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文梅
摘要:高中物理作為理科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重點也是難點。學好任意一科都是有方法的,高中物理也不意外。科學探究教學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被我國'新課標教育的改革所大力推行。這種方法可以培養學生構建知識框架的能力,并且使學生形成一個正確的科學探究的態度,鍛煉學生物理思維模式的形成。總的來說,物理科學探究教學如果可以真的完美的落實。那么,對于學生和老師來說,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篇文章主要是對高中物理科學探究教學的現狀及其對策進行試析。
關鍵詞:高中物理;現狀;對策;思維模式;課堂效果
引言:高中物理科學探究的方法對于高中物理的教學是有很好的作用,許多教育者都看到了這一點,并且有了踴躍的嘗試。這在一些對學習方式的改革與轉變的方面是有好處的。當然,與此同時也顯露了一些問題。
一、對于高中物理科學探究教學的現狀的分析
目前,最主要的問題是關于老師自身對于物理科學探究的認識,不是僅僅是與學生們做做實驗就可以的,而是,要結合實驗帶領孩子們確切地認識到這個物理現象的理論與發展。當然,重理論輕實踐的理念也是不可采取的。這種呆板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無法真正的吸收高中物理的知識,同時與無法正確,規范的使用儀器。
二、對科學探究的認識問題
1.其實在多數情況下,我們認為科學探究教學就是讓學生做實驗,其實這正是對科學探究教學的內涵的不明確。科學探究是在教師的指導和啟發誘導下,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以現行的物理教材為基礎,以學生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為參照對象,為學生提供自由表達、質疑、探究和討論問題的機會,將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活動中。
2.科學探究教學就是要讓學生獨立自主的完成物理探究的全過程,當然這里的學生的探究能力很重要,絕不簡單是物理實驗這么簡單。
3.我們要對科學探究教學的過程有個很清楚的認識,知道它涉及的環節主要有哪些,這是科學探究的前提。科學探究教學的過程由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等七個要素構成,這七個要素也是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相輔相成的,每個環節都至關重要。
1.提出問題是探究教學的起點和關鍵點
老師通過提出問題來激發學生的逆向思維,這是一個起點也是關鍵點,因為提出問題決定著探究的主要方向。
2.猜想與假設是引導學生探究的方法
猜想與假設是探究式教學的重要環節,探究能力和思維能力在這一環節來實現。教師可以根據遇到的不同問題實施不同的教學策略。
3.學生交流與合作
學生的交流與合作可以為其他人的實驗提供想法與思路,是一個共同分享,積極合作的 過程。交流與合作還可以鍛煉學生口才方面的發展,可以說是全方位的培養,是一個展現自己的舞臺,每個學生都要抓住機會,把你的想法告訴別人。
三、“探究題學習”模式的思考與實踐
“探究學習”應“以學生為本”,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領路人。強調學生的學習方法與過程,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教師要教授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自我汲取知識的能力。
1.從物理實驗入手
物理實驗可以激發學生對于物理的激情,讓其對物理實驗充滿期待,并且充滿熱情。老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概念性的思路,讓學生自己探索其中的奧妙。“探究學習”的第一個特點“學生自主地抓住自然的事物、現象,通過探究自然的過程而獲得知識”。
2.利用數學解題,培養孩子們的邏輯推理能力
探究學習的第二個特點“加強數學邏輯思維訓練,培養學生從事研究的必要能力”。 數學是理科的基礎,也是學好物理的關鍵。知道了原理,當然還要知道其推理過程,并且還會用到其他的物理題中,也可以算出來。這就需要我們擁有良好的數學基礎,才能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識。
3.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信息技術也可以與教育發展作出貢獻。現代化信息技術和物理課堂的結合可以減輕學生的負擔,打開學生的視野與大腦,引發新的思路與想法。
4.培養自信心和好奇心
“探究學習”第四個特點是“培養探究未知世界的積極態度”。好奇心可以使學生保持對物理的新鮮感,并且有代入感。有了好奇心,自信心也不能少。學生有了自信心,才不會被物理的難點打倒。這對物理的探究性實驗是很重要的。
四、探究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角色
1.從“主導者”到“主持人”
教師的“主導”使學生受到的控制太多,不得不跟著教師一起走。教師應轉化為教學的主持人,成為一個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學習資源的供給者,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學生也要把握住機會自主學習。
2.從“確定者”到“預定者”
教師由學習的步驟、目標和程序的“確定者”,轉化為學習目標和程序的“預定者”。教師不必確定學生研究活動中應該得到什么,學生的研究目的由學生自己確定。學習的程序不再由教師確立,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學習的步驟。 學習步驟的確立可以為學生節省大量的時間,也可以使物理探究過程更清晰。
3.從“反饋者”到“評價者”
教師由考試結果的反饋者向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者轉變。教師不再是檢測成績的提供和分析者,而是對學生的發展需求進行估量和建議;是學生發展的“協助者”。教師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和伙伴,為學習營造一個民主的氛圍,使學生成為課堂主人,創建民主、和諧、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
4.學生由“聽眾”“觀眾”變為“發現者”
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由發展,充分挖掘學生的探究潛能,豐富課前準備的材料,降低學生對新知識的陌生程度,提高學生參與意識,激起學生探究熱情。
結束語:
總的來說,物理的探究性教學還是要落實到每個學生的身上,回歸到教育以人為本的教育本質上。不論是在探究實驗中成功還是失敗,學生都要接受并且習慣。老師要在探究教學的過程中要起到積極引導的作用。重點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這是探究教學的主旨。
參考文獻:
[1]王麗萍.高中物理科學探究教學的現狀及其對策[J].才智,2016,(19):158-158.
[2]郭興娜.高中物理科學探究教學的現狀及其對策[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11):155.DOI:10.3969/j.issn.1673- 0410.2016.11.193.
[3]陳小平,譚海蘭.欠發達地區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現狀及對策[J].物理教師,2017,38(8):23-27.
[4]孫林林.高中物理課堂有效教學的開展,讓課堂獨領風騷[J].神州(中旬刊),2016,(2):103-103.DOI:10.3969/j.issn. 1009-5071.2016.02.08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