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玉君
【摘要】課后作業是檢測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方式,可以有效幫助學生鞏固課堂知識。對于小學階段六年級的語文課程而言,課后作業的有效設計,能最大限度地減輕小學生學業負擔,豐富課余生活。在小學六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非常重視語文的練習方面,因此課后作業的精心設計,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非常重要。
【關鍵詞】小學六年級語文 課后作業 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2-0051-02
課后作業是鞏固教學的有力保障,也是反饋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之一。新課程的作業理念是:課后活動具有堅實的功能,可以檢查學生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同時還擔負著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重任。為了使課后作業能夠充分推動學生的發展,全面提高語文素質,筆者提出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
1.在小學六年級語文課后作業的設計現狀
傳統小學語文教育中的語文課后作業僅僅是漢字的抄寫或拼音的讀寫,非常無聊。教師覺得這樣孰能生巧,語文課外作業的重點就是反復練習,這種作業形式不僅增加小學生的學業負擔,況且效果也不大。目前,許多小學語文作業只是對課堂教學和書本教學的研究,是對知識評估的整合,忽視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雖然這種作業可以使學生發展良好的學習習慣,但也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訓練,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式,嚴重限制了小學生的綜合發展。
2.小學六年級語文課后作業的設計對策
2.1小學六年級語文的課后作業應凸顯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驅動力,如果設計的作業充滿趣味性,以活潑生動、豐富多樣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就會產生強烈地的興趣,從而更好地置身于學習語文之中。例如,在學習《少年閏土》這一課時,這是一篇故事性比較強的文章,學生非常感興趣,我們可以采用表演的形式,讓學生在角色中體驗感受。在設計作業時,讓學生自由合作,準備不同的道具,選擇不同的造型,表情,音調試聽,這時教師也可以加入到學生表演的行列中,推薦范例,指導寫法,并及時給于啟迪。這種形式的作業,不僅可以促進學生感悟能力,而且還可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團結協作能力,手腦并用的能力。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2.2設計的課后作業體現多元化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人們逐漸追求的是自由與個性,學生對課后作業的需求也是如此,就是多元化。設計的作業目標和形式應該由單一化向多元化發展。作業可以是讀短文、抄寫詞句、仿寫小段、談心得、體現多元性可以是畫一畫、想一想、認一認、做一做、問一問、找一找;可以是查閱資料、收集信息、剪輯圖片等類型;在多元的基礎上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在學完老舍先生的名篇《林海》之后,作業設計可由學生自行選擇。一是誦讀小達人,學生快速朗讀課文,條件允許的可以錄音。二是記憶干將,您能記下自己喜歡的段落嗎?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三是創意小天才,請品讀“興安嶺多么會打扮自己啊:青松為衫,白樺為裙,還穿著繡花鞋”進行這種優美句子的仿寫。四是小小珍藏家,把自己喜歡的詞、句摘錄下來,并珍藏起來。五是小小演說家,課文中幾次講到“親切,舒服”,請談論一下你的觀點嗎?六是小小藝術家,通過對課文內容的了解展開豐富的想象,畫一幅美麗的“林海”圖。七是小小探索家,利用自己獲得的知識去查找資料,走進大興安嶺,探索大興安嶺這一森林寶庫。如此這種多元化的作業設計,像一份色香味俱全的美肴,讓學生各取所需,都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作業中去。
2.3課后作業的設計應注意層次化
研究數據顯示,小學生的智商差異很大,學習能力也存在著明顯差異,這要求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我們必須遵循以學生為導向的原則,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作業,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改善。例如,教師在設計古詩“送孟浩然之廣陵”的課后作業時,可以設計出這樣幾項作業供學生選擇:第一題,背誦和默寫古詩。第二題,這首詩描繪了怎樣一副畫面呢?請展開你那豐富的想象力用一段話概括下來。第三題,我們在以前就學過了李白的“贈汪倫”這首詩,請同學們回想一下,這兩首詩所描繪的景象有什么異同點。第一題是必答題,要求每一位學生必須完成,而第二題和第三題要求學生在能力之內盡量完成,大家都要積極嘗試做一下,答對的有優惠。
總之,要想設計好一個行之有效的小學語文課后作業,就需要老師們敢于嘗試,敢于創新,根據學生興趣愛好設計課后作業,讓學生很樂意完成作業,通過做課后作業能夠提升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應以學習目標為出發點,最大限度地擴大學生的學習空間,充分發揮設計作業的價值,使語文課堂更加務實,有效且影響深遠。
參考文獻:
[1]王新軍.小學語文課外作業的有效性研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5(2).
[2]柴懿.初中語文課外作業現狀與設計對策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2.
[3]陳漢輝.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后作業設計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