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友彬++吳雪清++王麗雅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7.13.130
[摘要] 目的 探討對糖尿病合并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施行綜合性護理的效果。方法 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間該院神經外科的8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進行研究,所有患者實施手術治療,根據患者術后護理方式將患者分為常規組(n=40)和綜合組(n=40),對常規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對綜合組患者進行綜合性護理干預,統計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綜合組患者護理后HAMD、HAMA評分、空腹血糖水平、并發癥發生率與常規組相比明顯較低(P<0.05)。結論 對糖尿病合并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施行綜合性護理可減少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 糖尿病;高血壓腦出血;術后;綜合性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7(a)-0130-02
高血壓腦出血是高血壓患者較為嚴重的腦血管并發癥,也是臨床常見危重疾病,病殘率及致死率均較高,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生命安全均帶來了極大影響[1]。目前臨床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出血量大的多采取手術治療。糖尿病是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常見合并癥,臨床研究證實糖尿病也是手術患者禁忌證,糖尿病會增加患者手術風險及術后并發癥發生風險,進而影響患者手術安全性及效果。積極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減少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是改善高血壓腦出血預后的重要方式。該院神經外科為改善糖尿病合并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預后,對2016年4月—2017年4月間收治的4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施行了綜合性護理,并與實施常規護理患者的效果實施對比,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間該院神經外科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進行研究。納入標準:通過影像學檢查并根據第四次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上制定的相關標準確診為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實施血糖檢查確診為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排除標準:其他腦血管疾病及頭顱疾病患者;嚴重器質性疾病、惡性腫瘤患者;發病前存在認知、精神、意識障礙患者。根據患者術后護理方式將患者分為常規組(n=40)和綜合組(n=40),常規組患者男性24例,女性16例;患者年齡45~77歲,平均年齡(61.2±8.7)歲;出血部位:皮質下出血6例,基底節區出血20例,丘腦出血10例,小腦部出血4例;綜合組患者男性23例,女性17例;患者年齡45~78歲,平均年齡(61.3±8.9)歲;出血部位:皮質下出血7例,基底節區出血19例,丘腦出血9例,小腦部出血5例。對兩組患者一般基線資料實施獨立樣本檢測對比(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進行手術治療。對常規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在患者術后控制病房人流量、控制探訪人數,保持病房干凈整潔,定期進行病房通風,定期實施消毒處理;術后嚴密監測患者病情,了解患者血壓、血糖、生命體征狀況,嚴格按醫囑給予患者藥物治療;給患者瞳孔光反射狀況、疼痛反射狀況,若出現反射消失需警惕患者病情惡化或再出血,及時通知醫生實施對癥處理;按醫囑對患者進行體位調整,患者術后保持頭高仰臥狀態,床頭高于床平面16~36 mm,并可在患者頭部放置冰袋,輔助改善患者頭部水腫。
對綜合組患者進行綜合性護理干預:①呼吸道護理:護理人員需在患者術后對患者進行持續供氧,保持氧流量為2.5~3.5 L/min,輔助患者進行排痰,指導患者正確咳痰,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若患者排痰困難,可采取吸痰輔助,吸痰時動作輕柔,減少吸痰頻率,減輕患者氣道損傷。②心理護理:護理人員需在患者術后積極、耐心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采取肢體語言、眼神等對患者進行情緒安撫,向患者介紹手術效果、術后康復方案,耐心回答患者的疑問,提升患者疾病認知;耐心向患者及家屬介紹負面情緒對病情的影響,安慰鼓勵患者,引導患者家屬陪伴患者,并向患者介紹相關康復良好病例,提升患者治療及生活信心[2]。③引流管護理:術后采取引流管輔助患者腦內殘留血液及血性腦脊液排出,引流管使用過程中保證引流瓶入口高出腦室額角平面10 cm;輔助患者進行引流管保護,避免引流管彎折、堵塞、脫出、污染等,指導患者術后避免大幅度活動或壓迫引流管,定期為患者更換引流管及引流袋;在患者進行引流時,護理人員需監測患者病情變化狀況,并根據引流液性狀輔助患者病情診斷,若引流液較為渾濁,提示患者存在感染風險,若存在血性腦脊液,則提示患者存在再出血。患者病情穩定后拔除引流管。④飲食指導:術后對患者進行評估,根據患者實際病情為患者制定針對性飲食方案,指導患者控制糖分攝取,多食富含蛋白質、維生素、清淡、易消化、低脂食物,戒煙戒酒,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均衡飲食,定餐定量,避免暴飲暴食。⑤運動指導:根據患者體質、病情為患者制定針對性運動方案,保證運動量適宜,以患者耐受為準,避免過度勞累;指導患者加強休息,合理作息,避免熬夜。⑥用藥指導:告知患者嚴格按醫囑用藥的重要性,向患者介紹降糖藥物的藥理知識及常見不良反應癥狀,定期監測患者血糖狀況,當患者血糖過高且無法控制時,需及時給予患者胰島素或相關降糖藥物治療[3]。
1.3 觀察指標
①統計分析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況。采取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價,HAMD、HAMA評分<8分表示無抑郁及無焦慮[4]。②統計分析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糖水平。③統計分析兩組患者護理后并發癥發生狀況及預后。
1.4 統計方法
數據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處理,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心理狀況、血糖水平,t檢驗。用[n(%)]表示并發癥發生率及死亡率,χ2檢驗,P<0.05表示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endprint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況分析
綜合組患者護理后HAMD、HAMA評分與常規組相比明顯較低(P<0.05),詳見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糖水平分析
綜合組患者護理前空腹血糖水平(7.5±0.8)mmol/L與常規組(7.4±0.7)mmol/L相比無明顯差異(t=0.595,P=0.554)。綜合組患者護理后空腹血糖水平(5.1±0.7)mmol/L與常規組(6.8±0.8)mmol/L相比較低(t=10.114,P=0.000)。
2.3 兩組患者護理后并發癥發生狀況及預后
綜合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與常規組相比明顯較低(P<0.05),詳見下表2。
3 討論
高血壓腦出血是因高血壓狀態下微小動脈瘤血管破裂而導致的腦血管疾病,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病情危重,常導致患者腦組織缺血缺氧、水腫、腦微循環障礙、腦代謝紊亂等多種癥狀,引起患者腦組織、神經功能損傷,進而引起患者存在多種后遺癥,影響患者預后。糖尿病是當前臨床較為常見慢性代謝紊亂性疾病,目前臨床研究結果證實糖尿病可引起多種病理及生理性改變,導致患者機體內分泌紊亂,直接影響手術效果及預后,延長患者切口愈合時間;顱內血腫清除術是當前臨床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常用術式,該手術術式創傷較大,患者常因手術生理及心理應激引起血糖、血壓波動,進一步加重患者病情,誘發多種并發癥,影響患者預后[5]。加強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減少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是目前該病護理的重點。
綜合性護理是在常規護理基礎上融合治療全過程護理程序、護理內容、患者護理需求,制定的全面、安全、針對性的護理方案。該次研究中綜合性護理內容包括呼吸道護理、心理護理、引流管護理、生活護理四大方面,呼吸道堵塞是引起患者感染的重要因素,也會加重患者病情,通過呼吸道護理可減少患者感染;引流管護理可及時輔助了解患者病情狀況,提升患者治療及護理有效性;心理、飲食、運動、用藥等是影響血糖控制效果的重要因素,通過心理及生活護理可促進患者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保持良好心態,提升血糖控制效果,進一步減少血糖對患者預后的影響。在段建霞等人[6]的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綜合護理)患者死亡率7.3%明顯低于對照組(常規護理)19.5%,該次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死亡率對比無差異,可能與研究樣本數較少相關。未來研究可進一步擴大樣本,提升研究結果客觀性。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合并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施行綜合性護理可提升血糖控制效果,減少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運用價值高。
[參考文獻]
[1] 陳靜,吳楠,戚曉秦,等.綜合性護理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20):56-59.
[2] 葉惠,李旭.綜合護理干預在圍術期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J].海南醫學,2015,26(20):3113-3114.
[3] 顧彩萍,倪志宏,馬穎君,等.綜合護理措施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實施微創手術的護理效果[J].護士進修雜志,2015,29(14):1311-1312.
[4] 楊青平,王棟梅.早期綜合護理對高血壓腦出血術后偏癱患者康復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z1):43.
[5] 吳擁軍.綜合護理干預對微創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影響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20):8-11.
[6] 段建霞,何召玲.糖尿病合并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護理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16(17):46-47.
(收稿日期:2017-05-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