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平 李子瑜 許夢勉
大學生基督教徒的人際交往研究
——以安徽省大學生基督教徒為例
劉平平 李子瑜 許夢勉
本文擬以安徽省200名大學生為樣本,分析其中基督教徒群體人際交往關系的成因、方式和影響,探究大學生基督教徒在線上、線下的主要交流方式,分析他們的人際交往與基督教信仰的關系。
大學生 基督教徒 人際交往 安徽省
國內近十年對大學生宗教信仰現狀的研究呈上升趨勢,內容有:現狀調查,例證大學生基督教群體的興起和擴大;大學生基督教信仰原因探究,家庭信教傳統、自身精神訴求以及基督教教義的導善性是主要原因;大學生基督教信仰對策思考等。[1]國內關于大學生人際交往的文獻集中于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領域,研究內容主要有:某背景或視閾下大學生人際交往狀況、大學生人際交往關系中的障礙等。[2]
基督教在歐美地區被普遍信仰,很多歐美大學均由教會大學發展而來;存在部分中國留學生在異國開始信仰基督教;大學生基督教徒參與宗教公共爭議事件中。
國外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研究發現自我感覺幸福的學生,共同點是他們能與周圍人很好的交往;大學生傾向與具有相似性的人群交往。人際交往中的互惠性和自我表露數量多少會影響到人際關系的存留與否。
為研究該課題,選取安徽省安徽大學、合肥學院等高校兩百多名大學生為樣本,探索其中基督教徒情況,充分考慮性別、年級等因素,涵蓋廣泛,以期提供全面數據信息。
問卷發放集中于線上,對安徽各大高校學生進行充分調研,在特定QQ群如“合肥志愿者團契”里也進行發放,全渠道共收回有效問卷225份,充分覆蓋專科、本科、碩博研究生和已畢業大學生,女生、文史哲占比分別為68%,男生、理工醫占比32%
(一)大學生基督徒對自身人際交往的認知情況
225份有效樣本中,有18名大學生基督徒,占比8%,除去問卷發放條件受限因素,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下大學生群體中信仰基督教數量較少、分布零散等現狀。18名大學生基督徒性別、專業分布大體均勻;戶籍分布農村12城鎮6,反映信仰基督教人群在農村較多;16.67%大學生基督徒上過信仰課程,是非信仰基督的兩倍。
1、大學生基督徒的信仰方式
多數大學生基督徒會參加教會、讀圣經、禱告、傳福音,少數僅內心信仰未付出行動。近一年參加教會活動頻次問題中,5人為零次,9人1~10次,4人10次以上。72.22%大學生基督徒參加了社區基督教組織、教會等,61.11%加入了大學生基督教QQ群。大多數基督徒有傳播福音的習慣,大學生基督徒也不例外,83.34%的大學生基督徒有向周圍人傳播基督教信息的想法,其中三分之二已傳播過,三分之一待實踐,18人當中僅3人表示不會向其他人傳播基督信息。體現出線上線下方式的相結合。
2、身份認同及擇友、擇偶選擇
大學生基督徒與一般基督徒、普通大學生均存在一定差異。身份認同上,和其他基督徒相比,44.44%的大學生基督徒認為他們時間、渠道多,對基督教認識更清晰、有主見,但也有27.78%大學生基督徒表示接觸事物變多后有時會對基督教信仰產生懷疑。在評價自己基督徒身份時,72.22%大學生基督徒選擇一般虔誠,各有11.11%認為十分虔誠與不怎么虔誠。
交友方面,50%大學生基督徒會有意選擇基督徒為朋友,27.78%不會有意選擇,16.67%無所謂。對于選擇另一半, 38.89%的大學生基督徒表示必須是基督教徒,33.33%的人尊重ТА的信仰。
(二)大學生非基督徒對大學生基督徒的人際交往評價
225份有效問卷中,207名為大學生非基督徒,其中90人表示身邊有信仰基督教的大學生群體,47人沒有,70人不清楚。68.27%的人認為和大學生基督徒的相處無特別之處,31.73%的人認為他們經常宣傳基督福音等。
對于是否考慮基督徒作為另一半,17.31%表示不會,5.77%會,76.92%的人表示隨緣。在非大學生基督徒中,67.79%對基督教了解大概內容,僅1.44%很了解。207人中,僅4人有考慮加入基督教,98.08%的人尚未考慮或完全無該想法。
基于以上研究調查,對大學生基督教徒有更清晰的認知,在目前形勢下希望學校和社會能予以尊重、理解、認可,不打擊限制,實現真正信仰自由,提高社會關注度,必要時可在校園成立團契,設立聚會日,提供機構幫助活動場所、開設相關課程等。
大學生非基督徒對于大學生基督徒的認知看法褒貶不一,總體上認為宗教信仰是每個人的自由,不應排斥,用平常心去看待、尊重。信仰與人際區別開來,不能將基督信仰理解成基督人際,用普適的心理去對待,不需要另貼標簽,只要錯開一些習慣就好了。
[1]田慧麗,汪明.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學生宗教信仰現狀調查與分析[J].天中學刊,2012(5).
[2]肖小霞,劉怡娃.大學生基督教信仰的動機和影響[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78).
(作者單位:安徽大學)
本文系安徽大學輿情與區域發展協同創新中心資助項目(編號:Y01002558)。
劉平平(1993-),女,漢族,安徽合肥人,研究生,安徽大學,研究方向:網絡傳播與新媒體;李子瑜(1992-),女,漢族,安徽安慶人,研究生,安徽大學,研究方向:新聞傳播學;許夢勉(1992-),女,漢族,安徽合肥人,研究生,安徽大學,研究方向:新聞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