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愛華+卞璐
摘要: 通過調研分析高職院校物流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現狀,很多高職院校還沒有國際化人才培養的理念,沒有形成清晰的國際化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培養的人才滿足不了“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和跨境電商迅猛發展的需要,學生的國際職業素養、國際職業知識、國際職業能力都很欠缺,與國際化人才的要求相距較遠,應轉變人才培養的理念,以國際化的視野,培養出既能滿足地方經濟建設需要的本土化人才,又能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國際化人才。
Abstrac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logistics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an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no idea of cultivating international talents and have not formed a clear goal of cultivating international talents. The cultivated talents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 "One Belt and One Road"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electricity business, and the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ism,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students are lacking, which is far away from the international talent requirements. So we should change the concept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cultivate the talents who not only can meet the needs of 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but also can adapt to the tre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with the international vision.
關鍵詞: 高職物流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
Key words: logistics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international talent;training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34-0233-02
0 引言
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在不斷加快,中國經濟加快融入到世界經濟,世界經濟也越來越離不開中國經濟,中國已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特別是習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得到了沿線國家的積極響應,正在加速推進,相關國家經濟煥發出勃勃生機,國內各省份也積極行動起來,參與到“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中,國際貿易、跨境電商、國際物流得到加速發展,國際貿易額、國際物流量在不斷攀升[1]。在這樣的形勢背景下,作為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高職教育能否適應經濟形勢發展的需要,為“一帶一路”戰略實施提供國際化人才支撐[2],需要我們審視人才培養狀況,現以高職物流專業為例,對其國際化人才培養狀況進行剖析,以期發現存在的問題,提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建議。
1 高職物流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現狀和分析
1.1 從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來看 通過對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武漢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無錫職業技術學院、上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等具有代表性的高職院校物流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研究發現,大部分高職院校物流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掌握現代物流管理理論和物流技術,熟悉物流企業和其他企業物流管理的業務流程,能從事運輸組織與管理、倉儲與配送、物流服務營銷;能從事物流策劃、設計與業務操作;具有物流運作管理能力和物流信息管理能力。少數高職院校如深圳職業技術學院、上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除了要求掌握現代物流操作技能外,還要求掌握國際貿易、國際物流等業務技能。這些高職院校因為所處的區域特點,對物流專業注重國際貿易、國際物流業務技能是理所當然的,其他大部分高職院校所處的省市也積極融入到“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和跨境電商貿易環境中,但是他們物流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還是沿用原來的培養目標,沒有做到因勢而變。
傳統物流、貨運代理仍然是物流人才培養的主流方向。內陸省份物流人才培養的方向大多傾向于傳統運輸倉儲業和物流市場營銷等方向;沿海省份比較傾向于國際貨運代理方向,沒有以國際化的視野系統整體定位物流專業人才培養目標[3],所以培養的人才不能很好滿足地方和區域經濟轉型發展的需要。
1.2 從課程體系設置來看 大部分高職院校還是以國內貿易國內物流的思維來設置課程體系,專業主干課程主要是采購、倉儲與配送、運輸、物流營銷、供應鏈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信息系統、物流信息技術等方面課程和物流沙盤訓練,也有部分學校加入國際貿易、國際貨代等課程,但是沒有從國際化人才培養的角度系統設置課程體系,包括國際職業素養[4]、國際職業知識、國際職業能力等方面的課程和訓練。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推進和跨境電商的迅猛發展對國際貿易人才和國際物流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5],但是從許多外貿型企業、國際貨代型企業、國際物流企業反饋的情況來看,大多數高職院校培養出來的人才與市場需求存在較大差距[6],學生面對國際化就業崗位的競爭力薄弱,適應能力較差。endprint
1.3 從實訓實習來看 大多數高職院校工學結合的形式主要是去企業參觀,或者以訂單班的形式進入企業倉儲部門或者倉儲企業或者配送中心進行倉儲作業,去運輸企業進行跟車押貨,去信息平臺企業進行信息系統的運營與維護或者從事客服,從事輔助采購崗位實踐鍛煉的較少。
現在很多高職院校物流專業學生在綜合實訓階段參與電商企業的雙“11”活動,主要從事揀貨、配貨、驗貨、包裝、貼單、掃碼、快遞工作。能真正進入外貿型企業、貨代型企業、國際物流企業從事貨物進出口商務溝通、談判、簽訂國際貿易合同、從事國際商務單證的制作與跟單、國際物流承運人的選擇與洽談、國際物流運單的制作、國際貨物包裝、國際貨物保險與理賠、運費估算、報關報檢等全程實務技能實習鍛煉的相當少。頂崗實習階段,由于學生眾多,而且已經離校,分散在各個地方,學校采取相對分散的管理,學生實習的崗位和內容可謂五花八門,很多實習內容和專業的相關度并不高,也就是說,學生能真正進入國際性商務環境和物流作業環境進行實習鍛煉的基本沒有,他們的國際職業素養很難得到熏陶,國際職業技能很難得到鍛煉和提高。
1.4 從學生參與技能競賽來看 目前參與比較多的是北京中教暢享每年組辦的物流沙盤大賽和深圳中諾思每年組辦的儲配方案設計與實施技能大賽,競賽的環境還是模擬國內物流作業環境,不能體現出國際商務環境和國際物流環境,競賽的內容也是比較單一,不能反映學生對國際商務和國際物流知識及技能的掌握情況,目前針對物流專業學生的國際商務、國際貿易、國際物流方向的技能競賽基本沒有。
1.5 從學生的職業技能證書獲取情況來看 目前與物流專業相關的技能證書主要是人社部頒發的物流師資格證書,中物聯頒發的物流師資格證書,還有由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和教育部考試中心共同認證的中國物流職業經理資格證書,這些資格證書技能鑒定體系與國際上權威的職業資格證書還是有較大的差距,所以說,行業對這些資格證書的認可度并不高;相反,外資機構對國際職業資格證書,如英國皇家運輸學會頒發的ILT證書、國際采購與供應管理聯盟(IFPSM)認證的國際證書比較青睞。
不過由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和教育部考試中心共同認證的中國物流職業經理資格證書可以申請互換英國皇家運輸學會頒發的ILT證書。中物聯物流、采購從業人員職業能力等級認證項目于2017年3月通過國際采購與供應管理聯盟全球標準認證。根據雙方有關協議規定和互認協議,2016年5月后取得上述兩項認證的人員可申領由國際采購與供應管理聯盟頒發的國際證書。
很多高職院校要求學生必須取得與專業相關的技能證書才能拿到畢業證書,由于學生取得以上這些資格證書的通過率比較低,所以轉向社會上其他機構頒發的資格證書,這些其他機構頒發的資格證書的權威性在此不去評論。也就是說,取得國際資格證書的物流專業學生很少很少。
綜合以上現狀,很多高職院校還沒有國際化人才培養的理念[7],沒有形成清晰的國際化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學生的國際視野、國際思維、國際職業素養、國際職業知識、國際職業能力都很欠缺,與國際化人才的要求相距較遠。
2 高職物流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的思路
針對高職物流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順應“一帶一路”戰略深入推進和跨境電商迅猛發展的需要,轉變人才培養的理念,以國際化的視野,培養出既能滿足地方經濟建設需要的本土化人才,又能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國際化人才。按照國際職業技能標準和認證體系,重新架構課程體系,將本土化人才的培養嵌入到國際化人才的培養中去,完善學生職業素養、職業知識和職業技能課程學習和訓練體系。緊緊圍繞國際化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教學訓練目標,加強工學結合[8],真正為學生創設實踐鍛煉、實訓實習的國際化的環境和平臺。多鼓勵學生參加國際商務、國際貿易、國際物流方面的技能競賽,多鼓勵學生考取國際職業資格證書,多鼓勵學生競爭國際化的就業崗位,積極營造國際化人才培養的環境和氛圍。
3 結束語
高職教育承擔著為經濟建設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重任,應該科學把握宏觀經濟環境,高度融入微觀經濟環境,時刻關注研究經濟形勢的變化。當前“一帶一路”和跨境電商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需要我們動態審視培養的人才能不能支撐經濟發展的需要,要求我們高職院校加快引入國際教育理念[9],清晰定位國際化人才培養目標,動態調整精心設計人才培養方案,不斷探索和實踐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加快培養國際化人才。
參考文獻:
[1]宋愛華.“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我國物流業發展構想[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5):36-37.
[2]周谷平,闞閱.“一帶一路”戰略的人才支撐與教育路徑[J].教育研究,2015(10):4-9.
[3]唐鷹尼.高職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分析及對策探討[J].人力資源開發,2015(2):226-227.
[4]彭慶.高職國際物流人才職業素養現狀分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12):145-146.
[5]宋愛華.“一帶一路”對物流國際化的影響及人才需求分析研究[J].價值工程,2017(3):254-255.
[6]馮劍橋.高職物流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與就業競爭力問題的探討[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6(4):186-188.
[7]馮彥喬.高職院校物流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淺析[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6(7):277-278.
[8]馮彥喬.四川省高職院校物流人才國際化的培養模式研究[J].商貿人才,2017(6):181-183.
[9]馮寶晶.“一帶一路”視角下我國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的理念與路徑[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8):67-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