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蘭
摘 要 中職院校,是在我國社會發展過程中輸送人才的重要紐帶,所以就教育和培育學生這兩方面來說,中職院校承擔著尤為重要的責任。為了讓學生具備良好的生理素質和心理素質,培養終身體育意識,是中職院校必須要做的工作之一。
關鍵詞 中職生 培養 終生體育意識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終身體育是指學生接受長時間進行運動和鍛煉的概念。首先,學生要先明確終身體育這個概念,讓學生群體認識到學校體育是開啟終身體育的首要課程,對以后的人生以及身體素質起到關鍵性作用。終身體育不能僅僅只局限于學校體育,而應該廣泛推廣到家庭體育及社會體育,讓大部分認識到終身體育的重要意義。
1現階段培養中職生終生體育意識面臨的問題點
1.1中職生對體育意識的認識不足
中職生對于體育意識重視程度不夠,并對體育鍛煉理解存在著一定的誤解。針對現在的學生而言,他們嚴重忽視了體育鍛煉并對體育鍛煉存在著一定的誤區,終生體育意識的培養竟然變成了一個口號。學生們對于體育鍛煉重視程度嚴重不足,這樣的想法及行為導致他們的體能、耐力和體力方面都嚴重匱乏,因此對體育鍛煉缺乏信心和積極性,就是這種惡性循環,對終生體育意識的培養形成了巨大的阻礙作用。
1.2中職生對體育鍛煉缺乏積極性
中職生擁有越來越少的耐力和體力,對于體育鍛煉也稍感力不從心,長此以往對體育失去自信。中職生缺乏體育鍛煉,這是眾所周知的,這也導致了他們耐力和體力的明顯不足,因此,對待體育運動就不會顯得那么得心應手,再加上學生都不愿意主動接觸體育,甚至逃避體育運動,這樣很難樹立終身體育意識,缺乏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更是學生難以養成良好運動習慣的重要因素之一。
1.3中職生難以做到長時間堅持體育鍛煉
學生運動過程不在乎運動的方法和技巧,在運動中遇到困難不想克服,反而抵觸體育運動。學生在運動過程中不在意方式方法還有運動技巧,再加上在運動過程中,準備活動做得也不太充分,也不在乎運動時的著裝,不舒適的著裝會給體育運動造成很多不便,而且更容易使學生在體育運動中出現危險或者傷害學生的身體,得不償失。與此同時,學生對于運動量的把握也存在問題,比如很長時間不進行運動,而突然進行劇烈運動無疑會給身體造成壓力和疼痛,使得學生從心底里抵制體育運動,這樣更難以培養學生的終生體育意識。
2針對培養中職生對終身體育面臨的問題點做出應對性解決方案
2.1提高學生對終身體育的認識
體育運動是讓人保持健康身心及體魄的重要方式,在人的生活中都應該自主選擇各種各樣的身體鍛煉的方式和內容,來達到增強體質,延緩生命衰老的目的,人的健康狀況不是一成不變的,體質的強與弱都是隨時隨地在相互轉化的,一個長期不進行鍛煉的人,身體原本再強壯也會再某一時刻突然變弱,相反的,時常規律鍛煉,對自己有嚴格要求的人,原本的弱體質也可以變強。重點是要進行堅持不懈的鍛煉,這是擁有健康身體的前提。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學習也是學生每天的重要活動,成績的好壞取決于大腦的工作效率的高低,科學研究表明體育運動可以使大腦時刻保持清醒,讓工作、學習效率得到提高。并且體育活動會讓人產生成功感等愉快的體驗。這對于個人的自信心,自尊心有很好的提高作用,還可以使緊張與焦慮情緒降低。體育與個性發展關系也很密切,現代運動心理學表明,身體運動的加強,會使焦慮和緊張的心理狀態逐漸降低強度,情緒狀態在很激烈的狀態時,如果體能在消耗,激烈的情緒會逐漸減弱,直至最后平靜下來。
2.2引導學生將終身體育思想貫徹到實踐中
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讓學生真正從內心接受終身體育這項概念。從多方面入手,激起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體育老師也應該創新體育課程,讓學生改變對體育課有恐懼的思想。加深提倡學生體育鍛煉后的感受,及時讓學生談談“不喜歡鍛煉”和“為什么不愛鍛煉”的原因,從根本上找到解決方法。另外,找到學生愛好的體育項目,多建立一些不同的體育項目,讓學生在鍛煉中找到自己的長處和愛好。比如項目方面實用性大的中長跑、游泳、武術、球類、健身操等體育項目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只要可以達到鍛煉的效果,就不應該局限學生的體育鍛煉方式。另一方面,應該避免學生的盲目鍛煉,不要為了輸贏或打賭式的方法,勉強自己加大鍛煉強度,導致自己受傷或是對方受傷,這種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學校提倡正確鍛煉,找到自己合適的鍛煉方法,持之以恒的去鍛煉才是最重要的。終身體育強調的是不間歇,有規律的體育鍛煉。學校也大力提倡發揚終身體育的本質精神,從學校體育出發,延伸至家庭體育、社會體育。
2.3培養良好的終身體育鍛煉習慣
想要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驅動力,很大一部分來自于學生的個人興趣和愛好。而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效果又直接受到學習興趣的影響,學生能不能通過體育課程的學習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興趣也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興趣是學習的關鍵,也是有效學習的保證。學生在有興趣的狀態下參與的活動,老師一定要給予熱情全面的支持和引導,相反的,學生在沒有興趣的狀態下,任何活動都會讓他們產生乏味的感覺。這時候,激發和保持學生的興趣,對學生自覺、主動、積極地進行體育課程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要讓學生有體育鍛煉的習慣,教師要對學生循循善誘,曉之以理,鼓勵他們進行持之以恒的實踐。在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初步形成的情況下,教師要根據他們的實際,不斷提出新的要求,讓他們的體育鍛煉習慣逐步得到鞏固。
3結束語
本文所強調的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是從學校出發,延伸至社會的一個長期鍛煉的過程。積極發揚全民鍛煉的體育精神,樹立體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意識。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對人的身心以及身體健康都會起到實際作用,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以學習建立體育思想,最終普及到更多人的身上。
參考文獻
[1] 覃建恩.淺談對體育生的管理[J].中國職工教育,2013(06).
[2] 王蓓蓓,錢小東,姜全傳.湖北高師體育生就業的困惑與調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13).
[3] 孟凡江,庸煥剛.素質教育形勢下如何引導體育生健康成長[J].教育教學論壇,2012(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