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曉亮
摘要:小學數學教學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基本計算能力的教育,小學數學教學的良好開展對于整個小學課程體系的構建具有重要意義。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作業設計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教學設計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已經不能夠滿足教學改革的要求,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新的作業設計模式,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帶動起學生的積極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 作業設計 優化策略
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大綱中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求小學數學教學的開展應該在保證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綜合進步和發展。習題作業的練習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作業內容的設計時,應該充分體現出其靈活性和創新性,從而通過作業練習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提高其思維能力。下面,本文就不同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類型進行具體闡述。
一、自主型作業設計
小學教育中,由于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所處的生活背景和學習環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而且差異是普遍存在的,所以老師在實際的教學中也應該充分尊重不同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要根據學生學習狀況的不同,對其因材施教,設計出不同層次的數學作業,從而滿足不同層次水平學生的學習需求。其次,在作業設計時,老師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現狀,讓學生在作業選擇時都有自己的空間,選擇出適合自己發展的作業類別,從而盡可能的發揮出自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再者,從老師角度出發,老師應該鼓勵學生積極的參與到作業設計和選擇中去,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完成作業的選擇,從而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得到作業練習的機會。最后,在作業設計中,要保證學生之間能夠相互相互配合,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來發現合作交流的重要性;而且小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也能夠幫助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所在。
二、生活型作業設計分析
小學數學學科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課程,所以在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時,還應該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這就是生活型作業設計類型。該種作業在設計中,通常是讓學生親自參與,將自己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應用到作業設計中去,從而構建起更加完善的生活化數學模型。其次,在生活型作業設計中,老師應該善于引導學生汲取更多的生活化養分,讓學生能夠利用生活經驗,來解讀實際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生活型作業設計中,老師還應該善于引導學生開展調研型作業,讓學生通過接觸生活、接觸社會來進行一些實質性的調研性作業,從而幫助學生養成利用研究的眼光來完成各類生活性現狀的分析;例如可以引導學生去調查自己的家中平均每天用多少度電、多少方水以及多少方天然氣;如果每個家庭每天節約一度電全國能省多少,等等;學生在類似問題探索的參與中,也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三、開放型作業設計
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設計內容應該密切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而且還應該完全符合學生的學習環境,通過合理的教學設計,使得作業設計不斷趨于生活化,這就是開放型作業的設計;老師應該充分站在學生的學習角度,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正確合理的引導學生開展問題的設計與解決,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思考中,實現其創新意識的不斷強化;其次,在課堂上,老師還應該正確的引導學生開放學習情境,在課堂上模擬生活情境,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學是學習掌握知識的重要過程,學生在學習中應該擺脫枯燥乏味的學習情境,所以在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應該使得教學情境動態化,使得小學數學作業更加貼近生活,如此,才能夠不斷帶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不斷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擺脫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各種不足之處,將自己的所學知識與實際經驗相互結合,從而真正體驗數學與生活的相互關聯。再者,開放作業設計內容,讓學生走出課堂,接觸生活;為了適應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要求,老師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實際探索和觀察的機會;最后,開放作業形式,讓學生進行自主選擇,充分體現出學生的個性;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口頭提問型作業、實際演練型作業以及創新展示型作業等,都是最主要的作業形式;所以老師在作業設計中應該規范作業形式,并且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現狀,再結合家長的意見,從而為學生選擇更加合理的作業形式,從而真正實現因材施教。
四、思維型作業設計
小學生年齡都比較小,普遍處在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所以在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應該充分結合新課改的要求,讓學生通過作業練習不斷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久而久之,幫助其形成良好的推理能力以及運算能力。鑒于此,小學數學老師在作業設計中,也應該充分考慮思維因素的影響,讓學生通過實際的作業練習,學會自我推理和運算,創新學習能力,發散學習思維。老師可以就某以實際問題給學生設計一項思維型作業;例如讓學生通過自己測量,計算一下學校操場的面積和周長;并且正確引導學生:可把操場分為兩個半圓和一個長方形,先用腳步測量出兩個半圓的半徑和長方形的邊長,在套用所學公式完成計算;并且讓學生分組進行,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來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和探索精神,久而久之,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會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楠楠,戴瑩.淺析小學數學作業設計[J].科教導刊.2016,(11).
[2]郭吉霞.當前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的若干問題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6,(14).
[3]常丹.農村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問題、原因、對策研究[J].旅游縱覽,2015,(09).
[4]崔運紅.優化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幾點做法[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4,(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