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銳 劉鴻浩
從大學生“眼”中看互聯網+教育
——基于大學生直播教育的研究
李升銳 劉鴻浩
2016年,直播的快速發展已經席卷了在線教育領域,大學生作為直播學習的主力軍,了解教育直播現狀,探究大學生群體對其的看法及需求是很有必要的。
教育直播 在線學習 付費學習 大學生
2016年,被稱作在線直播的元年,直播以其迅猛之勢快速席卷在線教育領域。學習直播有望抓住信息實時交互這一發展新機遇,促進教育公平化、均衡化發展,讓優質教育資源得到最大化的共享,對教育形式做出新嘗試。其興起順應了在線教育領域的發展趨勢,得到了資本市場和在線學習平臺的認可和青睞,2017年將會是在線教育近年來的新高點,大學生作為主要消費群體,研究大學生在線直播學習的行為對在線教育市場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一)直播學習的形式
在線直播學習的形式多樣。以視頻直播方式授課的平臺仍占據著主要的地位,視頻直播授課的形式是主要在線學習形式。以“知乎live”、“千聊”為代表的平臺,則是以音頻+圖文結合的直播方式展開課程內容,這一方式較幾年前得到了大多數直播學習者的認可與青睞。
(二)學習直播的發展趨勢
在線直播學習的發展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迎合了“互聯網+”的思維,直播相較于傳統在線學習形式是一種全新的具有革命性的形式。直播的交互性、互動性對于傳統的錄播學習而言肯定是一場質變。直播學習這一與時俱進的模式,讓在線教育迎來了新的發展機會,或將成為互聯網的下一個行業風口。
(三)平臺付費情況分析
在國內眾多學習直播平臺中,多以收費形式占主導,也不乏有部分免費的學習直播平臺。收費型直播平臺所開發的課程大多呈現出較為系統全面的特點,課程質量較高,授課老師有一定的經驗和名氣。收費型的直播平臺為更好的推廣課程,會經常性推出免費的試看課程,讓在線學習者能更好的了解課程的師資情況,課程內容和質量等。免費型學習直播平臺課程內容都較為基礎,課程質量和系統程度上也呈現出一定的差距。
(一)大學生直播付費現狀
大學生儼然已成為在線直播學習的主力軍。通過近三年的調研數據顯示,多數認可在線教育并愿意為知識付費,選擇線上付費學習逐漸成為共識,在線教育的市場在快速增長。
(二)用戶體驗或影響付費
1、增強互動性,提供真正沉浸感
直播學習這一形式逐漸成為了在線教育中的主流,直播學習有助于提升學習興趣及效率,具有靈活性、高效性、互動性。目前,學習直播平臺的互動模式大多呈現單一化的特點,直播學習者與課程之間、直播學習者與授課老師之間的互動表現出比較缺乏,遠無法滿足直播學習者的個人需求,這樣不易將學習者帶入情景。但也有一些直播平臺推出了及時測評、打賞等新功能,這種激勵會讓教師更加認真地對待自己的教學,提高互動性,為學習者提供真正的沉浸感。
2、完善直播課堂約束機制
學習直播由于性質不同,形式也應不同于其他直播類型。直播的觀眾是以學習者的身份出現,知識獲取是學習者的主要目的。而在直播間里普遍存在刷屏行為,刷屏信息不僅會讓部分學生的問題無法被老師了解并及時得到解決,也會影響老師授課時的心情和課程講授的節奏,還會影響直播間的網絡穩定性。因此,學習直播平臺需要完善直播課堂的約束機制,對用戶的行為加以約束和監管,營造良好學習氛圍,以保障課程的效果。
3、完善配套學習服務
直播學習相較于錄播學習更容易讓學習者完整的堅持到課程結束。要加強配套學習服務體驗,讓用戶的用戶體驗效果更佳。多數學習直播平臺的配套服務和監督體系并沒有得到重視,既沒有課前提醒,也沒有課程學習成果測評和課后的跟蹤反饋。授課老師不了解本次課程的教學質量,學習者也不知道自己的掌握程度,必須完善配套學習服務,且不斷完善的直播學習體驗將會使用戶更愿意付費。
4、加強了通信技術
直播相較于錄播對網絡通信的要求要更高,占用的網絡實時流量更多,加上直播間同時在線的學習者人數較多,且普遍存在刷屏行為,這些都會影響到直播間的網絡穩定性。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畫面卡頓、網絡延遲等情況發生。所以,直播平臺應不斷的加強網絡通信技術,為教師和學習者提供一個流暢的在線學習環境。
直播的火爆進一步加速了對在線教育領域的影響,直播也推動了在線教育的發展,在線直播學習這一模式的出現為傳統的錄播式的在線教育模式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滿足了學習者的個性化需求,提升了學習興趣及效率,具有靈活、高效、互動性強等特點。同時也實現了優質學習資源的最大化共享,為均衡教育、公平教育助力。
在線直播學習這一新形式為在線教育提供了發展的新契機,對在線教育市場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學習直播平臺要勇于抓住互聯網這一新風口,提升質量與服務,培養師資力量,完善相應監督機制,優化互聯網通信技術。迎合在線教育的發展趨勢,實現在線教育平臺的轉型升級。
(作者單位:武漢工程大學)
本文系武漢工程大學大學生校長基金資助項目。
李升銳(1997-),男,湖北漢川人,本科,就讀于武漢工程大學,研究方向:互聯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