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鋒
【摘 要】近年來,由于我區互聯網技術和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毒品犯罪已經向虛擬空間不斷蔓延,加之我區公安禁毒部門疏于對網絡販毒的打擊,其有愈演愈烈之勢,而網絡販毒隱蔽性、便捷性的特點進一步加大了我區公安禁毒部門的打擊難度,對此問題研究具有現實意義。
【關鍵詞】西藏;網絡販毒;現狀;發展趨勢
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之近年來互聯網及物流業的快速發展,以及我區公安禁毒部門有限的打擊水平,網絡販毒問題呈現出愈演愈烈之勢。
一、我區網絡販毒問題的現狀
近年來,隨著全區范圍內禁毒人民戰爭的深入推進,現實空間的販毒行為受到極大的打擊,販毒空間也受到極度壓縮,迫使販毒分子積極尋求其他販毒渠道。隨著網絡技術在我區的應用和普及以及電子商務和在線支付手段的出現,使販毒分子發現可趁之機,將毒品銷售行為轉移到網絡空間借助電子商務平臺進行。網絡空間隱蔽性、匿名性和虛擬性的特點使販毒分子可以輕易逃避公安禁毒部門的打擊,因而使得網絡空間的販毒行為越來越猖獗。毒品銷售行為在網絡空間的出現,引起了我區公安禁毒部門的關注,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打擊網絡空間中販毒行為,偵破了多起影響較大的跨省網絡販毒案件,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毒品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自2010年來,我區公安禁毒部門破獲了大大小小的網絡寄遞渠道販毒案件多起,有效地整肅了網絡空間的販毒態勢。以下就是我區公安禁毒部門破獲的比較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
2010年6月13日,拉薩市公安局禁毒支隊破獲一起摩托車燈罩內藏毒、以物流方式從甘肅發到拉薩的特大販賣運輸毒品案,這是我區第一起網絡販毒案件;
2010年7月21日,拉薩市公安局禁毒支隊破獲利用保險箱藏毒、從甘肅運輸至拉薩的特大販賣運輸毒品案;
2010年8月11日,拉薩市公安局禁毒支隊破獲摩托車空氣濾清器內藏毒、從甘肅運輸至拉薩的特大販賣運輸毒品案;
2010年11月15日,拉薩市公安局禁毒支隊破獲白酒夾層內藏毒、利用物流從四川運輸至拉薩的特大販賣運輸毒品案。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1名,繳獲海洛因371.04克、冰毒418.75克、麻古71粒;
2016年3月8日,拉薩市公安局禁毒支隊偵查人員將簽收完包裹準備離開的犯罪嫌疑人林某抓獲,并繳獲一個涉毒包裹,從其簽收的包裹內搜出了兩包裝在豆瓣醬盒中的白色晶體可疑物(毒品),毛重138.6克。
2016年3月13日上午,根據網監部門提供案件線索,特定包裹到達拉薩,偵查人員從包裹中搜出八包裝在阿克蘇大棗包裝袋中的白色晶體可疑物(毒品),毛重378.2克。
具體的案例不再贅述,上述已經破獲的個案只占我區已發生的網絡販毒案件的一部分,還有許多未公開或未發現的網絡販毒案件。雖然相對于傳統販毒方式來說,網絡販毒是一種新興的販毒類型,其存在時間較短,但通過對以上案例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網絡販毒在我區已經大量出現,并有愈演愈烈之勢,當前的打擊形勢也不容樂觀。網絡販毒的影響之大,危害之重更是讓我區公安禁毒部門不容小視,從長遠來看打擊網絡販毒更是任重道遠。
二、我區網絡販毒的發展趨勢
通過對我區網絡販毒的當前現狀、互聯網絡的迅猛發展和公安禁毒部門的現實打擊力度加大的分析,我區網絡販毒的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網絡販毒態勢日趨嚴重
從目前我區掌握的情況來看,毒販已把網絡當做銷售毒品的“綠色通道”,“網絡+物流”逐漸成為販賣毒品的主要途徑之一。網絡快捷、隱蔽、低成本的特點使毒品犯罪分子在利用網絡銷售毒品的過程中可以減少不必要的中間環節,從而降低販毒的風險和成本。目前我區寄遞服務企業特別是快遞企業發展迅猛和電子商務平臺的多樣化,網絡販毒行為的實施變得更加便利,呈現出點多面廣的新特點。可以預見,隨著網絡販毒行為與物流寄遞行業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區內外毒品犯罪分子利用網絡渠道進行毒品銷售的情況會越來越多,網絡販毒的態勢會日趨嚴重。
(二)網絡販毒的流程化發展
近些年來,隨著我區物流寄遞行業和電子商務行業的迅猛發展和持續繁榮,毒品犯罪分子更多地利用互聯網交易和寄遞渠道“點對點”的直接販運模式,利用互聯網實施網上買賣毒品交流、訂貨和在線資金支付,然后將毒品精心偽裝或與其他合法貨物混裝,采用郵寄和貨物托運的方式進行運輸,送到買方手中。這種流程化的網絡販毒模式相對于其他販毒模式來說具有巨大的優勢:隱蔽性強、成本低、風險小、方便快捷、無時空限制。因而,漸漸為越來越多的毒品犯罪分子所利用,并不斷加以完善。
(三)毒品偽裝識別難度越來越大
新的販毒手段和偽裝方式正在不斷由現實空間轉移到網絡空間,利用網絡進行毒品販賣信息的交流,利用物流渠道運輸毒品更加隱秘化。由于毒品犯罪分子對網絡購物、在線支付和郵寄程序研究得越來越深入,他們可選擇的在線交易方式和寄遞毒品的手段越來越多,使網絡運營商、監管部門和寄遞服務企業工作人員在監測涉毒信息和識毒、辨毒方面的難度越來越大。此外,我區物流寄遞企業的員工培訓工作多局限于毒品常識的了解,缺乏各類毒品偽裝手段識別技巧的培訓,而企業的查毒設備又比較落后,無法應對新型的偽裝方式,這就導致了無法通過對最后寄遞環節的控制遏制網絡販毒的發生。
(四)網絡將成為零包販毒的重要渠道
所謂零星販毒,是指毒品犯罪分子采用化整為零的方法,將毒品分散多次少量販賣的行為。[1]目前,吸毒人數不斷增加,毒品消費市場的需求越來越大,零包販毒活動的發生也越來越頻繁。從我區公安禁毒部門查獲的相關案件可以看出,毒品犯罪分子利用網絡販賣的毒品大多以零包為主,主要是因為網絡中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量大集中,尤其是面對終端消費群的毒品販賣活動,網絡販毒可以實現人貨分離,減少面對面的直接交易行為,降低被發現或抓獲的風險,從而在保障毒販自身安全的同時,保證毒品不被查獲。此外,零包毒品量少,便于寄遞且不易被發現。鑒于此,越來越的毒品犯罪分子將網絡作為零包販毒的重要渠道。
總而言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區網絡販毒的態勢將日趨嚴重,特別是隨著互聯網的持續發展,區內外販毒組織和販毒分子利用網絡販毒的情況將會越來越多,而且販毒的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我區禁毒執法部門面臨的打擊壓力也將會越來越大。
注釋:
[1]關純興.零星販毒的特點、打擊難點及對策[J].遼寧警專學報,2002(1):26-28.
【參考文獻】
[1]李文君,姜康康,張黎.虛擬空間涉毒犯罪研究[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
[2]靳慧云.試析網絡犯罪案件偵查中的障礙[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2003(5):89-9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