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榮
摘要:為了更好地實現土地資源保護,我國土地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可持續土地管理理念的應用深入,這是建立在我國科學發展觀念基礎上,貼近我國社會發展現狀的重要管理模式創新。但是可持續土地管理模式在當前的應用中依舊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切實解決管理問題是當前土地管理部門應當重點關注的工作方向。本文簡要就實現可持續土地管理應用的重要意義進行概述,同時就當前該管理模式應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在這基礎上就實現相關問題解決的具體措施展開探討。
關鍵詞:可持續土地管理戰略 問題 探討
可持續土地管理是當前重要的土地管理戰略,該管理模式在實際應用中是以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共同發展作為管理基礎的。其嚴格遵循相關管理政策,在傳統土地管理活動中加強了現代高新科技的運用,切實保證土地資源的高產出量,避免土地資源利用風險,對當前越加嚴重的土地退化現象進行控制,是一種現代化的土地管理理念的應用。相比于傳統的土地管理模式而言,其存在更加鮮明的現實意義,加強對該管理模式的深入研究和應用推廣是十分必要的。
一、實現可持續土地管理戰略應用的重要意義
雖然我國的土地面積廣闊,但其中包含了大量不可利用土地,而且我國人口基數較大,這就造成了人均土地占有量極少的困境出現,土地資源利用難以滿足當前的需求。其次,我國為推動經濟建設,不斷地加強著工業化與城市化發展,在進行土地資源利用時缺乏科學分配的理念。將大量的農耕土地納入到建設用地范圍中,造成了大量的土地資源浪費,這不僅難以促進社會經濟發展,還可能會造成經濟發展限制。另外,在之前的土地資源利用與管理工作當中,管理人員都將土地管理重點放在了土地資源的最大程度利用上,缺乏自然環境保護和土地資源保護的意識。造成土地荒漠化、酸雨等多種危害性極大的自然現象發生,進一步造成土地資源質量降低,土壤污染情況加重,也勢必會造成水資源的污染加劇。從根本上來說,土地資源的質量與安全保障也是人類安全健康的重要保障基礎。
正是由于上述的土地資源現狀所造成的巨大社會影響和危害,加強土地管理工作應當被列為當前重點發展方向。而要保證社會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確保人民的健康安定,可持續土地管理戰略就是當前必行的管理措施與理念。該管理模式在實際應用中能有效規避傳統粗放型土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切實實現土地資源利用率的全面提升,避免了土地資源的過度浪費。其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了生態環境保護,緩解了當前土地資源與土地資源利用需求之間的現實矛盾。
二、當前可持續土地管理措施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土地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可持續土地管理措施在我國土地管理中的應用時間較短,依舊處于發展的初步階段,還沒有建立完善的土地管理制度,難以保證該管理措施的切實落實。并且,在經濟發展的當前階段,政府與人們都將社會經濟發展作為當前的首要發展目標,忽略了土地資源有效管理的必要性,政府相關部門也沒有就土地管理措施進行深入的研究。所以,該管理措施在我國的發展受到嚴重制約。
(二)缺乏對土地資源利用問題的有效監管
隨著工業化與城市化建設工作的不斷推進,我國的建設用地面積需求呈現逐年上漲的趨勢。大量的耕地面積被占用,大范圍出現了土地買賣現象,難以保證足夠的耕地面積。另外,在經濟發展的推動下,大多數的農民都為了生存選擇了外出打工,造成耕地荒廢。并且在城鎮建設的過程中,耕地所有者都為了實現利益的最大化,不斷的進行耕地變賣活動,更衍生出了圈地與炒地現象。即使國家相關部門已經建立了多種補助耕地的政策,但是依舊難以徹底解決以上問題。
(三)不注重對土地污染問題的管理
在環境惡化與土地資源浪費情況嚴重的當下,我國的水土流失情況也日益嚴重,導致土地質量遭到嚴重的破壞。這主要是由于當前在進行土地資源管理工作時,管理人員缺乏對林地、草地等的有效保護,造成水土流失現象日益嚴重。
其次,部分農民為獲得更高的耕地效益,在農作物種植時大量的進行化學農藥的噴灑,土壤遭受污染。同時,對城市污水、廢氣等的排放方式沒有進行嚴格的規范,大都采取就地掩埋或排入地下的方式進行解決,致使地下水與土地的質量受到嚴重威脅。在以上問題的影響下,當前的土地資源更為脆弱,難以保證生態環境質量。
(四)可持續土地管理措施難以實現有效落實
為實現土地資源的有效管理,相關政府部門已經有意識的實現了可持續土地管理措施的應用。但是該管理措施在實際推行的過程中,沒有受到有效監管,各地方管理人員在管理工作中所具備的措施應用水平較低,依舊遵循陳舊的管理觀念,以致于該項措施難以有效落實。
三、實現可持續土地管理措施應用推廣的具體做法
(一)切實實現土地管理制度的優化
土地管理制度的完善是支撐可持續土地管理措施有效推進的基礎,所以相關政府部門應當切實實現土地管理制度的優化。其要求在相關制度中應就土地資源的經營與使用權限進行明確規定,并就耕地的分配與轉讓標準進行限定,同時還應當注重審批制度的規范化。為保證管理制度的切實落實,還應當分區域的建立監管部門。此外,管理部門在進行制度制定時還應當就管理人員的管理工作培訓制度進行設定,并將管理責任切實下放到具體人頭上,切實保證可持續土地管理措施的應用推廣。
(二)切實實現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
要實現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相關部門應當積極運用經濟手段、政策手段以及行業規范手段等來同時約束。在實際的土地資源配置工作中,管理人員應當切實落實土地的規劃設計工作,加強土地用途管理,并積極采用土地市場調節行為等方式來展開工作。注重科學評估在土地資源預測工作中的應用,并在土地規劃設計工作中加強動態管理模式的應用,建立多角度的設計目標,實現設計工作的不斷優化。另外,管理人員還應當充分重視耕地,注重耕地用途管理水平的優化,并以實際耕地需求為基礎來進行最低耕地面積的劃分,提升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益。此外,市場調節也對土地資源科學分配起到重要作用,能促進土地資源優化目標的盡快實現。endprint
(三)積極實現先進管理理念的應用
我國的可持續土地管理相比于其他國家依舊處于較為落后的階段,所以,要實現該管理措施的應用水平提升,就應當積極實現先進管理理念的引進與應用,并采取先進的管理技術執行工作。但這也應當建立在我國各個區域的土地資源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另外,我國相關部門也應當加強該管理措施的研究支持與投入力度,要求相關研究人員積極就我國的管理問題進行分析,實現先進管理技術的內化,充分滿足我國的實際管理情況。并在管理進行的過程中積極總結管理經驗,站在土地資源長遠利用的角度進行管理措施的優化,不斷實現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全面地對管理措施應用展開監控
加強對管理措施應用的全面監控,是保證土地管理措施落實與管理問題及時解決的重要方式,所以加強全面管理監控是十分必要的。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優化,信息技術作為重要的技術內容,被廣泛應用于當前的管理工作當中,為全面監控的實現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持。管理人員可積極利用該技術進行土地信息監管系統的建設,要求各區域管理人員切實掌握該技術。在可持續土地管理措施應用的過程中,及時就土地資源狀況進行上傳,方便政府管理部門實時掌握各區域的土地資源情況,更好的以此作為依據來進行土地資源的合理分配,并就當前存在的土地資源管理問題進行解決。同時,管理人員還應當積極利用該技術進行土地數據統計與分析,為該管理措施的優化提供參考。
(五)不斷進行管理措施的優化調整
隨著環境與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變化,管理人員在執行可持續管理措施時應當依據以上先決條件進行不斷的優化調整。這包括國家相關部門的政策調整、管理技術調整以及人員配置調整等多方面內容。并且在我國建設行業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其在交通建設、建筑建設等多方面的土地需求都發生著變化,管理人員不能抱著一旦制定可持續管理措施就能實現一勞永逸的觀念進行管理,而應當在管理工作中加強對社會與市場需求變化的深入研究。并將研究結果代入到管理措施創新工作當中,在加強土地利用可持續性的同時,保證政策的可持續性發展。
四、結語
隨著土地資源日漸緊缺,加強土地管理是十分必要的,而可持續土地管理理念為土地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但是該管理模式在當前應用中依舊存在著大量問題,包括制度制定不合理,難以有效落實,管理水平較低等多種問題。我國土地管理部門應當首先明確該管理模式的應用必要性,并針對以上問題制定全面合理的問題解決措施,確實實現該管理模式的應用水平提升,保證土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與利用。
參考文獻:
[1]劉景孚.淺談實現可持續土地管理的戰略[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05).
[2]呂艷偉.關于可持續土地管理戰略問題的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7,(03).
[3]趙廣達.關于可持續土地管理戰略問題的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6,(08).
[4]符全.淺談可持續的土地管理戰略[J].經營管理者,2016,(17).
[5]王亞南,王卓.關于可持續土地管理戰略問題的思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07).
[6]孫鈺霞.重慶市土地整理可持續發展評價[D].西南大學,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