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環境的不斷變化,我國也逐漸提高了對林業管理的重視度,并且在之前的管理方法上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創新。眾所周知,我國一直以來都是地大物博,人口眾多,自然資源特別豐富,而作為所有自然資源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林業資源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也作出了很大的貢獻,特別是在維護生態平衡方面,更是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接下來筆者就和大家一起對我國林業管理的現狀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找到當中存在的問題,并且站在另外一個角度給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給相關工作人員一些借鑒作用。
關鍵詞:生態文明視角;林業管理;可持續發展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很多企業也在環境保護方面投入了更多的資金。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目標,我們必須加強對寧業的管理。長期以來,生態文明,都是我們茶余飯后津津樂道的話題,很多人都喜歡針對這個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所謂的生態文明就是指在遵循自然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從而形成的一種成果,它包括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并且,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動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發展。通過生態文明的建設,可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所以,如何在做好生態文明建設的環境下保持林業的可持續發展也成為我們需要探討的課題,同時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1目前我國林業管理現狀
1.1缺乏較高水平的科學管理技術
相關研究數據表明,我國林業管理水平并不高,還有許多需要改進和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不強,對相關管理技術的掌握情況不理想,專業人才占總人數的比例特別低,這也是我國和其它發達國家之間的主要差距。其次,科技投入不夠,在林業管理系統當中,科技投入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第三,我國的你也科技貢獻率特別低,與國外同行業相比還有很多值得提高的部分。
1.2林業管理中缺少社會廣泛參與和支持
在林業管理日常工作當中,所需資金與經費一般都是由政府撥款而產生的,然而,政府撥款并不能很好的滿足林業管理發展的需要,我們還需要通過更多的渠道來進行籌資工作。也就是說,社會籌資機制的缺乏,也會影響我們各種植樹造林活動的開展。近年來,財政投入不斷增加,但是只樹造林活動參與度卻持續降低,這也是使得我國林業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的一個主要原因。
1.3目前我國森林總量不斷減少
相關調查表明,我國目前的森林覆蓋率位居世界130位,僅為世界平均覆蓋率水平的6152%,人均森林面積僅為013平方米,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4/。也正是由于這個現狀,使得我國的林業管理工作具有很大的難度。特別是在造林治林的技術研發方面,更是存在著明顯的不足。由于缺乏高素質的專業性人才,使得林術的選種、培植、育苗和經營工作不能很好地完成,
2生態文明視角下的林業管理及可持續發展措施
生態文明視角下,林業管理要實現科學化現代化,使我國林業經濟能夠得到可持續性的健康發展。
2.1加強思想領域的認知和領導水平的提高
國家和政府各級部門都需要不斷提高對林業管理工作的重視度,在這個工作領域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定期召開相關會議,讓各個行業的尖端人士參加,從多個角度提出改善工作的建議,并且將這些建議綜合,然后給出具體的實施方案。與此同時,相關工作人員還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責任意識,設立屬于自己的工作原則。并且做好相關的宣傳和推廣工作,讓更多的人參與到這項環境保護工作當中來。可以說,林業管理工作的每個環節都是環環相扣的,每個環節之間都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必須使每個階段的工作質量都達標,才能使我國林業健康持續發展。我們都知道,計算機和無線設備以及一些現代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產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在森林資源的保護過程當中也可以利用這一平臺,制作與森林資源保護相關的宣傳片,然后通過網絡進行推廣。
2.2建立健全林業管理的法律體系
建立和健全現代林業管理的法律體系是保障其健康的最重要的要素。國家還應該根據每個區域的營業實際發展情況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制定一套完善的法律管理體系。一般來說,當相關法律和法規出臺之后,林業管理的質量將會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提高。當然,我國的法律法規還需要不斷地進行完善和發展,積極做到與時俱進,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要求。
2.3加強林業管理的科技化建設,不斷提高科技化管理水平
由于我國林業管理工作缺乏先進技術,所以,政府部門也應該在這個方面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引進一些國外的一些先進技術,定期召開相關座談會,聘請相關專家來解答我國林業管理工作者的疑問。各個區域的工作人員還可以積極的進行溝通和交流,分享彼此之間的優勢和弱勢。我國在林業管理工作當中也不能過分的依賴一些先進國家的技術借鑒,還是應該從根本出發,獨立自主地進行研究,開發出一項最適合我國林業發展的技術。
3結語
總得來說,在林業管理工作過程當中,我們需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形成一個正確的意識,然后用意是去指導實踐,做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要兼顧環境效益。只有通過對林業管理制度不斷地進行改革,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不斷對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才能使林業管理工作更好地開展,讓其為我國今后的發展做出越來越大的貢獻,不斷減小我國與其他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進一步的與國際接軌。
參考文獻:
[1]高玉娟,高欣.生態文明視角下政府績效管理模式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5,43(07):342-343+347.
[2]張曉英.現代生態文明視角下的林業經濟長遠發展思考[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29):131+134.
[3]吳聲軍.從文斗林業契約看林業經營的長周期性――《清水江文書》實證研究系列之一.原生態民族文化學刊,2014(1):45-46.
作者簡介:董麗君,女,43歲,助理工程師,工作單位遼寧省國有凌海市大凌河林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