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非玲
摘要:近幾年,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推行,小學數學教學受到了相關部門的普遍關注。小學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自然學科,對于學生良好的實踐操作能力以及思維意識都具有很高的要求。但是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為學生創設足夠的情境,使得學生對于數學缺乏一定的興趣,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產生了一定的制約。因此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有效問題情境創設的方式是一項具有普遍現實意義的工作。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有效問題;情境創設
引言:
小學生受特定年齡和心理特征的影響,對于知識充滿了向往和渴求,因此如果沒有采用一定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培養和引導,學生就會失去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進而使得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師結合適當的教學內容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問題情境應該是一項具有普遍現實意義的工作。
一、創設生活情境
數學教學只有從特定的生活情境出發,學生才能改變自己的學習方法以及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進而為教學成果的取得奠定堅實的基礎。小學生只有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掌握一定的方法,思想以及技能,才能在不斷提升自己數學素養的前提下為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這就對于數學情境的創設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教師要在不斷幫助學生引進生活體驗的前提下為構建新型知識網絡奠定堅實的基礎。比如在在“長方形的面積”教學中,筆者創設情境如下:學校有一片蘋果園,長150米,寬60米,按照株距2米、行距3米種蘋果樹,一共可種多少棵?如每棵果樹收蘋果40千克,學校共收蘋果多少千克?如每千克蘋果賣6元,可為學校提供多少教學經費?教師從具體的生活情境出發,既加強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又能使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價值。
二、創設問題情境
新課程對于小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小學生要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斷提升自己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的能力。小學生要在發現問題的前提下通過一些挑戰來提升自己的數學能力,進而證明自己的數學實力。在這樣的背景下,數學教師要積極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問題情境,進而不斷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的綜合數學素養得以提升。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提升自己的思維品質,為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如在“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學中,筆者先引導學生觀察三種形狀的三角形,經過測量發現銳角三角形有三個銳角、鈍角三角形只有一個角是鈍角、直角三角形只有一個角是直角。再通過比較,學生便提出問題:為什么在銳角三角形里能有三個銳角,而在鈍角三角形里只有一個鈍角,在直角三角形里只有一個直角呢?在問題的驅使下,學生受到了挑戰,促使他們積極主動探索三角形的內角和知識,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拓寬了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促使學生的思維品質得到快速的發展。
三、創設探索情境
數學的學習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組織指導下親身參與、積極思考、勇于探索、與人合作交流和創造等活動的過程。數學教學不是提供現成的知識,要通過創設探索情境,滿足學生動手操作的欲望[1]。如“圓的周長”一課教學中,筆者讓學生把直徑為2分米的圓在直尺上滾動一周,得出圓的周長,再把直徑4分米的圓在直尺上滾動一周,得到圓的周長。通過測量,做出猜想:圓的周長與直徑有著怎樣的關系?教師通過組織學生測量圓的周長,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知識的探究者,讓每一個學生在探索、交流的過程中,經歷實踐和創新,體驗到探索數學知識的無窮樂趣。
四、創設實踐情境
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數學,而且要教會學生應用數學。所以,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創設一些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的實踐活動情境,讓學生及時將所學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如在 “比例尺”一課教學中,讓學生量一量自己課桌的長和寬。在“梯形的面積計算”一課教學中,提出:怎樣把梯形的面積轉化為我們學過的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能不能把梯形割補成已經學過的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來計算呢?學生通過思考、討論和動手操作,得出了不同的解法。
五、創設開放情境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教師應改變以傳授為主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創設更多探索學習的機會,積極組織學生圍繞問題,選擇自己的方法,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開放地去探索數學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2]。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多為學生提供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情境,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尊重他們的奇思妙想,以培養他們發散思維習慣,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如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學校組織師生去公園游玩,學生83人,教師9人。售票處寫著“成人票每張6元,學生票每張3元,團體票每張4元(10人或10人以上可購買團體票)”。請設計一種你認為最省錢的購票方案,并算出購票一共需要多少錢。
學生設計出了不同的方案:生1認為購買成人票9張,學生票83張,計303元;生2認為購買92張團體票,計368元;生3認為買10張團體票,剩下82名學生買學生票,計286元。
通過比較,大家一致公認第3種最佳。此時,一名學生說:“還有更便宜的方法。另找1名成人游客與9名教師拼團體票,只需4×10-4+83×3=285元。”教師通過創設開放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討論、交流等活動,點燃了學生的思維火花,激發了學生學好數學知識的強烈愿望。
六、創設“梯度式”問題情境,注重問題的“層次性”
“梯度式”問題情境可以將復雜的、難度較大的問題分解成多個小問題,按照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階梯式分析,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層層遞進,逐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創設“梯度式”問題情境還應注意問題的設計要有層次性,根據具體的知識內容、教學目標,適應小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
總之,新課程背景下的數學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教師要努力營造平等、互愛、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創設有效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協作交流,從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參考文獻:
[1]黃兆娜.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的應用與措施分析[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6(1).
[2]張林.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問題情境創設現狀及對策[J].學子(教育新理念),201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