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占芳
摘 要 單元教學目標是教師在學生現有水平的基礎上為學生設置的最近發展區,而課時目標是在該區域內搭建的腳手架。課與課之間相互連接、互為支撐,為學生逐步認識、掌握學科內容架起逐級上升的“階梯”。從《英語課程標準》來看,新課標對小學英語教學提出了二級教學目標,從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五個方面規定了具體的教學目標,英語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目標更加多元化,這就要求我們應該從整體上來設計教學目標。
關鍵詞 單元整體 目標制定 課程標準 教材分析 學生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單元教學目標是教師在學生現有水平的基礎上為學生設置的最近發展區,而課時目標是在該區域內搭建的腳手架。課與課之間相互連接、互為支撐,為學生逐步認識、掌握學科內容架起逐級上升的“階梯”。從《英語課程標準》來看,新課標對小學英語教學提出了二級教學目標,從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五個方面規定了具體的教學目標,英語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目標更加多元化,這就要求我們應該從整體上來設計教學目標。
1單元教學目標設計的依據
1.1以《英語課程標準》為依據,呈現教學目標的多元性
新課標對小學英語教學提出了二級教學目標,從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五個方面規定了具體的教學目標,使英語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目標更加多元化,這就要求我們應該從整體上來設計教學目標。這需要教師還要考慮本單元的基本教學目標是什么?彈性教學目標是什么?課時目標是什么?如何實現單元中課時目標的螺旋性上升?根據實際的課程設置,如何合理安排每個單元的教學時間?在分課時備課時要注意以下幾點:教學目標的具體化;重點和難點的定位;教學策略分析;教學過程的設計,其中包括教學方法的選擇、媒體的使用和活動形式的設計等。
1.2以教材內容(教材地位,前后知識聯系)為單元長度,體現教學目標的延續性和遞進性
每一個教師在進行一個新的單元教學前,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在頭腦中提出一些問題:單元的主要內容是什么?語言的重點和難點在哪里?對學生的目標要求如何?……不同的老師具體關注的問題可能有所不同。筆者以為,下面的幾個項目是教師進行教材分析時必須了解的。
1.2.1研讀教材,挖掘單元主題與單課話題之間的深層次關系
教材是教學的重要內容與標準。在單元整體設計時,要做到主題與話題之間的渾然一體,必然對教材進行充分的研讀,不僅要按照教材表面設定的主從關系,更要挖掘教材內部單元與單課之間隱含的內在聯系,從而為更好地設計主題與話題提供更多的素材。我們要認識到教學的內容要基于教材的文本,但并不局限于教材呈現的文本,更多的內容是隱藏在教材文本之下,具有內在的隱性聯系。教師需要深層次地研讀教材,充分挖掘和選擇與教材文本相關的教學內容。在此基礎上,我們才能更好地梳理單元主題與單課話題間的聯系。
1.2.2文本再構,梳理單元主題與單課話題聯系
明確在挖掘符合單元主題的教學內容后,教師要基于課程標準的要求,通過文本再構,設計適合學生學習的單元教學內容。因為教學內容在教材中呈現的可能比較散,而教師挖掘出來的內容顯得更為零亂。這樣直接讓學生去學習是達不到良好的學習效果的。人對于語言的學習強調系統性、整體性與情境性。教師要通過文本再構,在單元整體與單課教學的體系內合理安排好學習所需要學習的內容,將分散的知識點按照語境、話題、層次等邏輯順序重整排列,使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從易到難、從學到用、從舊到新、螺旋式上升,既學習新內容又聯系舊知識,既學習教材文本又整合文化內涵與生活實際。
1.2.3構建“主題——話題”式的單元整體設計模式
從整體到局部,以主題為引領,以話題為實施,在進行主題——話題式的設計時,可以借鑒組織結構學的相關知識。用話題人物或是故事串聯成并列式的設計;用問題——子問題的結構串聯成總分式的設計;用認識過程或是事物發展過程的先后順序串聯成遞進式的設計等。這些方式都能夠有效地將教材內容中散落的珍珠以主題——話題為線串聯成美麗的學習鏈,豐富課堂學習的內涵與深度,打造多元內涵、多線性層次的課堂教學盛宴。
2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
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要始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在英語教學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在進行小學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時應該貫徹教學是建構學習主體的對象化活動的思想,把英語教學的內容看成構建學習主體的手段,使學生通過英語教學最終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也就是說學生在教師啟發誘導下進行自主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處于主體地位并發揮主體地位,在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全面參與、積極思考、自主學習、親自實踐。依據課標中各分級標準的要求,結合教學內容,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符合自己校情和學情的教學目標。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 陳琳.英語課程標準(試驗稿)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 中學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教師教學用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