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摘 要】在小學高年級的語文教學當中,閱讀與寫作是最重要的兩個組成部分。這兩部分內容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更好的使學生對文字掌握及運用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因此為了滿足素質教育的高要求,避免高分低效現象,是小學高年級學生閱讀與寫作得到均衡發展,需要將語文教學朝著閱讀與寫作一體化教學方向發展。
【關鍵詞】高年級;閱讀與寫作;結合;策略
小學語文在義務教育當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不僅能夠對學生提高文學素養發揮作用,而且還能夠成為一種對漢字文化進行傳承的有效途徑。而在小學中高年級的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占據著較大的比重,因此,教師應當著重對這兩方面能力進行著重培養。為了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全面提升,加強閱讀與寫作的有效結合成為了必然發展要求。
一、小學高年級閱讀與寫作的現狀及問題
當前,小學語文教材在不斷進行更新,文本教學所占的比例逐漸增大,也就對學生的閱讀量以及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目的就是在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積累閱讀量的同時,提高學者能力[1]。但是實際情況卻事與愿違,在小學高年級中還存在部分學生對積累閱讀量以及提煉素材產生足夠重視,導致學生的寫作能力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提高。在作文創造過程中,立意、題材缺乏新意,內容空泛虛假,并且學生中還存在為了完成字數而寫作,更有甚者,為了規避困難,選擇互相抄襲。學生對于寫作、閱讀缺乏興趣,甚至產生畏懼心理。而出現上述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在教學過程中沒能夠將閱讀與寫作實施有效結合。教師在教學中通過會要求學生做閱讀筆記,但是卻很少有學生能夠按照要求去做,沒有通過閱讀積累素材的習慣,導致學生沒有形成良好動手意識,導致寫作時很難快速進入寫作狀態。并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缺乏對學生的引導。
二、培養閱讀寫作相結合的具體策略
(一)通過有效閱讀積累寫作素材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在講解《桂林山水》時,重點講解通過文字描出述桂林山水景色優美、富有意境的場景,指導學生同樣應用文字表達出富有意境的畫面。教師還需要指導學生有針對性的閱讀相關文章,通過培養學生樹立良好的閱讀習慣,并將遇到的好詞好句摘抄下來,使學生的用詞得到積累和豐富。并從優秀文章中積累寫作素材,學習和借鑒其寫作方式和方法,提高自己總結的能力,并且能夠形成獨到的見解和體會,使學生的寫作經驗得到豐富。
(二)拓展閱讀資源,營造寫作意境
隨著現代化技術在各學科的教學中應用不斷得到擴展,在語文學科中也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對于提高小學高年級的語文閱讀與寫作能力方面來說,通過利用信息技術,能夠拓展學生的閱讀資源,使教學結果得到極大程度的優化[2]。并且利用靈活生動的信息化教學手段,能夠更利于學生所喜歡和接受,使學生能夠積累并利用多種素材進行寫作。但值得注意的就是不能夠過度應用和依賴信息化教學手段,以此避免過度使用而影響學生的實踐及創新能力。例如以課本中《最后的姿勢》為例,本文中重點描寫的是在地震發生時,譚老師用恪盡職守、充滿無私大愛的雙臂,保護了四名學生的安全。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愛與責任,用生命詮釋了師德師愛之偉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播放我國汶川地震的錄像,讓學生能夠形成直觀感受,并在閱讀過程中對體現出師愛偉大的地方進行標注。培養學生利用文字語言營造意境的能力。
(三)分析評價所閱讀的作品,提高寫作技巧
要想將閱讀與寫作進行有效結合,使學生能夠獲得閱讀后并實施評價的契機,首先需要在語文課堂的實際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利用創作讀后感、觀后感等方式,來達到鍛煉寫作能力、技巧等方面的目的[3]。通過對學生讀后感的寫作能力實施訓練,不僅能夠使學生寫作能力得到提高,并且還能夠使教師對學生學習成果進行檢驗與提高。以《青銅葵花》 為例,熟讀課文之后并為學生布置撰寫讀后感的任務,不對學生的寫作角度、觀點等方面進行限制,讓學生能夠將自己的觀點進行充分表達。也可以突破固有情景,與實際相結合,讓學生能夠深刻認識到青銅和葵花對上學的渴望以及現在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美好。
三、結束語
在開展小學高年級的語文教學活動過程中,為了更好的將閱讀與寫作的進行有效結合,就需要對學生閱讀能力進行培養提高,通過閱讀對知識進行豐富和積累,并能夠從中汲取精華運用到作文寫作中,創作出具有創新性內容及立意的作文。使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得到全面均衡發展,并且通過均衡的閱讀寫作能力,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有效提高。在滿足素質教育對語文教學所提出的高要求都有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祝雪冰.芻議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培養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6(7):20-21.
[2]陳華英.關于小學中高年級語文讀寫一體有效對策的探究[J].學周刊,2017, 10(10):137-138.
[3]張坤生.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培養策略探析[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6(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