念、技能和方法,防止一味求新求深。以避免削弱基本內容,增加教與學的困難。改革課程以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為準則。高職電路課程內容改革主要體現以下幾方面。
(1)原理性內容適當減少,而應用性內容適當增加,增加這些專業知識進一步應用的內容。縮小學生所學的知識與實際生產中需應用的知識的距離,從而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職業能力相適應的要求。例如,收音機實現調諧,就是串并聯諧振的典型應用,可以從原理和應用兩方面剖析。
(2)注重課程內容創新。就實踐教學,減少驗證性實驗比重,增加對實際生產的仿真性內容和訓練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內容,使學生所學的知識能貼近實際生產和行業的實際需求。例如:三相交流電路實驗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改變負載的數量及接線方法。測量數據、分析實驗數據,進而達到理解照明電路接線方法及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通過類學會分析解決問題,以激發學生對工程實踐的興趣。
(3)課程內容將新技術、新工藝新知識融入其中,把一些陳舊的、在實際生產中已被淘汰的知識刪除。讓學生所學的知識跟上行業發展的要求。
(4)教學內容體現工程思想,比如:①計算結果的表示: 和0.05誰大?你不能馬上回答出結果,最后很可能會把它表示為一個分數,但作為一個工程師來講不大喜歡分數,最大的一個缺點你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如果都表示為小數哪就一目了然了。所以工科類課程,最后演算結果都用小數表示。②模型精度和計算方便精度的折中,不是結果越精確越好。③直覺解法等等。教學突出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基本分析方法,盡可能減少較為繁雜的分析和計算。
2 教學方法的探討實踐
培養學習興趣,打開求知大門。課堂上學生存在玩手機、打嗑睡、看小說等不良現象。主要是由于“對課程內容不感興趣”,“老師講課枯燥乏味”,學生普遍參與度不高等等。教學中我們體會到,教師講授邏輯清晰、提綱挈領且絲絲入扣,以及教師在授課中表現出來的個人魅力等都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關鍵。老師準確幽默的講授以及學生的積極投入引起的課堂授課的正反饋。從而造成一種微妙、溫馨、令人產生創作沖動的課堂氛圍。為此,教學上從以下幾方面人手。
(1)上好電路第一課——緒論課。高職高專院校電路課程在大學一年級學習。學生們對所學專業還沒有一個清楚而完整的認識,因此電路課程第一次課可以介紹,電路初中就學過了,那時很簡單,到高中有的同學能解比較復雜的電路,哪為什么還要學呢?通過舉例告訴學生大學里面關注的內容與中學不一樣;電路課程和其他課程的關系?開始學習就像盲人摸象,有的人摸到鼻子,有的人摸到耳朵,有的人摸到腿,有的人摸到牙齒,有的人摸到尾巴,這個像是一個什么樣的一個象,學到大三后,你就能夠清晰了;學習電路課程要注意什么?如何學好電路課程等等?教學中應盡可能舉例、使用圖片和視頻,形象而生動地反映技術在生產領域中的應用情況,讓學生被令人激動的技術應用效果所吸引,然后告訴沒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就等于是空中樓閣.這樣就又能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學好這門課的重要性和意義所在。endprint
(2)重視新課的引入。關鍵是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提高他們的探究學習的興趣。通常每節課的開始教師可首先復習上節課內容,然后利用教師對教學內容的充分理解和把握,通過引發矛盾等問題導入本節課要講的主要內容,例如:“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一節時,可先引入這樣一個問題:圖示電路中(如圖1所示),已知正弦量u= 及R1 、R3,求i=?與大家分析,方法一:, 遇到繁瑣的三角函數運算;方法二:用正弦波形求解,問題:更加麻煩而且不準確。從而激發了學生探求的興趣,就是要尋找一種簡單的求解方法,從而引入新課。課堂上教師可通過一個個精心準備的問題達到師生互動、雙向交流,也可讓學生進行討論,在適當時機教師給出解答。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3)課堂上重視知識的“發現”過程。雖然學的多是“間接知識”,但在教學過程中若能讓學生對知識有“新發現”的感覺,有利于激發其求知欲,為此,教師力爭在更多知識點為學生創造一種探究的氛圍,突出當前面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引導學生探索如何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方法解決所面臨的問題,從而發現與創造新的知識。如:講戴維南定理時,不是一來就告訴學生該定理,而是通過應用已掌握的知識進行分析、推理得到一結論,再告訴學生這就是重要的戴維南定理。
(4)課堂上,適當介紹有關電工技術的歷史知識。只有了解了應用的背景才能引起學習興趣。電工技術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適當地介紹一些歷史知識,有利于學生對“電路”課程的特點和應用的理解,增強學習興趣。作者在教學的不同階段適當加入了對歷史知識的介紹,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5)課堂上,聯系實際介紹生產、生活中的實用電路。這是引發學習興趣的一個方法。例如,家庭裝修中如何區別零線和地線,雙控開關如何接線等等。
(6)課余時間,組織電工電子興趣小組。用不同實踐項目的電工電子興趣小組來培養學生對專業課程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引導學生自主閱覽與電工電子專業有關的報刊、雜志。了解該專業的特點和發展前景,開拓學生視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有利于延展學生的求知欲望。
3 端正學生學習態度,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高職院校的學生參差不齊, 面對的誘惑增多,在對學生進行專業理論和實踐技能傳授的同時,應注重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加強其目標教育。學生自身的學習、生活和成長更多靠自己。教會學生掌握電工電子技術的學習方法,教學內容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步分解學習難度,使學生樹立自信心。切實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學習效率。
4 結語
以上從一個側面探討總結了電路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高職教育教學正處在快速成長中。對高職電路課程內容、教學方法的研究、探索,伴隨高職教育的發展將不斷深入。這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應用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大膽實踐、不斷探索和總結。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健.情景教學法在高職《電路基礎》中的應用[J].華章,2010(34):114-115.
[2] 楊細蓮.“引探教學法”在電路基礎課程中的應用[J].讀與寫,2011(10):178.
[3] 張明芹.淺談提高《電路分析基礎》課程的教學質量[J].職業技術,2014(1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