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顏華
摘要:目的 以家庭為中心的健康教育對社區高血壓患者自我效能的影響。方法 研究對象選擇我院臨近社區126例高血壓患者,將其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63例。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社區健康教育,實驗組患者則進行以家庭為中心的健康教育。結果 對照組患者干預之后,患者自我效能總分為(27.18±4.98)分,明顯的低于實驗組患者的(36.89±5.78)分,兩組數據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社區高血壓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實施以家庭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能夠有效地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具有較為顯著的作用。
關鍵詞:以家庭為中心的健康教育;社區高血壓患者;自我效能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23-0075-02
高血壓作為臨床較為常見的疾病之一,很容易引發一系列的疾病,如心臟病、中風、血管瘤等。高血壓患者主要的臨床特征就是動脈壓升高,同時還有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這兩種,在對高血壓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其主要就是要控制患者血壓,這樣就能有效地減少一些列疾病的產生[1]。而要想控制好患者血壓,就得依靠患者自我管理,為了更好地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意識,本文主要對以家庭為中心的健康教育對社區高血壓患者自我效能的影響進行了研究,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選擇我院臨近社區126例高血壓患者,將其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63例。實驗組中,男37例,女26例;年齡45~78歲,平均年齡(57.63±3.23)歲。對照組中,男38例,女25例;年齡45~79歲,平均年齡(57.72±3.13)歲。對比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其組間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診斷、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診斷標準 不服用任何降血壓藥物的條件下,患者舒張壓在90 mmHg以上或/和收縮壓在140 mmHg以上;存在既往高血壓病史,現階段正服用抗高血壓藥物,血壓水平在140/90 mmHg以下,但是仍與高血壓診斷標準相符[2]。
1.2.2納入標準 患者納入標準:交流和溝通可正常進行,對問卷調查具有理解能力,并且完成填寫;病程在1年以上患者。家屬納入標準:直系親屬;對患者身心健康極為關心和愛護;長期在一起生活;對本研究自愿參與,溝通能力較好[3]。
1.2.3排除標準 語言溝通障礙患者;伴有其他嚴重疾病,長時間臥床患者;繼發性高血壓患者;不配合研究的患者[4]。
1.3方法
1.3.1對照組 進行常規社區健康教育,包括定期在社區進行健康咨詢,發放高血壓健康教育手冊等。
1.3.2實驗組 進行以家庭為中心的健康教育,具體內容如下:①需要對患者及其家庭進行全面評估,在實施過程中,社區醫生要加強和患者及其家屬的交流,全面了解患者具體情況,同時了解患者及其家庭對高血壓的認識情況,以此來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②在健康教育過程中,社區護士可以積極使用多媒體技術,為患者及其技術講解高血壓相關知識,讓患者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同時最好相應的預防工作,在健康教育過程中,社區護士需要及時解答患者及其家屬的疑問,同時指導患者遵醫囑用藥,讓其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③在健康教育過程中,社區護士還可以按照患者實際情況對患者進行個體化教育,按照患者家庭狀況以及認知程度,和患者家屬共同為患者制定健康教育內容,其中就包括飲食內容、運動鍛煉等方面,這樣就能充分發揮家庭的作用。④在健康教育過程中,還需要加強對患者的血壓監測,為此,社區護士可以指導患者或者是其家屬掌握正確測量血壓的方式,并且讓其做好記錄。
1.4觀察指標
在健康教育之后,采用自我效能量表對兩組患者進行評分對比,其中包括血壓監測、飲食控制、遵醫囑用藥、規律運動等方面,其中分值最低為0,最高為44分,若患者評分越高,則代表患者自我效能越好[5]。
1.5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對照組患者干預之后,患者自我效能總分為(27.18±4.98)分,明顯的低于實驗組患者的(36.89±5.78)分,兩組數據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高血壓屬于心血管疾病,其主要的特征就是動脈壓升高,相關研究調查顯示,患者如果屬于長期血壓升高狀態,就很容易出現一些列的并發癥。近幾年,在對高血壓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開始實施以家庭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以此來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交流,幫助患者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狀態,使其能夠積極的配合治療,進而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血壓維持在較為穩定的狀態[6]。
健康教育以家庭為中心展開,作為新概念的一種,其提出與新型醫學模式相適應,充分體現了生物-心理-社會的轉變過程,此種教育方式轉變了醫護人員僅僅是將患者作為1個病例看待,而是將患者致力于大環境、社區及家庭中。伴隨高血壓發病率呈現逐年持續增長的趨勢,醫護人員要開始提升了高血壓社區健康教育的重視度,采用家庭為中心的健康教育,體現了教育形式的一對一,以個案問題對原因進行查找,和家庭及患者一起對干預措施進行制定,體現了尊重患者及家屬,同時也使得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和護患關系,并且也使得家屬的監督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對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7]。另外,以家庭為中心的健康教育可對家庭氛圍環境進行營造,對家庭資源進行充分利用,使得家庭有效的力量被充分調動起來,為患者在一定程度提供精神和物質支持,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將用藥的依從性提升。同時,原發性高血壓一般都有家族遺傳傾向,家庭成員一般具有基本一致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針對其他家庭成員,也存在患高血壓的風險,因此,以家庭為中心進行健康教育,不但可提升患者的認知程度,同時也會提升患者家屬的認知程度,對高血壓的發生進行預防,促進家庭的健康發展。
本研究調查顯示,在對社區高血壓患者實施健康教育之后,實驗組患者血壓監測評分雖然和對照組患者并沒有太大的差異性,但是,在實施之后,實驗組患者飲食控制、遵醫囑用藥、規律運動等方面評分數據均明顯的優于對照組患者,并且數據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這一結果顯示出,實驗組患者在實施以家庭為中心的健康教育之后,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得到了有效地改善,所以能夠使得患者自我效能得到顯著的提升。
綜上所述,在對社區高血壓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實施以家庭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能夠有效地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具有較為顯著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穆榮紅,李榮,張會敏.以家庭為中心的健康教育對社區高血壓患者自我效能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7):648-650.
[2]曾桂月.健康教育對農村社區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影響的調查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01):159-160.
[3]RM Anderson,MM Funnell.Patient empowerment:myths and misconceptions[J].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2010,79(3):277-282.
[4]Kearney PM,Whelton M,Reynolds K,et al.Global burden of hypertension:analysis of worldwide data[J].Lancet,2005,365(9455):217-223.
[5]賀國文,周潔,張紅燕.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對社區高血壓患者及其家庭成員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5,12(13):1909-1911.
[6]莊?,帲谡衿迹S月梅,等.社區中老年高血壓病患者中醫體質類型的調查分析[J].淮海醫藥,2015,33(05):424-426.
[7]張瑾,陳瑛.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的影響[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5,31(05):675-67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