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金蘭
【摘 要】想象力是智力活動的核心,想象力的強弱,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影響學生的智力發展,影響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的形成。因此,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十分重要。
【關鍵詞】語文教學;培養想象力;閱讀興趣;學習效果
想象力就是人對頭腦中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創造出來的過程,它不僅是感知過的事物形象的重視,而且還能產生過去從未接觸、感知過的或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所以說,它是思維活動最主動積極的創造因素,因此,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著世界一切,推動著進步,而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币虼?,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非常重要。
一、意境想象法培養想象力
由于小學生的思維方式比較簡單,于是閱讀課文時,要啟發學生一邊讀課文,一邊想象文中所描述的意境,努力接觸作者的所見所感,而不要滿足于字面意思的解釋。如在教學《開國大典》一文時,在精讀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仔細品味文中描寫典禮盛況的精彩語句,啟發學生展開想象,聯想到毛主席,在頭腦中浮現畫面,使之產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場面的開國盛況。由于美感的產生,從而增強了學生的想象力,那莊嚴的宣告、那雄偉的聲音像在耳邊回響,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光輝形象便浮在眼前,自己也似乎聽到了人民群眾雷鳴般的掌聲,那振奮人心的場面便在學生的腦海中浮現,非常感人。從而加深了對課文的精彩語句的理解,也培養了學生更加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描繪形象法培養想象力
一邊閱讀,一邊想象書中所描繪的形象或方位與物體,把它們在紙上畫出來,比如在教學《詠鵝》這首詩時,低年級的學生起初不容易理解這首詩的意思,也不能完全背誦,于是我在引導學生邊讀詩句的同時邊在黑板上畫示意圖,等圖畫出來后,抽象的東西就很直觀了。這時引導學生邊看圖邊讀詩句,然后再引導學生把自己平時看到的白鵝、綠水、紅掌等加以豐富的想象后與詩句聯系起來,學生就能夠理解、想象一只大白鵝在碧綠的水面上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的可愛形象了。然后再讓學生看圖背誦詩句和理解詩意就輕松多了,他們就能深深地記住這首詩,也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詩的內容,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虛實結合,遵循想象思維能力的發展規律
人的想象力發展的基本規律是:由具體形象思維發展到抽象思維,在語言文字訓練過程中,有許多抽象概念小學生沒有感知過,這些想象概念如果得不到形象的支持,如果沒有形象的思維的參與,那是無法理解的,即使教師反復講解,學生背得再熟,也難以形成準確的表象,達不到學用結合的目的,只有遵循想象思維能力的發展規律,從具體形象的事物出發,逐步來揭示事物本質,對于學生比較抽象的概念,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自己有的日常生活的概念或感性知識進行積極的想象思維活動,這樣的教學方法遵循了想象思維能力的發展規律,既增進了尊師愛生的感情,又強化了詞語訓練,培養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受益匪淺。
四、培養學生觀察想象事物的能力
在語言文字訓練中,要教育學生掌握觀察想象事物的方法,想象要廣、要深、要遠,而且還要善于抓住每篇文章的關鍵詞語和段意層次,一步一步地理解全文的中心思想。我在教學《桂林山水》一文時,讓學生知道這是一篇圖文并茂,情景交融的好文章,引導學生認真讀文,看圖,從點到面,由表及里,感知情境,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審美力。在引導學生理解桂林的水的特點時,讓學生從文中歸納出水的特點是:靜、青、綠。從“靜”啟發學生想象漓江水面寬闊平展;從“清”可想象江水清澈;從“綠”可以想象江岸柔媚的色彩。桂林的山的特點是:奇、秀、險。如此啟發學生想象,使語文教學從抽象到直觀,化繁為簡,一幅“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奇特秀麗的畫卷栩栩如生地展現在學生眼前,從而收到雙重教學效果:一是培養的學生的想象力;二是讓學生體會到祖國錦繡河山如此多嬌,從而更加熱愛祖國,也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興趣。
五、在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推測想象
著名科學家楊振寧指出:“優秀學生倒不在于他優秀的成績,而在于他優秀的思維方式”。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閱讀一篇新文章時,常要求學生看題目或一段文章后,不馬上往下讀,而是先推測文章可能寫什么,寫了些什么等,然后再看書,這樣不僅訓練了想象力和聯想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利用課文插圖,啟發想象
低中年級的課文中,插圖常常和文字一起組成看圖學拼音、看圖識字、看圖學詞學句、看圖學文、看圖說話等教學內容。我憑借課文插圖,指導學生仔細看圖,多看多想,啟發他們進行大膽想象,盡可能的讓插圖動起來。例如教學《雪地里的小畫家》,引導學生憑借文字,借助畫面,展開想象,想一想小動物快樂玩耍的情景,說一說還有哪些“小畫家”?它們會畫些什么?這樣不僅延伸了課文的內容,而且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的培養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再如在教學《從現在開始》時,針對貓頭鷹、袋鼠和小猴子分別做大王時的三幅插圖,我引導學生根據插圖想象貓頭鷹下令后大家怎樣議論紛紛,袋鼠上任后大家怎樣辛苦的練習跳躍,小猴子做大王后大家怎樣歡呼雀躍;教學《可貴的沉默》時,根據課文插圖,引導學生想象當時教室里孩子們的神態、心理活動等。通過這樣的訓練,既提高了學生的想象力,又活躍了課堂氣氛。
七、指導感情朗讀,激發想象
低年級課文教學要多讀少講。指導朗讀,不僅要從朗讀技巧上指導,更要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要用朗讀表達出思想感情來。我在教《荷花》時,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讀出全文優美的基調,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麗,鼓勵學生大膽想象:“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薄鼈兌际窃趺礃拥淖藙??“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薄鲆换睾苫ㄏ勺?,告訴大家你身邊都發生了哪些故事?學生有的說:我聽到岸上有人說話的聲音,他們說:“多美的荷花呀!真想采回家去?!薄安荒懿?,荷花是讓大家欣賞的!而且它以后還可以結成蓮子!”有的說:我聽到風姑娘說:“哇!多么美麗的荷花呀!讓我再讓她們跳上一支歡快的舞蹈吧!”于是荷花跟著風姑娘一起翩翩起舞。還有的說:我聽到池中水的說話聲:“看!長在我上面的荷花多么美麗呀!”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令人驚嘆不已。
八、抓住文中空白,豐富想象
好的文章像書法,有時密不透風,有時又疏可走馬。作者常有意不把意思挑明說透,刻意留下“空白”,讓讀者揣摩,或因表達的需要,省略了一些內容,留下“空白”。在教學中,教師就應該用好這些 “疏可走馬”處,巧妙地激發學生展開想象,用創造的才智為這些“空白”添補亮麗的色彩?!堆┖⒆印芬徽n,雪孩子是怎樣救出小白兔的沒有直接表達,給學生留有想象的空間,我抓住這一空白,啟發學生想象,練習說話,體會雪孩子的勇敢和善良?!蹲约喝グ伞穼懙健斑^了幾天,小鴨學會了游泳?!薄斑^了幾天,小鷹學會了飛翔。” 小鴨和小鷹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困難文中沒有描述,我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補充空白。像這樣留有藝術空白的課文,小學教材中還有許多,關鍵要靠我們教師是否能積極挖掘,把學生的思維推向高潮,使閱讀教學的課堂,放射出亮麗的光彩。
總之,我們在教育工作中,要善于讓學生提問、解答,養成多讀、多思、多說的好習慣,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啟發學生多動腦筋思考,有效地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逐步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學習效果就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