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娜
【摘要】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為高中教學的開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也全面地提高了對高中生物教學的要求。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高中教師想要不斷的提升高中生物教學整體教學效率和教學水平,并且是高中學生通過生物學習能夠取得相對較好的成績,就必須要及時的轉變傳統的生物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當中充分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充分的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和教學開展的要求,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方法手段全面加強趣味課堂的有效營造。
【關鍵詞】高中生物 趣味課堂 營造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5-0190-01
高中生物教學設計的內容相對較多,大部分的基礎理論知識都相對較難,而且整體的抽象性相對較強,這就使得學生在生物學習過程當中想要取得較好的成績十分困難。在此情況下,高中教師就必須要全面地加強對生物學生學習情況的研究。在原有的教學基礎上不斷地增加生物實驗教學,并且巧妙地進行教學方案的設計,利用有趣味性的語言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高中教師還可以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有效的思考,并且不斷加強學生生物思維和實踐能力的有效培養。
一、通過加強巧妙導語的設計營造高中生物“趣味課堂”
在生物教學開展之前,教師必須要對實際的教學內容進行詳細的了解,然后利用巧妙而富有趣味性的導語勾起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然后再進一步的引導學生快速的進入到學習狀態。這樣不僅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活躍的課堂氛圍,同時也能全面提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率。例如在進行“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提出“蛋白質在網絡語言當中是怎么解釋的?”,然后引導學生對這個趣味性的問題進行思考,進而能夠回答“笨蛋+白癡+神經質”。這樣不僅快速的導入了主要的教學內容,同時也能十分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更加認真的投入到后續的學習過程當中。
二、通過加強問題情境的設置營造高中生物“趣味課堂”
雖然生物教學當中存在大量難以理解的基礎理論知識,但生物的學習實際上和人們的生活以及社會實踐有著十分緊密的關系,因此,對于一些難以理解的理論知識和現象,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參加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該部分的知識。教師在營造了良好的教學氛圍之后,可以通過進行有趣的問題情景的設置,進一步的引導學生設身處地的思考生物問題,同時也能夠全面的提升高中生物課堂的活躍性。例如,在進行“一粒種子”的相關知識講解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提出“種子為什么能長成植物?”、“食用的大米是種子的哪一部分?”、“種子的成分主要有什么?”等的相關問題,然后引導學生進行熱烈的討論和深入思考,從而實現有機物和種子結構的相關知識的有機融合。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有效使學生快速的掌握與種子有關的相關知識,同時也能使學生對生活當中的植物成長以及其他方面的具體現象有一定的了解。在富有挑戰性而活躍的課堂氛圍當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升。
三、通過不斷的加強實驗演練營造高中生物“趣味課堂”
在生物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單獨的依靠基礎理論知識的教學,而沒有引導學生有效地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的操作過程當中,想要全面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習能力和綜合水平十分困難。在此情況下,高中教師就可以有效的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調整,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不斷地增加一些具有趣味性、演示性、探究性的實驗。在實驗開展的過程中,鼓勵每個學生積極的動手操作,并通過散播的講解和實驗演示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實驗的具體操作流程。
四、結束語
輕松活躍的氛圍不僅是高中生物教學順利展開的關鍵,同時也是全面激發高中生物學習興趣和熱情的關鍵所在。因此,高中教師就必須要全面加強對趣味性課堂構建的研究。在充分了解生物教學內容的情況下,利用巧妙的方式來完成相關的教學設計,并在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不斷地利用趣味性的語言來進行有效的教學。為了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并且靈活運用高中生物知識,高中教師還可以全面加強問題情景的有效創建,引導學生設身處地的對生物問題進行深入而詳細的思考。為高中學生的后續任務學習提供良好的保障。
參考文獻:
[1]王剛. 淺談高中生物“趣味課堂”的營造策略[J]. 學周刊,2015,(26):109.
[2]孫月儒. 淺談高中生物“趣味課堂”的營造策略[J]. 新課程(中),2015,(11):110.
[3]周曉寧,聶慶華. 營造良好課堂氣氛 展現生物高效課堂[J]. 教育教學論壇,2015,(50):275-276.
[4]邢潔.淺談高中生物有效教學策略的設計[J].學周刊,2016,(19):117-1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