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風林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老師和學生們最頭痛的事,尤其是偏遠農村小學。本人一直工作在農村小學,經常聽到同事討論作文教學,但最終還是不得法。作為一名教師,有責任、有必要想方設法幫助學生完善方法技巧,克服怕寫作的心理,讓學生們在作文中快樂起來。在本文中,筆者從三方面談了自己教學實踐的感悟,望能對農村作文教學起到一點幫助。
關鍵詞:農村小學;作文教學;存在問題;改進方法
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份,它是語文水平和素質的重要尺度和綜合表現。農村小學由于經濟、文化等諸方面原因,作文教學水平比城市小學偏低的現象較為普遍,導致教師怕改作文,學生怕寫作文,作文教學效率低,學生作文水平低,這無疑影響著素質教育的整體推進。如何改變這一現象以提高農村作文教學的質量,針對這一問題我根據農村小學的特點,結合作文教學的理論,談談我的幾點認識[1]。
農村小學由于經濟、文化等諸方面的原因,長期以來學生作文水平普遍偏低,小學作文教學不可避免走進高耗低效、事倍功半的泥潭,導致教師怕改作文,學生怕寫作文.作文教學低效,學生作文水平低下,制約和限制了語文教學整體水平的提高,
一、農村小學學生作文存在的問題
1、寫作興趣不濃。只有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了,學生才能產生作文的靈感,這時寫作主體產生了“我要寫”的想法,滿懷信心地去克服重重困難,才會走向作文成功之路。現實中絕大多數學生沒有寫日記、周記的興趣,沒有練筆本。一學期幾篇課內作文不能全面反映小學生的生活,而日記則可以把生活與寫作,作文與做人疏通。借助日記,可以學習觀察,積累素材,鍛煉文筆,砥礪思想,這都能有助于寫作水平的提高,可這么多的學生和老師卻忽視了,或者說重視不夠。幾篇課內作文又怎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呢?
2、缺乏良好的寫作習慣。書寫不規范、不整潔,如行款格式,標點符號,文字書寫以及行文中某些“習慣用法”的規定,直接影響著表情達意的效果,學生作文中,不講究行款格式、隨心所欲使用和書寫標點符號、字跡潦草難以認讀、亂寫錯別字、不規范的簡化字以及繁體字和異體字的現象俯拾皆是。
3、學生表達能力不強。語言和思維的矛盾也是語言表述不清的原因。有的同學思維敏捷、清晰但語言貧乏、不豐富,造成了“心會而口難傳,意有而筆不達”的現象,有的同學卻是思維不清晰以致不知選擇恰當的語言表述[2]。
二、尋找農村小學生作文的方法
1、如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們在課內或課外都能接觸到古今中外的許多名家妙文,他們會不由自主地欣賞模仿。可是對農村小學生來說,那終究有點兒遙不可及,有時,它的作用甚至比不上周圍人的一篇好文章,特別是老師的文章,學生是很樂意學習的。因此,教師要不斷完善自我,還“以身作則”寫作文。給學生最感性的東西是自己的“下水文”,通過“下水”談體會,談生活,談技法,給學生介紹自己作過程,如何立意,如何選材,如何行文等等,均由于“現法”的緣故,而使學生倍感親切;二是讓學生充分體驗與盡情交流的快樂,同一個題目,同一種要求,同一個時間,學生登上同一個“舞臺”,這本身就體現出語文教學迷性色彩,學生渴望交流的愿望得以實現,必然會給寫作個寬松和諧的心理環境。三是教師敢于把自己的“下水文”拿進講評課堂,與學生作文放在一起比較,讓學生挑剌,并嘗試著說出自己的理由,這樣的一個評判過程,必然會使學生的寫作興趣大增。
2、怎樣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農村語文教師批改作文時常常感慨:學生的作文水平怎么這么低,寫作思路狹窄,內容干燥單調,語句平淡乏味。究其原因是農村學生與外界很少接觸,較缺乏想象力,因此,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也是提高農村小學生作文水平的關鍵。首先要注意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再者就是在教學中抓住文章的一些特點來培養學生的寫作。一方面,老師平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全面細致地觀察社會生活中具體的人、事、物;另一方面,教師也應充分利用文中生動的語言、精彩的情節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這樣就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獨創性,拓寬了學生的寫作思路。
3、引導學生關注生活。教師要讓學生明確,好的文章必須從真實生活中產生,把真實生活里所沒有經歷過的事勉強撿到筆下來,那必然是失敗的。我們教師在訓練時,重心也應轉變,盡可能地讓學生寫一些自已熟悉的東西,多做一些情景作文、整理資料作文、課外練筆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生活、體驗人生、關注社會熱點,從而激發寫作欲望。
4、創新思維提高寫作興趣。(1)口頭評價多鼓勵,少給批評。當學生完成習作后,可以深情并茂地朗讀給大家聽。老師、同學隨機做出口頭的評價。當然在這之前,教師要先教會學生評價的方法:學會傾聽,評價既要抓住閃光點,又要指出寫作的不完善之處。(2)書面評價快速,反饋及時。學生交上作文,有的是為了完成任務,有的則當作是自己一次精心創作的嘗試,渴望很快得到結果,老師就應及時批閱及時發放,讓學生盡快品味到寫作成功后的喜悅。這樣就可以滿足學生求知的心理,又可以趁熱打鐵,讓學生了解到自己寫作中存在的不足,看到自己的進步,嘗到成功的甜美。(3)批改具體,不能空泛,作文批改要解決具體問題,使學生作文水平有所提高,就不僅要在字、詞、句、修辭等問題上指出不足、進行修改,更要在文章的布局謀篇、材料選擇、詳略安排等較抽象的問題進行具體、細致的修改,使學生能夠從總體上進行把握,得到確實的提高并通過和以前批改的比較,讓學生明確其進步,從而使其作文興趣有所提高。
5、生活中的作文,寫出農村獨有的特色。農村雖然比不上城市的熱鬧,但農村孩子從小就經常接觸大自然,對大自然有著豐富的認識和深厚的感情,豐富多彩的童年生活為農村孩子奠定了豐厚的素材基礎,只要學生平時認真觀察,就能為其提供豐富的寫作資源。農村的學生在家鄉也別有一片天地,上樹掏鳥蛋、下塘窩摸魚、爬樹粘知了……這些童年趣事給孩子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喂豬、放牛、鋤草、插秧等這些勞動實踐給學生帶來了深切的感受,讓學生以日記或作文的形式記錄這些豐富多彩的生活感受,這樣就為學生今后的寫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3]。
總之,在今后的作文教學中,我們應該從實際出發,聯系農村小學生的作文實際情況,大膽創新,總結經驗,探求新教法,讓農村小學生的作文寫出創意,寫出自己的特色。同時廣大農村小學生也應該自覺地擴大知識面,豐富閱讀內容,勤于練筆,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習作水平。
參考文獻
[1] 邱梅金.淺談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的弊端及對策[J].新教育,2010(11).
[2] 李慧燕.改進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的行動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09.
[3] 任映霞.改進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的策略探索[J].語文學刊,2015(2):112-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