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振美
【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也在發生著重要的變化。在新課程標準中,小學語文的教程特別強調了合作學習。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實施合作學習策略,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幫助學生在合作中發散語文思維。
【關鍵詞】小學語文 小學生 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5-0075-02
小學生年齡較小,他們的學習經驗也比較少,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說教師直接幫助學生將問題解決了,那么學生就會無法享受解決問題這一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實施合作學習的策略,實際上就是為了讓學生互相交流,拓展思維,共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這樣一來便可以提高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的能力,同時還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情感。
一、注重合作方法的指導
由于小學生缺乏學習經驗,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時間合作學習策略的時候,剛開始可能會不順暢。學生對于如何分組、如何分配每一個組員的任務等等這些事情缺乏經驗,為了能夠有效地照顧到每一個合作小組的學生,為學生帶來更加美好的合作學習體驗,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之間合作學習的方法進行指導,除此之外還要隨時的監督學生的合作過程,及時幫助學生處理一些合作中所出現的問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教學的主要服務對象。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理應盡到指導學生合作方法的責任。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指導時,需要注重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以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為目標。
比如說我在開展《美麗的西沙群島》這節課的教學時,首先對課文內容進行了研究,我發現這篇課文中有許多獨特的詞語,為了讓學生能夠全面掌握這些詞語,我要求學生在小組內相互檢查對方對這些詞語的掌握,讓學生兩人一個小組,一個人讀這些詞語,另一個人檢查他的讀音是否正確,如果有不正確的地方,要及時指正。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大家對于課文中的重點詞語已經有了初步的認知,這對于閱讀課文來說是一個好的基礎。
二、設計恰當的合作活動
對于中高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已經在學習過程中有了一定的合作意識,也能夠明白合作更加有利于學習的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實施合作學習策略的時候要注意設計恰當的合作活動,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合作機會,讓學生通過對學習活動的合作來完成相應的學習目標,從而進一步的提升自己的語文水平。
比如說在學習課文《中彩那天》的時候,我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需要合作完成的活動。這篇課文中的主要人物有四個人:父親、母親、我、庫克,由于文章中所涉及到的語言比較少,我引導學生小組根據這四個角色的特點來設計出相應的對話,小學生們分別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并且模擬出了每個角色的語氣以及相關的細節。在大家的合作下,小學生們對于這篇課文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時也明白了誠信才是人生的精神財富,比物質財富要更加珍貴。
三、拓展合作的相關內容
其實在教學過程中有很多種可以合作的相關內容,為了進一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為學生帶來更加美好的學習體驗,教師應當對合作內容進行有效的拓展,讓合作變得更加日常。比如說在課外閱讀中,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合作,交換自己閱讀的課外書,這樣一來可以豐富學生的閱讀量。再比如說在練習過程中進行合作,合作完成練習的過程中能夠幫助學生取長補短,精益求精,長期的合作還能夠引導學生之間相互促進,共同進步。除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還有學生與家長的合作、學生與老師的合作,無論是哪一種合作方式,哪一部分合作內容,都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成效。
為了加強學生對于古詩詞的掌握,一般來說教師都會在教學過程中設計古詩詞的聽寫這一環節。筆者認為這個環節完全可以由學生的合作來完成,當學完某節課的古詩時,比如說《泊船瓜洲》、《秋思》、《長相思》這三首古詩,學生可以就近結成學習小組,在小組之間相互提問默寫,促進小組成員對于這三首古詩的掌握。也可以在小組之中選出一個組長,然后由組長對組員進行提問,例如“春風又綠江南岸”的下一句是什么?“欲作家書意萬重”的上一句是什么?利用這種合作方式對古詩詞的內容進行合作聽寫,能夠有效地加強學生對于古詩詞的印象。
總而言之,合作是學習過程中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妙法良方。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針對學生的知識結構以及認知能力進行詳細的了解,大膽地運用合作學習策略,設計合作學習的內容,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讓學生的學習水平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鄭生祥.對小學語文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反思[J].小學教學參考. 2010(34)
[2]王曉虹.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 2017(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