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輝
摘要:伴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入,數學課堂教學也在摸索中創新。同時也暴露出一些數學課堂教學中隱藏的問題。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成為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教師應在分析了學生缺少獨立思考能力基礎上,提出培育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路徑。
關鍵詞:小學數學;獨立思考;對策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獨立思考能力的意義
獨立思考能力,顧名思義就是學生不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通過自己的認知進行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必須通過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培養小學生數學獨立思考的能力是小學數學教育中的重要目標。從國家教育部的相關規定我們也可以獲知,應全面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鍛煉學生的數學獨立思維能力,從而使學生的智力水平得到提高;在教會學生的數學基本知識和解題方法的基礎上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獨立思考的能力,鍛煉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與自我創新能力;增強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積極性與創造性,讓學生在學習中得到滿足感和成就感,轉化為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自主學習的動力。由此我們不難發現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在其學習與成長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培養小學生數學獨立思考能力路徑
(一)轉變角色,讓學生成為主體
傳統的灌輸教學模式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獨立思考能力的鍛煉。學生在這種低效、落后的模式下學習,興趣不高、效率低下。直接導致了小學數學教學的課堂不活潑、情感壓抑,激發不出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在這樣的課堂上,課堂教學的主體是教師,學生成為了客體,成為了知識的接收器。很少在意學生的情感、認知感受,這樣的狀態必然導致學生學習主動性低下。新課改精神要求課堂上要落受教育者的主體性,發揮受教育者的積極性,在教學時,要從課前到課后認真設計每個環節,讓課堂氛圍活潑、生動起來,教的生動、學的開心。在新授數學知識后,要及時組織學生進行知識點的小組討論,布置適當的作業進行合作研究,把學生的主體地位落實到每一節課。在研討中訓練學生的邏輯能力、判斷能力,培育學生的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二)精心提問,讓學生主動思考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問是打開創新之門的鑰匙,可以激起學生獨立的思考與積極的思維。傳統教學中教師以講解為中心,把每個知識點講得非常詳細透徹,可以說是一口一口地咀嚼后喂給學生,學生根本就沒有思考的時間,久而久之會造成嚴重的依賴性,不知思考,不會思考。為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善于運用提問藝術,以問題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激起學生心中的困惑,引導學生展開主動探究,在探究中展開主動而積極的思考。
如,在學習“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時,如果直接告訴學生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特征,就會讓學生陷入被動而機械的接受之中,失去了思考的權利。為此我們可以精心設問,以問題來引導學生展開主動思考。1.數一數長方形與正方形有幾條邊、幾個角?2.量一量長方形與正方形各條邊的長度、各個角的度數。3.比一比長方形與正方形的每條邊與每個角,發現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層浪,既能激起學生情感上的漣漪,又能激起學生強烈的探究動機,展開主動思考。各小組學生積極動手動腦、主動思考、認真記錄,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分析、去解決,進而得出結論。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不再是被動參與、消極接受,而是要在積極的思考與思維中主動構建新知。
(三)引導質疑,讓學生學會思考
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要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最為核心的環節就是要讓學生學會思考。為此,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重視教師的提問,更為重要的是要為學生營造民主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勇于質疑,敢于提問,擺脫教材的束縛、思維的禁錮,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現自我的舞臺,這樣才能讓學生深入本質地展開思考,展開富有創造性的認知活動,讓學生真正地學會思考。
如,在學習“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時,教師提出了三個問題,學生通過用尺子測量長方形、正方形的每條邊的長度,得出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的結論。我看到許多學生似乎有話說,此時我并沒有無視學生異樣的眼光,而是微笑著鼓勵學生有什么不同看法表達出來,將教學的話語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由發言。此時,就有學生提出不用尺子量同樣可以知道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點,如,圖形對折或者直接對各邊進行比較等等。在這樣自由而愉悅的教學之中,學生并沒有局限于教材,局限于所謂的標準答案,而是能夠真正地體現在學習中的主體性與能動性,能夠結合所學知識與生活經驗從多個角度來展開思考,實現了對知識與經驗的重新加工與整合。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地學會思考與思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獨立思考習慣。
(四)及時鼓勵,讓學生愛上思考
一位著名的兒童教育學家曾經說過:孩子都有一個十分明顯的心理特征,那就是喜歡被稱贊、嘉許和鼓勵,而禁止、懲罰、抑阻等卻很容易讓他們產生逆反心理。也就是說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我們要重視評價,要善于運用科學有效的正面肯定來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成功與進步,這樣才能激起學生更大的思考熱情,讓學生真正地愛上思考,享受到智力角逐的樂趣。因此,教師在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時不能只是單純地看重學生的學習結果,不能只是關注學生的書面成績或者看學生對公式定理的熟記程度,而是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將學生的學習態度、思考方向等納入評價機制,對學生的學習進行一個全面而客觀的評價,這樣才能讓評價成為學生漫漫途中的加油站。
結語:
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數學教學方式不斷革新,教學方法更為科學化和人性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人翁地位也得到了有力體現。小學生在學習中不斷鞏固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形成獨立探索性思維尤為重要,不僅可以掌握數學知識,而且可以溫故知新,活躍思維,使數學學習更為有序、合理。
參考文獻:
[1]楊波.淺析小學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下,2011(8).
[2]吳聲蓮.小學數學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探析[J].讀寫算:教研版,2015(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