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靜
摘 要:《小學語文標準》指出:“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作文教學能否促進學生的發展,能否為學生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除了學生掌握基本的作文知識和作文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創新素質(包括創新精神、創新思維能力和創新個性品質)。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培養學生;創新
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當前小學作文教學改革中值得深人研究的問題。下面就這個問題談些個人的思考。
一、更新觀念,明確作文教學的本質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從教育的功能來看,教育的本質功能在于促進學生個體的社會化,即為兒童實現由“生物人”向“社會人”的轉變創造必要的條件
也就是說,教學要著眼于學生和未來,未來的社會需要我們培養一批能主動適應社會,并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創新型人才,這就要求我們重新審視作文教學的本質功能,把作文教學的著力點放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上。
(二)從教育的效應來看,創新教學的教學目標,是把開發全體學生的創新潛能、提高全體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根本目的和最終任務
作文教學的一切活動,都應以是否保證和促進學生的身心獲得主動的、生動活潑的發展為取舍,因而它所追求的是作文教學的長期效應。
從創造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創造心理學研究成果告訴我們:當學生因受到某種外部的刺激產生了一個具有創造性的思想火花的時候,如果這種火花能得到他人的及時肯定和鼓勵,就會增加他產生一次新的火花的可能性,反之,必然會降低再一次產生火花的可能性。這個研究成果為我們在作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啟示。作為語文教師要認真對待每一個學生的每一個創造性的思想火花,并給予及時的肯定和鼓勵。長此以往,學生的創新能力一定會得到長足的發展。
二、作文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策略
(一)拓寬訓練時空,是作文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礎
1.從課上走向課下,克服為文而文的傾向
學生的習作是他們對日常生活感悟后的自然產物。這樣的習作往往有著解放的個性色彩,并體現著表現自我的創造性,它沒有時間的限制。學生的習作沖動不會只等到上作文課時才產生,如果把學生的習作框定在作文課上,學生也許因為缺乏習作的興趣而走上為文而文的歧途。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把作文的時間放在平時,讓學生有了感觸及時地記錄下來。作文課上,教師要指導學生將觀察到的素材進行加工、整理、潤色和提煉,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
2.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拓寬習作訓練的渠道
(1)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如“繪畫”,可提供條件讓學生借助想像畫成國畫或拼成國畫,然后讓學生把畫面內容寫下來。這些訓練使文字與形象配合、畫面與習作互補,從而促進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又如“實驗”,先讓學生運用自然課或課外閱讀中學到的某一科學知識自己做一個小實驗,然后把實驗過程寫下來。再如“表演”,好動、好表演是學生的天性,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機會,在表演中提高創新能力,在表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把表演的內容、感受和發現寫下來。
(2)充分挖掘課文中的習作資源,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閱讀課文中蘊涵著極其豐富的可供學生進行創造性習作的資源,教師可結合課文指導學生進行創造性習作。如《我的戰友邱少云》一文中有這樣兩句話:“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動不動。烈火在他身上燃燒了整整兩個鐘頭才漸漸熄滅。”可啟發學生對照插圖,由外表推想到內心,將這兩句話擴展成一段內容具體的話;根據《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結尾,續寫《賣火柴的小女孩真的來到子天堂》;根據《凡卡》一文的學習,可續寫《凡卡的信寄出以后》,也可讓學生進行相關遷移,寫《我和凡卡比童年》等等。
(3)不斷豐富班隊活動內容,為學生提供寫作機會。如“祖國在我心中”主題班隊會,可讓學生了解祖國歷史、文化、名山大川扭從而寫出謳歌偉大祖國的文章;如通過智力競賽活動,讓學生寫出競賽場面,使其從小受到科學的熏陶。
(4)結合課外閱讀,看電影和電視,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
(二)強化創新思維訓練,是作文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
1.沖破思維定式,訓練學生思維的發散性。學生作文為什么會出現眾多雷同規象?這與學生作文時的思維定式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我們在指導學生習作時,要引導學生沖破思維定式的束縛,把作文訓練與培養學生發散思維有機地結合起來。其方法可采取:第一、同一題目,多角度選材。如《我的媽媽》,沖破傳統的只寫媽媽關心我的定式,啟發學生從媽媽性格、脾氣、品德、才能、愛好,在家庭和社會中的作用等方面選材;第二、同一材料多種立意。如寫《爬山》,可重點表現自己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好河山的贊美;也可重點表達自己的感受,“做任何事,要想獲得成功,必須腳踏實地地去努力”;也可通過登山遠眺的感受,說明“站得高,看得遠”的道理;第三、同一材料多種體裁。如《我們的校園》可以記敘;可以抒情;可寫成說明文;可寫成詩歌;也可寫成想像作文,設計一下未來的校園。2.啟發相關聯想,訓練學生思維的變通性。相關聯想是人們根據事物之間的某種聯系,由某一事物聯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它是創新思維的重要形式。3.充分展示個性,訓練思維的獨特性。創新思維必定是個性思維。
在作文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個性思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換角度”思考,運用“批判的眼光”思考,讓學生獲得與眾不同的思維方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