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兵
【摘要】物理新課程基本理念是“重視科學探究,學習方式多元化”,新課程倡導學生積極參與,愿意探索,勤于動手,發展學生收集信息,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只有通過探索式課堂教學,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實踐精神和創新能力,而且使課堂教學擺脫傳統的考試導向教育的枷鎖,使課堂變得活躍起來。
【關鍵詞】初中物理 主動探索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2-0159-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大力推進,對初中物理教學也提出了新的問題,要把主動探索式的教學貫穿到每節課中,注重課堂教學學生的參與性,發展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合作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同時,初中物理教師要跟上時代步伐,改變傳統教學方式,主動進行探索式教學,把課堂交給學生,以指導為主體,從而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
一、培養學生動手實賤能力,增強學習的興趣
初中生好奇心極強,,愿意親自動手操作實驗。在實驗課上,我們應指導學生先制定和安排實驗計劃,自由設計實驗,選擇實驗必要的設備,注意運用科學的實驗方法,引導學生評估不同的課程的實驗,如在研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時,老師先不要告訴學生探索的結論,讓學生獨立探究,猜測,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引導學生用分歧思維等方法猜測。有的學生認為“物體浮力的大小可能與物體的密度有關”,這一推測,得到學生們的一致認可,于是抓住這一契機,引導學生尋求不同的問題,探索方案,此時學生的獨立研究的熱情前所未有的高漲,通過討論確定使用控制變量法,在液體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的條件下,物體密度不同,研究所受的浮力是否一樣,簡單的步驟:用彈簧測力計稱出鐵塊和鋁塊的重量,然后把鐵塊和鋁塊放進水中,看一下彈簧測力計上顯示的指數,比較前后兩次的示數算出浮力。通過以上的探究實驗,讓學生對阿基米德原理有了更深一層地了解,這樣既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思維的創新思維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注重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凝聚就會產生力量。只有我們團結合作,靠集體智慧和力量,才能盡快取得成功。所以要注意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挖掘不同的學生的潛力,讓不同的學生發表自己不同的探究成果和方法,吸取別人的探索經驗,并從不同角度進行客觀的比較和鑒別,以提高自身的學習經驗,意識,以及在獨立調查方面的片面和局限,從而獲取正確的知識。
三、注重探究方法的引導
科學的方法是行動向導。教師的責任不只是知識的傳授,更是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進行探索學習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以問題為突破口,及時引導學生回想與問題有關的現象,將現有的知識經驗和要探索的內容相互關聯,找出相同處和不同處,對問題提出初步的判斷;通過交流,修改,選擇設計出最好的實驗方法(對比、控制變量、實驗等方法);指導學生展開實驗(事先交代實驗的注意事項,指導學生根據實驗方案選取合適的器材,閱讀相關說明書,了解器材的性能和用法,按照實驗方案,正確使用器材進行實驗),同時要仔細觀察實驗過程,記錄有關實驗數據,并對學生在探索實驗中獲取各種現象和數據,進行分析,比較,總結,得出結論,并驗證自己的推測;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探究過程,想法,方法,步驟,結果處理,檢查是否有錯誤和遺漏,從而評估探究活動的可靠性。
四、開發利用生活中的可實驗物品
生活中蘊藏著豐富的實驗資源,將其有效利用可以拉近物理與生活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深刻體會到科學的真實性,感受科學與社會,科學與日常生活的關系。著名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教授曾經說過:“瓶瓶罐罐作儀器,拼拼湊湊做實驗”指的是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我們應該大力提倡簡單易行的替代性實驗。事實上,組織學生學習制作一些簡單實用的實驗設備,本身就是培養實際能力的有效途徑,學生周圍的物品和設備都可以用來當作物理實驗資源。
. 五、要注重學科之間的探索
隨著社會發展和科學的進步,各學科交叉考察的可能性增加,我們必須注意使用不同思維,注重物理學科及各個學科之間的交叉性,以提高兼容性的課堂,從而更好地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這也有利于學生的其他科目的學習,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突破了封閉式的單一教學,孤立作戰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和諧發展的現代意識。教師可以通過發現問題,細致的觀察,知識重組,詳細分析,綜合評價等方面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結束語:總之,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應開啟點燃孩子思想火花的智慧。積極創設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能夠充分發揮探索能力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有所創見,有所發現。對發展學生的探索能力有很大幫助。
參考文獻:
[1]朱慕菊.走進新課程[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朱迎春.促進學生“探究學習”的初中物理教學策略與評價研究[J].學周刊,2016(28).
[3]王克.初中物理自主學習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