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超
摘要:作為21世紀的學生最應該具備的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就是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之所以備受推崇,是因為其具有批判性、反思性、理智性以及嚴謹性。我國的教育部門也越來越重視對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中小學許多學校也比較重視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但是在我國的教學中對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依然存在許多問題。因此,對在課堂教學中批判性思維培養策略研究成為一種重要的研究課題。初中生的批判性思維是比較容易培養的,因此,初中階段是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時期,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進行培養。
關鍵詞:批判性思維;課堂教學;培養;策略
一、研究背景和意義
1、研究背景。對批判性思維最早進行研究的是亞里士多德,而且西方一些教育體系發達的國家對批判性思維進行了系統的研究,許多研究批判性思維的國外學者認為,在現代教育中應當加強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的教育內容。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批判性思維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重要因素,對民族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民族是一個不斷創新的民族才能夠使我們的民族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的行列[1]。而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對于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批判性思維與創新能力兩者是密不可分的、互相作用的。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更需要進行創新,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批判性思維的培養至關重要。
2、研究意義。我國現有的教育方式主要以“填鴨式”、“滿堂灌”為主,雖然學生在中招、高考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學生們的思維方式基本一樣,以至于學生們大多數缺乏創新的思維模式。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有利于學生對自己以及其他同學的行為進行分辨、全方位以及多方面審視、富有個性的獨立思考等,對于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也非常有利。所以說,在課堂教學中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是非常必須的并且意義很深,無論是從心理學理論來看,還是從教學理論來看,對于批判性思維的培養都具有深刻的意義。
二、初中生在課堂教學中培養批判性思維的現狀分析
為了更好的研究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的情況,本文以某高校的初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了解初中課堂教學中批判性思維培養的現狀,以及出現的問題并提出一些解決措施。經過調查研究,初中生課堂教學中批判性思維培養的現狀如下:調查中顯示,僅僅有18%的學生對老師有新的教育方式可以接受并且支持老師,而剩下的大多數學生一時接受不了或者不給予支持。因此,老師依然采取傳統的教育方式,讓學生花費更多的時間聽老師講課,而不是花時間以及經歷在如何推進和解決批判性思維教育方式上[2]。這也反映出老師們對于批判性思維并不是很重視。另外,結果顯示,學生還不太敢向老師提問題,對老師都有一定程度的畏懼感;有超過92%的學生還認為老師講的東西都是正確的,因此他們對于自己存在疑問的地方也不會反駁老師。
三、初中生在課堂教學中培養批判性思維的不利影響因素
1、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我國的教育思維認為學生就應當認真聽老師講課、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不能挑戰老師的權威[3],否則就是對老師的不尊重,這就造成批判性思維在我國課堂教育中沒有任何作用。老師往往要求學生只要理解、記憶并且消化所學的知識就行了,不用標新立異,對所學的知識提出疑問、否定或者超越。通常情況下,中國教育是不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和超越權威崇拜去追求真理的[4]。
2、學校管理制度的束縛。為了在中招、高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以及升學率,我國的學校在課堂教學中都采取“填鴨式”、“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方式。老師要求學生按照固定的格式進行答題、寫作,對于一些標新立異的解答方式、寫作方法,老師往往會要求學生進行改正。久而久之,學生的思維就會被禁錮,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創新能力也不強,這就使得我國培養出來的學生與西方發達國家培養出來的學生存在很大的區別,這也是我國當前教學的最大隱患。
3、教師知識結構不完整,教學能力不全面。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涉及的學科非常多,是一個綜合性的教育方式,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對所教的學科掌握,對于政治、經濟、心理學、邏輯學、社會學等專業學科也要有一定的了解,以便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靈活應用。另外,教師也應當具備較強的批判性精神,熟練掌握批判性思維技能[5]。但是,目前我國大多數教師并不能運用批判性思維教學方式,一些老師甚至不了解批判性思維教學方式。除此之外,教師自身知識有限也導致批判性思維培養不能順利進行。
4、學生知識儲備有限,發展思維能力的基礎薄弱。批判性思維能力能夠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初中生知識儲備已經具有一定的規模,而且在這時期是初中生的思維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對初中生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批判性思維培養是很有作用以及有意義的[6]。
四、課堂教學中批判性思維培養的策略
1、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教師首先應當首先改變居高臨下的態度,積極淡化權威與專制意識,把學生敢于質疑,能提出問題,善于表達不同的意見和做法看作學生思維活躍、想象豐富、學習主動積極的表現,看成是一種優點,從而給予肯定、呵護、提倡和鼓勵,增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
2、加強批判性思維的研究力度。我國教育界應當積極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批判性思維教育方式,加大對批判性思維教育方式的研究,對從事教師工作的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知識的教育,讓從事教師的工作人員不僅了解批判性思維,而且在課堂教學中能夠熟練運用批判性思維教育方法[7-8]。
3、增強學生的知識儲備,強化發展思維能力的基礎。知識儲備是批判性思維的基石,初中時期又是培養批判性思維的黃金時期,因此,初中教師應當與家長一起制定出學生合理的學習時間,加強對學生知識儲備的重視,從而有利于初中生更好的培養批判性思維,增強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 谷振詣,劉壯虎.批判性思維教程[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2] 武宏志,周建武.批判性思維一論證邏輯視角[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3] 錢海鋒,王偉群.論批判性思維內涵及其教學[J].教育科學論壇,2009,(1).
[4] 王文彬.淺談中學生批判性思維缺失的成因及對策[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4,(1):51-53.
[5] 鐘啟泉.“批判性思維”及其教學[J].全球教育展望,2002,31(1):34-38.
[6] 劉強,左天明,于曉松,等.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衛生統計,2009,26(1):70-71.
[7] 范忠偉.論批判性思維及其在教育中的應用[D]上海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
[8] 羅楠.批判性思維[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