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
摘 要: 角色游戲是幼兒對現實生活的一種積極主動的再現活動,游戲的主題、結構、情節、使用的材料均與社會生活有關。幼兒以自己對社會生活中的種種印象對游戲情節進行設計和安排,并按照自己的愿望、興趣和能力進行游戲。幼兒個人的生活經驗越豐富,角色游戲水平就越高。在“超級物種”角色游戲中,教師充分關注幼兒的興趣點,挖掘幼兒的生活經驗,一步一步開發與推進游戲,充分體現了幼兒教育應當生活化、趣味化、自主化的精神,幼兒在游戲里獲得了自主、自愿與自信,是一個成功的游戲案例。
關鍵詞: 角色游戲 觀察 反思 推進
【游戲來源】
福州著名的本土超市——永輝超市旗下的“超級物種”是近兩年崛起特別快的一個多元化餐廳,里面不僅有好吃好玩的“自助點餐”,還有花店、超級設計(服飾)、有機生活(水果蔬菜)、商店、麥子工坊(面包甜點)等一系列服務,這樣的運營模式讓其生意火爆,很多家長都有帶孩子去該店就餐的經歷。在一次分享活動中,佐佐小朋友說起了“超級物種”餐廳,一下子就引起了同伴們的共鳴,大家七嘴八舌地訴說著自己的就餐經歷……看來孩子們都很喜歡這種自己挑食材、自選加工方式的餐廳。恰逢班上孩子們玩了一學期的小廚房已經出現了無人問津的現象,我決定遷移孩子們的生活經驗,結合他們的興趣收集和加工改造現有的小廚房,和孩子們一起開一個屬于班級的“超級物種”餐廳。
【游戲目標】
1.了解超級物種的就餐流程,明確各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和職責,知道基本的買賣合作方式。
2.合理設計與布置餐廳,主動開發餐廳食材與烹飪方式等,大膽嘗試使用游戲道具進行游戲,游戲結束后能分類有序地收拾好游戲材料。
3.喜歡參與超級物種的游戲,愿意與同伴們合作,感受與同伴們在游戲中合作、協商、分工時的愉快成功感,積極嘗試說出自己的想法并大膽試一試。
【游戲準備】
材料準備:燒烤架、爐灶、餐桌、自制花菜、蓮藕、香腸、牛板筋、火鍋料、龍蝦等、若干餐具。
經驗準備:小朋友有餐廳就餐經驗。
環境創設:超級物種餐廳。
第一階段
【游戲觀察】
6個小朋友選擇了該區域,2名主廚,4名顧客。游戲開始,小主廚將所有食材排放在一張餐桌上,樂樂高興地挑選了一個位置坐下,可惜他挑的是有食材的位置,被小主廚要求坐到隔壁桌子上等待,他聽了后只能尷尬地與同伴集中坐在另外一張桌子上等待。兩位小主廚拿出燒烤棍開始串起食物在燒烤架和爐灶旁忙前忙后,小顧客們無聊地坐在位置上你看我我看你,阿飛趴在桌子上嘟囔:“怎么這么久呀!我都餓死了,他們(小主廚)還沒有煮好!”過了好一會兒,樂樂看看還在爐灶前忙活的小主廚又看看自己面前空空如也的餐桌說:“那我先去買花咯!”其他小顧客看到樂樂離開了也三三兩兩推開小椅子各自去玩了,這時小主廚終于把美食制作完成回頭一瞧:“咦!怎么才過一會兒都沒有小顧客了呢?”
【分析與思考】
幼兒學習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高爾基說:“兒童通過游戲非常簡單、非常容易地認識周圍的世界。”[1]因為有前期生活經驗,所以盡管是第一次游戲,孩子們對自己的職責十分明確,小主廚負責烹飪、顧客就餐。卻不想在游戲中遇到了一個根本沒有預計到的問題——“顧客流失”。面對這一問題,我并沒有直接告訴孩子答案,而是希望通過游戲后的分享交流,鼓勵幼兒大膽說一說,表達自己的想法,引導他們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積累經驗。經討論,大家發現是餐廳布置上出現了問題——由于爐灶和燒烤架的位置擺放不合理,背對著小顧客的主廚雖在廚房里忙得不亦樂乎卻忽略了餐桌上的小顧客,主廚們把食材擺放在其中一張桌子上占用了小顧客們的用餐空間,導致了小顧客的流失。最終商定在下一次游戲中調整餐廳的布局,拉近小顧客與主廚之間的距離,方便主廚及時提供適宜的服務。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由于小班幼兒年齡小,表述得可能不是很完整,因此教師應該在聽取孩子們的意見后及時幫助幼兒歸納整理出問題所在,再將問題拋給幼兒,激發其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在后期給幼兒提供必要的物質材料,放手讓幼兒大膽試一試,實踐自己的想法。
【調整與推進】
1.環境創設調整:設計食材挑選區,柜子第一層有序擺放好各種食材;根據超級物種的樣式設計廚房,與顧客面對面擺放,減少等待時間,既不占用顧客的用餐空間又方便小主廚和小顧客挑選食材。
2.調整游戲材料投放:將燒烤架的背面制作成爐灶,方便幼兒拓展烹飪方式。
第二階段
【游戲觀察】
經過調整后的餐廳重新開業啦,很多小朋友都想玩。這次輪到雅雅和阿桓兩位小朋友一起當主廚。他們的合作非常有默契,雅雅一早就來到食材區備餐,兩位小主廚都能較靈活地運用改裝后的游戲道具為小顧客制作燒烤或煮湯,主廚與顧客之間的距離拉近了,當店內顧客非常多的時候,阿桓還能找到我事前準備的備用的燒烤架繼續為小顧客服務,一邊拿還一邊說:“新改造的道具真好用,既可以燒烤又可以煮湯。瞧,今天生意多好啊!”這時來了幾位小顧客,雅雅熱情地招呼小顧客坐下,顧客煾煾突然說:“請問這里有什么吃的嗎?”雅雅說:“我們是自助的要去那邊挑選食物。”“可是我去餐廳的時候都有菜單啊,只要看菜單就可以了”。雅雅聽完想了想,跑到美工區隨手找了一張紙當菜單,遞給煾煾點菜。煾煾接過煞有其事地指著“菜單”做出“打鉤”的動作說:“我要這個這個。”還順手將菜單給一旁的同伴傳閱,只見幾個小顧客對著菜單認真討論起來,最后煾煾將菜單遞給雅雅說:“我們點好了,快上菜吧!”“好咧。”雅雅聽完樂呵呵地拿著菜單去食材區為顧客配餐了……可是等主廚配完食材,再煮熟,已經過去了好一會兒,有的小顧客有點不耐煩了,瑤瑤一直嘀嘀咕咕:“好了沒有啊,好餓啊。”……
【分析與思考】endprint
小班幼兒對模仿成人活動有著相當濃厚的興趣。在這次游戲中,幼兒已經會遷移生活中的經驗進行游戲,如煾煾遷移了生活中使用菜單點菜的經驗,而雅雅小主廚則能機智地聯想到用紙張代替菜單,孩子們的想象力和角色游戲水平在游戲中得到了發展。
《指南》指出,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出的積極態度和良好行為傾向是終身學習與發展必需的寶貴品質。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幫助幼兒逐步形成積極主動、不怕困難、敢于探究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造等良好品質[2]。因此,我在游戲結束后的分享活動中肯定和表揚了兩位小朋友的行為。一方面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體驗成就感、建立自信心,另一方面把成功的經驗分享給全班孩子,樹立榜樣作用,鼓勵和支持幼兒在合理的前提下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培養幼兒學習和借鑒同伴的學習品質。
【調整與推進】
游戲中臨時添置的“菜單問題”導致顧客等待時間過長的問題,在角色分工定位上還需要引導幼兒進一步發現問題,鼓勵他們想出解決方法。
1.問題討論:要不要設置點餐卡?
在游戲過程中,有孩子提出要像一般飯店那樣有“點菜單”,我猶豫了許久,因為這個道具在該游戲中投放,不僅不實用而且不能突出自助的特色,但是我沒有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告知孩子,而是在班里舉行了一次名為“我的餐廳我做主”的談話活動。就“超級物種到底要不要設置點餐卡”這一話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小朋友們各抒己見,有的說餐廳都有點餐單,有的說自助餐廳不需要餐單就是要自己取喜歡的菜。最后舉手表決,大部分幼兒同意超級物種的特色就是自助,要自己選食材才比較好玩,不需要菜單。
2.新增角色——收銀員
解決了點餐卡的問題,但是小主廚卻提出了一個新的煩惱——有的小朋友一開始總是不說清楚自己到底要烤的還是煮的,常常燒烤做好了才說要吃煮的,浪費了好多食物。另外,服務員除了要收拾東西外還要負責收錢,手不干凈還經常忘記收錢。經過全班討論,小朋友們提出可以增設一個收銀員的角色,同時投放四種烹飪方式卡片,讓收銀員專職負責收錢,在收銀的同時根據小顧客需求給予烹飪卡。小顧客們拿著付完錢的食材和烹飪卡讓小主廚們根據烹飪卡進行加工。加工完由服務員負責端送,既不浪費食物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三階段
【游戲觀察】
經幼兒自薦加推薦,由班級里金牌銀行柜姐——瑤瑤擔任本次游戲的收銀員,只見她游戲一開始就熟門熟路地來到道具區將收銀機搬到了超級物種,發現已經沒有多余的桌子給她擺放以后,她靈機一動來到鋼琴旁邊,招呼身邊的伙伴幫忙一起把鋼琴椅子挪出來放在選材區旁邊,接著開始布置起工作陣地。小顧客們像往常一樣挑選食材后想走到主廚身邊,瑤瑤連忙大聲說:“先到我這里付錢!今天(玩法)變了!”小顧客們來到收銀臺面前,她問排在最前面的阿曈:“你要吃什么?”阿曈說:“我想吃香腸。”她指著餐卡問:“要哪一個煮法?!燒烤?鐵板燒?“阿曈反應過來:“哦!我要吃燒烤!”瑤瑤拿起餐卡說:“3塊錢!”阿曈從口袋里數出三個花片給瑤瑤并接過餐卡,正猶猶豫豫走到就餐區時,被一早就盯上的負責燒烤的婧婧小主廚叫住:“你是我這兒的!快來!”接過烹飪卡后婧婧請阿曈坐下開始制作起香噴噴的燒烤香腸了。制作完的烤腸第一時間由服務員送到顧客手上。幾次以后,其他顧客就完全摸清楚了就餐流程,此時雖然小顧客們越來越多,但是收銀員、主廚、服務員都有條不紊地忙碌著,每個人都是笑瞇瞇的……
【分析與思考】
我國著名學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小孩子是生來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3]孩子們就是在游戲中、在玩中一天天長大和進步的。一開始游戲時,孩子們由于第一次接觸收銀員和烹飪卡等進行游戲還有些不習慣,但經過幾輪游戲體驗,孩子們迅速適應了新規則,一切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小主廚和服務員們給老師反饋說這個辦法很方便,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要干什么,這樣一條“顧客自主挑選食材——付錢,選擇烹飪方式——交由主廚烹飪——服務員負責端送菜肴——顧客品嘗——服務員收拾餐桌”的完整游戲流程就形成了。游戲進行到這個階段,每個孩子都明確了自己的職責,也知道了去“超級物種”就餐的流程,不僅豐富了孩子的生活經驗,還提高了角色游戲的水平。
以上只是游戲的初級階段,后期可以繼續踐行“超級物種”多元化餐廳的理念,將“超級物種”的模式內化成游戲模式,嘗試將班級里已有的花店、美甲店等聯合起來,進一步豐富游戲內容,甚至結合班上孩子的興趣開設“超級物種”里并沒有的“超級發型店”,應該也是不錯的嘗試。
參考文獻:
[1]薛金琳.學前兒童游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實踐性研究[J].新課程(上),2015(8).
[2]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王小英.學前兒童的游戲與學習:內在的連結性[J].學前教育研究,201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