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業是鞏固學生所學知識的重要手段,課后作業對孩子們學習課程知識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現階段課后練習存在著難度大、題目偏、任務繁等弊端,不僅不利于學生更好地課堂所學,還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改變這一現狀已經刻不容緩。基于此,文章將從以下幾點論述解決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教學
語文教學對孩子們的綜合能力地提升將會產生直接影響。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主要是為學生以后更好地學習打基礎的,所以說,掌握學習方法非常重要。作業對孩子們的課程學習、素質培養會產生重要影響。因此,老師在練習預設方面需要相當重視,要努力尋找解決的途徑,以便更好地指導學生學習語文。
一、作業設計應該形式多樣
小學生正處在學習能力與發現能力發展的重要時期,教師應該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優化作業設計,讓學生在習作的同時提升綜合能力。基于此,老師在設計練習時更應該突出練習的多樣性,使學生收獲樂趣的同時,提高他們的學習動力。語文作業的設計要突出“聽、說、讀、寫”幾個方面,在練習預設時注重將這幾個要素貫穿其中。例如,在教授古詩《畫》一文時,就可以為學生布置這樣一個特別的作業:讓學生拿起畫筆,結合課文描寫進行相應的繪畫。同時,要引導學生對自己所繪的畫進行相應的描述。這種作業對學生來說是非常新鮮的,而且學生在完成作業的時候積極性更高。這種作業形式還利于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將作業與學生的生活結合在一起,增強作業趣味性的同時,還提升了學生對語文作業的熱愛,更利于學生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
二、語文作業的內涵應該豐富有趣
語文作業的設計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的一個重要構成環節。預設豐富有趣的練習更能激起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因此,作業不僅要在形式上變換花樣,在內容上也要豐富多彩,這樣才能足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更好地拓展知識,拓展思維。當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感受到樂趣時,才會更積極地投入到作業中,進而才能真正轉變對作業的學習態度,再由苦學轉變成為愛學、樂學。小學生都喜歡玩,對新鮮事物好奇心更強。因此,教師在作業設計時,需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掌握學生的年齡特點,多設計一些趣味性強的作業。比如,學完《秋雨的顏色》后,可以讓學生畫一幅關于秋天的圖畫,如:可以畫自己看到過的秋季的風景,也可以將自己心目中的秋天的風景畫出。通過預設這個實踐性強的練習,能最大程度地把學生對作業的興趣激發出來。這樣,不僅可以培育孩子們的想象能力、審美能力,還能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
三、課后作業要有實踐性
實踐是最好的老師。對語文而言,實踐才是提升孩子們語用能力最有效的途徑。作為語文教師,應該樹立大語文教育觀,將課內外有機聯系在一起,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有效拓寬學生獲取學習信息的渠道。比如,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動運用所學知識服務于生活;另一方面,要積極配合課堂教學的實際需要,創設豐富的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新知、接受新知,提高他們的知識運用能力。例如,在教學課文《頤和園》后,學生通過品讀領悟,能更有效地感受到頤和園的美。為了更有效地培育孩子們的觀察能力與實踐能力,教師可以帶領孩子們游覽校園、當地的園林景觀等,要求孩子們按照先概說后具體的表達方式,并緊扣一個方面的特征口頭進行闡述。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同時,還能豐富他們的語言,提高語言組織能力,為后續的寫作奠定堅實基礎。
四、寫作作業設計方法
一篇好的作文依賴于真實的生活,離開了生活的作文只會是一盤散沙,毫無動人之處、更無魅力可言。任課老師在作業預設中,要適當布置寫作練習。首先需要明確學生作文的基礎——生活,多布置一些閱讀與寫作型的作業。閱讀和寫作是培養提高小學生看和寫的能力的主要途徑,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提升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比如,在學習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時,預設了如下作業:請同學們通過網絡或其他書籍,查詢還有哪些中國的文明被西方列強毀滅,也可以找一找有哪些中國的瑰寶陳列在西方國家的博物館中。隨后,請大家寫一篇隨筆談談自己的感想。通過實施科學寫作訓練策略,能讓學生養成觀察生活,錘煉語言的好習慣。
語文作業設計的形式應該是豐富多樣的。語文教師一定要擺脫傳統作業設計的固定法則,結合具體教學情況大膽思考,不斷完善作業設計形式,多設計一些有趣、實用的作業,讓作業真正成為幫助學生鞏固語文知識、提升語文學習效率的有效輔助手段。
參考文獻:
[1]王莉莉.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現狀探析及其策略[J].學子(理論版),2017(14).
[2]黃靈.鄉里鄉氣的作業凸顯學生個性——小學高段語文實踐性作業設計初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05).
作者簡介:
張倩,女,漢族,安徽懷遠人,大學本科學歷,二級教師,現就職于安徽省懷遠縣張溝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