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立爽
摘要:在信息技術日益發展的當下,網絡儼然已成為當今社會,學校與學生家庭溝通最重要的渠道。對此,作為小學班主任,也應重視網絡技術的運用,如此方能消除與學生家庭之間的溝通障礙,進而通過對家校互動效果的提升來切實體現良好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網絡;小學班主任;家校溝通
現如今,網絡不僅深入到了人們生活中的各個層面。且相較于傳統面對面的交流方式,利用平臺溝通似乎也成為了時下人們最喜聞樂見的溝通方式。此外,借助高度開放的網絡空間,越來越多的人也逐漸喜歡上了這種可隨意表達自身觀點的方式。對此,構建基于網絡環境的家校溝通途徑也應成為每一名德育教育工作者應當思考與關心的問題,而若能積極利用網絡建立起學校與學生家庭之間的溝通橋梁,則更有利于實現家校之間的友好互動,繼而可促進學生教育問題的良好解決。
一、吸收家長意見,增強網絡溝通效果
積極借助網絡技術的優勢,可讓小學班主任及時獲取家長意見。而相應地,家長亦能通過該渠道參與到家校的互訪工作中。而若在此過程中,教師仍是依憑自身的直觀意識,那么勢必會讓家校溝通陷入兩難的局面,甚至可能對各個角色之間的關系到來嚴重影響,進而使得教學環境遭到破壞。對此,采用網絡溝通的方式,教師不僅能及時獲取到家長需求,且能進一步探知學生家長的內心世界,包括家長希望孩子在學校中能可獲得怎樣的成長以及對當前的教育有著怎樣的要求與顧慮等。當然,針對以上工作,均需班主任積極、主動地去履行,既不能讓溝通工作陷入盲目性,亦不能對問題聽之任之,否則不僅將破壞網絡溝通的初衷,甚至容易得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此外,由于利用傳統的溝通渠道,并無法給家長提供實名制或非實名制這一選項,以至于部分學生家長在與教師溝通過程中,總是顯得顧慮良多。而利用網絡渠道展開家校之間的溝通,家長便可采取匿名的方式,如此既不用顧慮自身信息的外泄,又能起到良好的溝通效果。尤其是當孩子處于臨考階段時,在此階段中,教師本該隨時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然而鑒于家校之間的溝通障礙,使得許多家長認為沒有實際價值卻能反映學生內心需求的信息因家校之間的溝通障礙而被忽略。對此,若班主任能及時利用網絡途徑展開與學生家庭的細致交流,放有助于盡早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二、制定網絡溝通方案,促進班主任與家長溝通
班主任在利用網絡途徑展開家校溝通工作時,應切忌陷入盲目溝通的困境。對此,在實際的溝通工作開展前,教師應首先制定一份網絡溝通方案。對于有條件能可實現網絡溝通的家庭,教師的溝通要務主要應集中于打消家長的顧慮之上。而針對不具備上網條件或能力的家庭,也應選擇其他溝通方式,而非就此忽略。總之,積極利用網絡技術,方有利于增強學校與學生家庭之間的互動性,并在享受網絡溝通帶來的便捷性同時推動學校教育工作的開展。
三、創新網絡交流方式,保證班級氛圍和諧與融洽
在如今這種智能手機與互聯網全方位覆蓋的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熱衷于通過微博、微信交流,加之其操作便利、便捷,而廣受現代社會人們的青睞與好評。對此,小學班主任教師亦可充分利用該渠道,以構建起基于網絡世界的家校溝通“高鐵時代”。如利用微博、微信、教師可將學生的實時學習畫面反饋給學生父母,而父母也能將孩子的近期學習狀態及時告知班主任,如此不僅能滿足家長的“視察”需求,且同時也能讓學生家長亦參與到班級的管理工作中,以此使得班級亦能融合學生家庭的氛圍,從而保證了班級氣氛的和諧與融洽。
四、拓展溝通途徑,提升班主任與家長的互動效果
傳統的家校溝通,大多是家長主動聯系學生班主任或是班主任以電話的方式訪問家庭。然而經調查研究發現,這樣的互動場面及方式,往往是成績拔尖的學生家長愿意積極、主動的與班主任溝通,而淘氣、成績不佳或是本身經濟條件較為困難的家庭則鮮少主動與班主任聯系,與此同時,絕大多數的學生父母均不愿意主動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類活動。此外,由于受時間、空間等各方面因素影響,致使學校即便開展任何活動,均會有家長因故缺席,這便進一步限制了家校互動的有效性。對此,若能借助QQ、微信等時下最流行的網絡交流平臺,不僅能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讓家長能隨時隨地參與其中,又能幫助學生家長及時獲取學生在學校中的各方面情況,如此不僅有利于家校互動的良好實現,且能進一步強化教育的效率與效果。
五、搭建溝通平臺,推動學校教育發展
傳統的家校溝通,通常是指班主任與學生父母的溝通,而學生則至多扮演著旁觀者的角色,僅是在教師與其父母交流之余偶爾接受下來自雙方的教育與批評。而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學生也常礙于教師威嚴而將自身的許多想法埋藏心底,久而久之,則極易導致學生心理問題的滋生。對此,若班主任能積極借助網絡平臺,讓學生亦能分享自身的成長經歷,將對學生成長大有助益。
六、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強化家校互動
傳統家庭在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時,通常是以自身的主觀概念來對孩子予以指導。而傳統概念下的家校溝通,大多也僅是教師與家長在電話中的交流而無法過多的深入,以至于家校交流的科學性亦難以得到有效保障。對此,若能積極構建出基于網絡的家長溝通平臺,如QQ、微信,則能為教師向家庭宣傳教育心得提供方便。與此同時,積極借助網絡平臺,教師還可選擇合理的時機來組織學生家長開展關于學生教育問題的討論會,如此不僅有利于孩子教育問題的解決,且能同時提升家校互動的效果,從而維護學生的全面成長。
總之,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網絡儼然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獲取的重要工具。對此,小學班主任亦當對網絡技術的運用給予足夠重視,進而積極利用網路搭建起與家庭之間的溝通的良好平臺,如此方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進而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來為學生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參考文獻:
[1]陳水飛.搭建班主任與家長溝通合作的平臺[J].珠江教育論壇,2013(3):76-78.
[2]許瓏繽.小學班主任與家長溝通問題研究[D].延邊大學,2016.
[3]趙彬.信息化時代班主任信息溝通模式探析[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3(S2):70-70.
[4]達秀蘭.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五心”——談新形勢下城鄉結合部小學班主任與家長有效溝通的方式與策略的研究[J].新課程:上,2016(8):27-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