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教育領域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基于此,本文就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與機遇進行探析。高校思政教育不僅面臨著教學手段、教學內容和教學意識方面的挑戰,也迎來了發展的機遇,可以通過有效利用新媒體實現學生思想政治的自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共享和教師教學手段的創新。
【關鍵詞】新媒體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自主教育
【中圖分類號】G206;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5-0104-01
引言: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興起,中國逐漸進入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逐漸被新興媒體替代,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新媒體在為教育領域帶來廣闊前景的同時,也帶來一些挑戰。如何迎接這些挑戰,適應時代的發展步伐,將新媒體在教學工作中有效應用,成為每個高校教學工作者應該思考的問題。在此背景下,探究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與機遇是非常必要的。
一、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
(一)教學手段面臨的挑戰
隨著計算機網絡和通訊設備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中往往面臨海量真假難辨的信息。在新媒體時代下,信息的互動既開放又隱蔽,每個人隱藏在巨大的網絡之后,隔著屏幕進行相互交流,就像戴上一個善惡難辨的面具,這對高校學生信息的篩選和辨別帶來困難。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而言,很多學生價值觀的塑造都會受到這些信息潛移默化的影響。雖然微博、網易和搜狐等網站實行了實名制,但是網絡環境的凈化仍然需要漫長的時間和過程,這就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巨大的挑戰。
(二)教學內容面臨的挑戰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內容已遠遠無法滿足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如今信息的革新速度飛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調整卻很難跟上信息的更新,這就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內容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學工作者必須緊跟時代步伐,適應信息化時代的特點[1]。
二、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握的機遇
(一)實現學生思想政治的自主教育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已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學生不再滿足于只接受課堂上教師對教材的單純講解,而是對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進行自主的篩選因此教師要及時更新教育觀念,放棄傳統教育模式下強行灌輸思想的手段,通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思想政治的自主教育。例如教師應該對新媒體的應用進行積極地引導,而不是采取杜絕和漠視的態度,擁有了發言權的學生需要教師在思想上進行指引,通過交流中的互相尊重解放思想、有效溝通,在更多觀點的碰撞中實現思想政治的自主教育[2]。
(二)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共享
新媒體時代實現了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共享。由于新媒體的開放性特征,大量的思想政治教學教材被集中在同一平臺,給教師的教學內容帶來更多的選擇,也豐富了學生的相關知識。例如通過在微信或QQ上建立群組,教師可以將教學資源進行及時的共享,在教師之間分享教學觀點和教學手段,在學生之間提供更多的學習選擇。
(三)實現思想政治教學手段的創新
新媒時代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現了教學手段的創新。高校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教師在課堂上講解教材內容,學生在講臺下被動地接受知識,這一切都是建立在課堂的基礎之上,離開課堂之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就無從做起。新媒體的興起改變了這一教學現狀,教師通過微信、QQ、微博等各種途徑進行教學工作,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規范和指引。另外多媒體手段的有效應用也為高校思想政治的課堂教育帶來生機與活力。教師改變以往對著教材枯燥講解的方式,而是通過有效整合網絡資源,通過視頻、音頻和圖片等方式將教材進行群信的補充和解讀。
結論:綜上所述,針對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與機遇的探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針對當前新媒體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面臨的挑戰,提出一些切實有效的措施。研究可得,只有緊緊把握時代脈搏,抓住新媒體時代機遇,才能迎接挑戰,實現學生思想政治的自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共享和教師教學手段的創新。希望本文可以為研究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與機遇的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季海菊.論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與機遇[J].南京社會科學,2015,05:151-157.
[2]肖娜.論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與機遇[J].中國高新區,2017,18:89.
作者簡介:
趙凡淞(1987年4月-),男,吉林省舒蘭市人,2013年畢業于吉林大學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專業,現供職長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碩士,研究方向:中外政治比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