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萍
電影《老炮兒》的會話藝術分析
韓 萍
電影《老炮兒》是一部頗受大眾歡迎的影視作品。文章從指示語引起的沖突,格萊斯合作原則以及修辭藝術三個方面,運用列舉法分析這部影片的語言,得出“老北京”派語言背后的重倫理、重精神面貌的意識觀念,以及新老輩之間的觀念沖突。
《老炮兒》 指示語 格萊斯合作原則 修辭
指示語是語用研究的一個重要的概念,這一術語來自希臘,它的意思是利用語言進行“指點”或“標示”,根據菲爾默的《指示語講座》和列文森的歸納,指示語可以劃分為下面五類:人稱指示、時間指示、地點指示、話語指示、社交指示。[1]
人稱指示,人稱指示語指談話雙方,用話語傳達信息時的相互稱呼。這種稱呼以發話人為基礎,已經成為交際中的一條準則,人稱指示包括第一人稱、第二人稱和第三人稱?!独吓趦骸分?,可以說影片想要表達的主題很多是通過“新舊”兩代人對稱呼這一問題的沖突實現的,兩代人面對稱呼這一問題所折射出來的觀念在影片中占據了很大的分量。
例:問路情侶男:我問一下新街口怎么走?六爺:你,跟我說話吶?
問路情侶男:這里又沒有其他人了?(譏笑)
六爺:(轉身離開)出門前,家里大人沒教你怎么叫人吶?
問路情侶男:大爺,對不起了,我怕我走不出去了。
六爺:你看我像你大爺嗎?
鸚鵡:六哥,六哥。
六爺:來,波兒,對了,記著以后叫六哥。
一對年輕情侶走在胡同中迷路了,向六爺問路,情侶男并沒有對對方有任何稱呼,而是張口就問,這在胡同中的“資深元老”、對人際關系傳統規矩非常講究、恪守的六爺來說是不能接受的、是拒絕和排斥的,因此,此時也趁機教育了年青一代:祖宗留下來的某些傳統規矩不能丟。這番對話中可以看到“新舊”兩代人在人際稱謂上產生了代際間的沖突。
語用學分析中,不得不提到的是格萊斯合作原則,包括量的原則、質的原則、關系原則、方式原則(包括避免歧義、避免晦澀、避免啰嗦、有條理)。[2]
例:燈罩兒:得嘞!回頭吃完了咱們泡個澡兒去,去去里邊兒的晦氣?
悶三兒:晦氣?哪兒啊?舒坦著吶!
質的原則要求說話時提供的信息真實可靠,不能有撒謊的言語行為。悶三兒因打人被關進拘留所,六爺把他解救出來后,三人聚餐時的一番對話。其實大家內心都知道拘留所里對待拘留人員不可能是這種待遇,所以只是悶三兒在“口是心非”地吹牛罷了,這也表現出悶三兒身上的江湖氣息和他的黑色幽默。這違反了質的原則,但也從某個角度傳遞出幾人的交情深厚,以及悶三兒對自己進拘留所這件事情毫不在意、無所畏懼的態度。
例:曉波:是他們先打的我。
六爺:那你跟爹說說他們為什么打你?
曉波:你少在別人面前給我逞英雄,有本事你打他們去。
六爺在修理廠見到了被人扣留的兒子曉波,詢問事情的緣由,問為什么會被別人打,由于此前的父子矛盾積怨已深,曉波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呵斥六爺來傳遞自己內心對父親舉動的不滿。六爺也意識到兒子曉波的情緒發泄中對自己的不滿,這一刻開始反思自己多年來對兒子的苛責、嚴厲才導致兒子今天這個現狀,他內心也對這一現狀滿懷愧疚。
例:燈罩兒:這曉波真一直沒回來過?六爺:沒。
燈罩兒:他連個電話都沒打過吧?
六爺:打個屁。我這電話就是一擱了霉的炮仗,半年都沒一個響。
影片中主要出現的是比喻中的隱喻和借喻。六爺兒子曉波自從離開家后,便一直杳無音訊,再沒有聯系。在這兒六爺說自己的電話就是擱了霉的炮仗是說遠方無人牽掛自己,運用隱喻的修辭,運用冷幽默的方式,生動、準確地說出自己眼下生活的孤獨現狀,和盼望得知兒子消息的心情。
例:黃毛:其實說實話我跟曉波也沒說交的那么深,我也不愿意康這雷,所以就沒摻和。
六爺:你們現在這幫孩子,一個一個的,真夠仗義。
曉波出事兒后,他的所謂朋友并沒有給予他任何幫助,六爺知道后,面對現在年青一代的“朋友”關系發出的感慨,其實是嘲諷他們朋友之間沒有了“義”字,在對方有難處的時候并沒有給予對方任何援助,“仗義”一詞的使用以正當反,更加風趣、幽默、詼諧地諷刺了他們這種經不起任何考驗的“朋友關系”。
影片主要圍繞“老北京派”的一輩人與新生代群體的沖突來呈現,這些沖突主要體現在行為、觀念、語言上。無論是在電影中還是現實生活中,人們的行為無一不受到觀念的支配才能完成,要了解人們意識形態領域的觀念、人物性格,不得不承認語言是一個重要的途徑。
[1]何自然.語用學概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43.
[2]索振羽.語用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56.
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