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先在呼吸技法和運指技法相關方面,對陶笛技法重點進行簡析,然后將湖北民族學院作為例子,在激發學生興趣、因材施教以及注重藝術內涵養成基礎上,對民族院校陶笛教學方式進行詳細闡述。
關鍵詞:陶笛技法 民族院校 陶笛教學
湖北民族學院是一所以本科教育為主的普通本科院校,在學校中開設了很多專業,而陶笛教學是音樂學專業中樂器演奏的重要內容。陶笛是一種用陶土燒制而成的吹管樂器,在對其進行演奏時有一定的技巧與方式。而在對陶笛進行教學時,也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此讓學生掌握陶笛的相關知識和吹奏技巧。因此,本文對陶笛的技法重點與教學方式進行研究有一定現實意義。
一、陶笛的技法重點
(一)呼吸技法。和其他一些樂器相比,陶笛對氣量的消耗并不大,但是在吹奏時依舊要選用正確的呼吸方式,這樣才不會傷害身體。很多樂器的吹奏或是唱歌過程中,通常都會使用腹式呼吸方式。在吹奏陶笛時可以使用胸腔呼吸法,在吸氣時胸腔會鼓起,且腹部會收縮。腹式呼吸則是吸氣時胸腔并不會有太大變化,但是腹部會鼓起。膈膜也會上提,在吐氣時腹部會收縮,橫膈膜下降,
(二)運指技法。陶笛初學經常會因為緊張而在練習時手指過于用力,所以極易導致手酸的現象出現。所以在陶笛吹奏過程中,運指也是其中的一個技法重點。在吹奏時要保持手指的放松,如實太累需要休息一下再進行練習。在手指按住陶笛上的孔時,需要用指腹的地方,不能夠用指尖。手指還需要微微彎曲,初學者在學習的時候經常會因為太過用力而將手指打平,這是不正確的吹奏方式,手指放在孔上時,需要使用手指根部的力量提起,以此來靈活掌握陶笛。運舌也是陶笛吹奏中的技法,運舌要配合吐氣進行,在氣吐出時,原本擋住吹口的舌頭要立馬向后收縮,在氣結束之前,馬上又要用舌頭抵住。在吹奏陶笛時,舌頭要像活塞一樣一縮一放。
二、民族院校陶笛教學方式
湖北民族院校是一所極具特色的學院,在進行陶笛教學時也需要注重自身本有的特色,選用極具民族藝術性的陶笛進行教學,讓學生可以在吹奏樂器中動手動腦,從而加強學生的專業能力。
(一)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湖北民族學院的笛藝術教學任務并不是為了培養專業的陶笛演奏家。在教學過程中要堅持學生為本的理念,激發學生學習陶笛的積極與興趣。經過對音樂學中樂器演奏課程相關的要求,結合課程學習知識與技法,讓每位學生音樂潛能都能夠被挖掘。陶笛教學課程全過程都要將學生作為主體,在教學中要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放在重要位置,同時還要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讓音樂教學可以擴展與延伸到學生的審美教學中。通過音樂教學,不但要讓學生掌握陶笛的吹奏技巧,同時還要在音樂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快樂。
(二)實施因材施教方式。陶笛在我國有著極為豐富的民族文化,其深深地扎根于我國的文化土壤之中,是土和火原始物質的充分結合,更加是古時與今朝的音樂對話。陶笛是華夏民族共同創造的成果。湖北學院音樂學專業在進行陶笛教學時,在課程建設中要將傳統特色作為基礎,突顯出學院的文化,因地制宜,在實際情況上出發,充分挖掘學校的傳統特色,依據學校本身的音樂特色優勢與特長進行教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擴大學校的亮點與特色。同時還需要在陶笛性質與操作性上入手,開發出最合適學生的教學課程與方式,在操作上盡量簡化,讓學生在情感基礎上學習陶笛。教師也需要在教學大綱技術上進行課程的教學與實踐,針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以此提升陶笛教學的水平與效率。
(三)注重藝術內涵的養成。陶笛教學集中了民族藝術文化的凈化,對學生進行陶笛教學時,要對我陶笛本身存在的內在文化價值進行深入挖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側重于對民族文化的弘揚,同時還需要擴大視野,促使學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個地區和國家的民族音樂文化,讓學生養成平等多元化的文化價值觀,使其享受人類文明的所有優秀成果。樂器文化和其他文化形式一樣,都是傳承人類文明的關鍵載體,同時也是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在現代社會快速發展之下,各種科學技術對傳統文化形成了沖擊,審美價值觀也在不斷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民族學院的陶笛教學和表演形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陶笛的實際教學過程中,不但要對傳承與發揚傳統文化,同時也要進行創新。不僅要對傳承進行關注和重視,同時也要關注陶笛文化的進步與發展,使其能符合當前人們的音樂的審美需求。
(四)課程教學與成效并行。在所有教學活動中,評價都是最關鍵的環節,陶笛教學也是如此。在進行陶笛教學時,要構建綜合性的評價機制,要對學生陶笛學習的結果進行注重,同時也需要對學習過程中體現的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進行關注。教師在此過程中要通過評價激發學生發展,進而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在實際教學中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創設好的音樂課堂平等體制。同時還需要實施客觀公正的評價體制,將教學和教學成果兼并,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從而提升學生演奏陶笛的專業能力。
結束語
陶笛是我國一種極具民族藝術特色的樂器,在演奏陶笛時有一定的技法技巧,比如在呼吸方式,手指運用和舌尖動作相關方面,這些因素都會影響陶笛的吹奏。在民族學院的音樂學專業教學中,陶笛的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藝術涵養的培養,實施教學和評價兼并的教學方式,進而提升學生的樂器演奏能力。
參考文獻
[1] 袁影彧. 如何讓陶笛走進音樂課堂[J]. 北方音樂, 2017(24):152-152.
[2] 李力. 淺談陶笛初學者應掌握的幾個技巧[J]. 參花(下), 2015(12).
作者簡介:卿劍(1984.9-),男,漢族,湖南邵陽,單位:湖北民族學院,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