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
【摘要】小學時期是孩童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如何使孩童正常健康地成長是學校家庭社會都關注的一個問題。在管理班級過程中,小學班主任與學生構建和諧相處關系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分析當前我國的教育模式并且聯系到實際問題詳細闡述了小學班主任應當如何與學生構建和諧關系。
【關鍵詞】小學時期 班主任 管理過程 和諧關系 構建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1-0174-01
一、管理過程中小學班主任與學生構建和諧關系的重要性
小學時期,是孩童開始學會學習并且形成自己良好學習習慣,也是健全自己人格的第一步。所以,這是非常關鍵的時期,而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如何管理,如何引導都有著非常顯著的影響。為了引導孩童可以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樹立起正確的三觀,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就顯得非常必要。首先,在管理過程中和諧共處的話,對班主任的管理是非常有幫助的,學生對班主任的管理不會特別抵觸,很自然地被班主任引導著學習,慢慢形成適合自己發(fā)展的學習模式。其次,這對學生來說也是非常有好處的,學生和老師和諧相處,會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最后,這對整個班級的學風建設是很有利的,學生老師的和諧關系會促進整個班級的團結向上。總之,和諧關系的構建是重要且必要的。
二、我國現在教育模式下小學師生關系的現狀
1.傳統觀念根深蒂固
受我國傳統教育觀念影響,老師“填鴨式”的教育讓學生大多數還是處于一個被動的位置,缺乏主動性,班主任大包大攬班級大小事物,學生的參與性低。盡管自從新課改之后,我國的教育模式已經慢慢在完善,在變好,但是這些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還是不能一時消除。
2.學生畏懼班主任
師生間互動的缺乏,班主任這一人物形象總是讓學生缺乏一些信任,學生總是會認為任課老師向班主任告狀,班主任又會和家長“打小報告”,學生對班主任就會產生畏懼心理,便會慢慢疏遠班主任。
3.班主任不作為沒耐心
小學生總歸是不成熟的,平時管理起來肯定比中學生更需要耐心,但是有的班主任可能沒有耐心一遍遍強調,看不到效果就放棄管理,任由班級自行發(fā)展,這是非常不明智也不負責的行為,這樣下來班主任沒有積極性,學生更沒有學習主動性。
4.普遍重視學習成績忽視德育
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教育模式下,我們都過于重視文化教育,從而忽略學生的德育發(fā)展,這就造成了學生心里只想著得個好分數,“唯成績論”壓抑了孩子的天性,學生壓力過大,會出現抵觸情緒。
三、如何構建小學班主任和學生的和諧關系
1.樹立正確的師生觀和學習觀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作為一名教師,最主要的任務便是教書育人,所以,教師一定要保證自己所教知識準確,努力提高自身知識素養(yǎng)。新課改要求現在教育模式應該有所改變,從以前老師一味的灌輸知識到現在的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老師和學生共同學習的模式。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并非老師,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是作為一名引導者而并非是一名控制者。
2.多和學生進行交流互動
一名班主任,應該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原則的意識,應該掌握到本班每個學生的近期情況,要了解到學生的諸多需求,這就需要班主任能多和學生進行交流互動。要了解到學生的具體需求,多多聆聽學生的心聲,做到真的融入到學生當中去,這樣學生才會信任班主任,才有利于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
3.用愛心管理學生,對學生負責任
每個學生都是老師的天使,班主任一定要對自己的學生充滿愛,要讓學生感覺到來自老師的愛,學生是發(fā)展中的人,收獲到老師的愛也會回報老師的愛。把學生當做是自己的孩子,對自己的學生負起責任。在管理過程中,要懂得因材施教,知道每一個學生都是不一樣的,充分了解學生,對癥下藥,管理好每一個學生,進而管理好整個班級的學生。
4.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我國自從進行新課改以來,要求抓緊素質教育,所以我們要更加注重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盡量避免出現“唯學習論”的不良現象。而且,一定首先要抓的就是德育。班主任一定要嚴格要求和尊重信任每一位學生,全面發(fā)展下的學生才能在以后的社會中有更好的長足發(fā)展。
四、結束語
小學班主任在管理班級過程中與學生構建和諧美好的關系是極有必要的,每一名班主任都應該保持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多多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不斷摸索著不斷探求著適合本班的管理模式,這樣在管理過程中才能實現班主任和學生的雙贏。
參考文獻:
[1]李云潔.小學班主任管理過程中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教育教學論壇,2014(34)
[2]宋文清,陳保軍.探析小學班主任管理過程中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長江叢刊.2016(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