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博
【摘 要】由于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教育的管理風格也迎來了改革。小學班主任是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的主導者,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班級的發展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民主型管理風格是一種新型的、科學的管理模式,主要是通過民主的方式來制定班級的管理制度,從而更好的促進班主任對班級、對學生的管理。本文主要對小學班主任民主型管理風格的實施現狀進行分析,進而結合具體的實例提出采取民主型管理風格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民主型管理;管理風格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新形勢下,小學班級的管理形式也由傳統的以班主任為中心的管理形式轉變為民主化的管理形式。小學班級管理是小學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小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其心理、生理、意志、情感等方面還不成熟,因此管理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在小學班級管理中實施民主型管理風格,不僅能充分展現學生的個人能力,促進學生的自我管理,而且還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民主型管理風格是一種有效的管理模式,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從而使得民主型管理風格的實施效果并不理想,下面將進行具體的分析。
一、關于民主型管理風格
1.民主型管理風格的概念
民主型管理風格是指管理者以民主的方式,即大眾所期待的方式來實現對某一集體的管理,管理者較少對被管理者進行控制及設定相關標準,而是由被管理者參與工作決策和相關管理制度的制定,從而充分調動被管理者的積極性。
2.班主任民主型管理風格
班主任民主型管理風格是指班主任采取民主化的管理方式對班級進行管理,將學生的發展作為班級管理工作的根本,主動與學生溝通,聽取學生的想法及建議,與學生共同進行班級管理,最大限度的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特定思維習慣及行為方式的養成,同時促進學生內在潛力的發展。
二、小學班主任實施民主型管理風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小學班主任實施民主型管理風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對民主型管理風格了解不足。現階段,雖然新課程倡導教師采取民主化管理模式,但是很多教師對民主型管理風格的了解和認識并不充分,主要表現在教師還不懂得怎樣用民主的方式進行班級管理。由于傳統的班級管理采取的是以班主任中心的管理形式,即權威型的管理風格的影響,很多班主任認為民主型管理風格就是對學生的放任,不僅會導致學生的懶散,而且還不利于班級的管理。例如:有些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不顧學生的想法,堅持以自我為領導核心,處理班級的各項大小事務如選舉班干部時,總是選自己信任的同學。這樣不僅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還會影響對班級的管理。這些認知和做法都是由于小學班主任對民主型管理風格的了解不足而導致的。
(2)民主型管理風格流于形式化。有些教師雖然對民主型管理風格有著一定的了解,也將民主型管理風格應用到了實際的班級管理中,例如:在管理班級時充分尊重學生、理解信任學生,并讓學生參與班級班規的制定,用投票的方式選舉班干部等。表面上是在用民主型管理風格對班級進行管理,但是很多班主任并沒有將其貫徹到位,而是盲目的照搬民主型管理風格的一些常見形式,沒有根據班級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去調節自己的管理方式,從而導致民主型管理風格流于形式化,管理收效甚微。
2.小學班主任實施民主型管理風格問題的產生原因
(1)小學班主任自身素質不足。小學班主任自身素質不足是導致實施民主型管理風格相關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班級管理是一項復雜的工作,涉及到的理論范圍較廣,包括教育學、教育管理學及心理學等。但在新形勢下,很多小學教師并沒有注重對自身素質的提升,不積極學習、更新相關理論知識,也不主動去學習科學先進的管理理念和形式,導致在對班級進行管理時,只能盲目的照搬別人的理念和管理形式,不能真正吸收到其精髓,從而促進了相關問題的發生。
(2)轉變班級管理風格難度大。由于受傳統班級管理風格影響較大,所以在轉變班級管理風格時所面臨的壓力較大。對于教師,他們認為民主就是給學生過多的自由,會使學生變得懶散,更加不利于班級管理。對于學生,一時間無法適應這種民主的管理風格,不能正確的管理自己;對于家長,他們認為班主任不夠嚴厲,管不好學生,是班主任不負責任的表現;對于班主任自己,由于是剛采取這種管理模式,擔心做不好會受到學校領導對自己管理能力的質疑。面對各方面的壓力,所以在實施民主型管理風格時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三、小學班主任實施民主型管理風格的策略分析
1.提升自身素質,積極轉變管理理念
在變化日新月異的今天,各種信息也不斷在更新。小學教師應主動學習新知識,更新自己的知識庫,提升自身素質。另外,教師還應樹立正確的教師觀,積極轉變傳統的班級管理理念,并主動去了解、掌握民主型管理風格的概念、特點以及內涵。學校也應重視民主型管理風格的實施效率,積極采取措施進行干預。例如:學校可通過講座等形式加深教師對民主性管理風格的認識和了解,在實施之前,對各個班主任進行專業的培訓,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從而確保教師能科學、合理的實施民主管理,減少相關問題的發生。
2.立足實際,優化班級民主管理方式
小學班主任在實施民主型管理風格時,應立足實際,根據學生和班級的實際情況采取合理的管理形式,并不斷進行優化。首先,班主任應提倡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的大小事務中來。例如:在制定班級規章制度時,先和班委會擬定,然后在班級公開,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然后對制度中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進行修正和完善。其次,在選舉班委會成員時,班主任應采取民主的方式進行選舉,而不是由著自己的主觀意愿來。例如:在選舉時,可采取投票的方式。教師可鼓勵有意愿的同學自行上臺演講,隨后對這些同學進行投票。另外,隔段時間應選舉一次,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現自我能力的機會。最后,應積極讓學生參與到班級決策中來。例如:在班級創建一個“光榮榜”,成績優秀、表現優秀、做好人好事的同學均可上榜,并給予相應的獎勵,從而對學生起到一個激勵作用。
3.積極建立評價體系,并及時監督
為了促進民主型管理風格在班級管理中更好的應用,學校應積極建立相應的評價體系,即通過一定的標準來評判民主型管理風格的實施效力,同時還應加大監督力度。例如:將班級管理工作的實際效果納入班主任的日常績效考核指標,同時還要積極宣傳、表揚優秀班主任,并為各班主任提供一個管理工作經驗交流的平臺,民主型管理風格實施效力好的班主任可分享自己的經驗,以供其他班主任借鑒學習;而實施效力不好的班主任也可以說出自己的問題,共同探討解決。這樣一來,不僅能促進民主型管理風格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而且還能提高其實施效力,提高班級管理效率。
四、結束語
民主型管理風格是一種切實有效的管理模式,在新形勢下,小學班主任應順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提升自身素質,積極轉變管理理念。在實施民主型管理風格的過程中,要努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并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另外,班主任也要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時刻調節管理形式,不盲目照搬,在注重形式的同時更要加強對其內涵的注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出民主型管理風格的優勢,更好的促進對班級和學生的管理,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周芳霞.小學班主任如何落實民主風格管理[J].新課程(中),2017(06)
[2]楊位強,孔祥榮.小學班主任民主型管理策略探析[J].華夏教師,2016(05)
[3]戎愛軍.小學班主任管理及領導能力研究[J].新課程學習(上),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