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崎 歐 瑜
提高病理學教學效果的幾點建議與思考
朱 崎 歐 瑜
病理學是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之間的橋梁,學生要進入臨床操作,需要病理學的各種知識與能力的培養作為基礎,提高病理學的教學效果有重要的實際意義。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調動學生的病理學學習興趣,通過靈活、豐富的教學語言,采取各種教學方式,結合解剖學、組織學等醫學基礎學科進行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病理學 病理學教學 教學效果 建議
病理學是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之間的橋梁,醫學科學的發展也給了病理學課程以壓力,促使病理學課程不斷進行變革,以適應當前醫學學科的新趨勢。當前病理學課程對于基本概念、理論與病變的學習更為側重,教學內容也不會及時更新,使用的教學方法也較為滯后。教師在教學中,主要時間都用于課本內容的講授,而忽視了學生可能在將來的臨床工作中面臨的實際問題,也就缺少對這些實際臨床問題的分析與解決能力的針對性培養,學生在理論知識和臨床病例的聯系上缺乏充分的認知,也就很難保持較好的學習興趣,臨床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也得不到培養,因此,提高病理學的教學效果是充分發揮病理學價值的關鍵所在。
(一)引導學生認識病理學的價值
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教師要解決的第一問題,要讓學生明白病理學的價值與意義,為學生闡明病理學在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中的重要連接作用,闡明病理學的特色、地位等,幫助學生構建病理學的初步認識,引導學生產生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時,要向學生強調病理學與臨床醫學之間的緊密聯系,通過一些臨床問題的設置與啟發式講解,讓學生體會到病理學對于臨床醫學的理論指導意義,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根據教學內容中的醫學知識,設置一些臨床病例,供學生進行針對性探討與分析。
(二)重視教學語言的靈活運用
在教學中,針對病理學的學習效率低下導致的學習興趣不斷下降的問題,教師要認識到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就在于病理學的課程知識點既繁瑣又難于記憶,幫助學生以較為輕松靈活的方法掌握這些知識要點,避免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師要通過教學語言塑造一種課堂教學藝術,將語文的簡練化和精準化作為課堂知識的良好載體。一方面,要通過具有一定幽默性和技巧性的語言幫助學生不斷提高興趣,愛上病理學的學習,積極調動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在師生互動中,營造一種活潑的課堂氣氛,提升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對于病理學中的重要知識點,要通過語言藝術,為學生編制一些口訣,以便于學生記憶。
組織學之于病理學,是其形態學基礎,要學好病理學,組織學是一個重要的基礎。對于鏡下病理變化,結合組織學內容對比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這種變化,提升病理學教學效果。組織學是針對正常狀態下,機體形態結構、代謝以及機能等進行研究,而病理學則是研究疾病狀態下的相關內容,因此,兩者對比教學,對于病理學知識的理解有很好的效果。如,在急進性腎小球腎炎的鏡下病理變化主要表現為腎小球壁層的上皮細胞增生,形成新月體,因此這一疾病也叫做新月體性腎小球腎炎。這一部分內容的學習,就可以結合腎小球正常狀態下的組織學內容進行講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把握病理變化部位和臨床癥狀。顯微鏡作為組織學和病理學這兩門形態學課程的共同研究途徑,使兩者的關系更加緊密,病理學教學中,也就能夠通過組織學的內容對比,提升教學效果。
(一)多媒體展示教學法
在病理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極大的方便了教學,使病理學知識能夠圖文并茂的展示在學生面前。如,在講解緒論時, 作為病理學首節課,對于學生之后的學習興趣與期待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形象的展示病理學在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之間的橋梁作用,是一種很好的手段。利用尸檢圖片向學生展示尸檢的操作與作用,用圖片向學生展示活檢取材方式、器械以及切片等,用動物圖片向學生展示動物實驗。各章節內容幾乎都可以通過圖片或者視頻向學生展示形象的發病機制以及病變特點。總之,多媒體教學法在病理學中的應用范圍既廣泛又有效,更能吸引學生的興趣,便于學生理解與掌握相關知識。
(二)案例式教學
醫學生的最終學習目的都是進入臨床,病理學作為連接臨床醫學的課程,在課堂上充分運用臨床案例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方式。利用臨床多發性或者常見病例展示給學生,從而導入新課學習,使學生在學習開始前建立初步印象,同時,學生在引導下對于新課和這些疾病詳細的病變特點產生學習的興趣與期待,想要掌握這些疾病的產生機理、病變特點、臨床表現以及治療與預防等知識。在這種疑問中,學生能夠更迫切地進入課堂,以獲取相應的答案,學習新知識,教學過程也能更輕松、高效。學生的學習也更為主動,還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與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教學效果十分明顯。
病理學作為醫學基礎課的重點學科,緊密連接了臨床醫學,學生只有在深入掌握了病理學知識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進入臨床,更好地掌握各種臨床知識與能力。教師必須創新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能夠靈活、主動地進入病理學的學習中,創造更好的教學效果。
[1]劉春靈, 楊旭, 宋文剛,等. 提高病理學教學效果的幾點體會[J].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4, 12(13):88~89.
[2]張俊毅. 關于提高病理學教學效果的幾點認識[J].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版), 2013(19):245~246.
(作者單位:湖南省永州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