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趙卉
摘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家長以及幼兒園逐漸關注孩子的健康發展。幼兒發展是多方面的,幼兒教師應該從不同角度探索幼兒的智能發展。每個幼兒有自身的特點以及獨特的思維方式,幼兒教師應該因材施教積極探索以及發現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多元智能,本文針對這種現狀,就如何在區域活動中發展幼兒的多元智能。希望對給予相關學者一些啟發以及建議。
關鍵詞:區域活動;發展;幼兒;多元智能
引言:
根據多元理論,我們知道每個幼兒的智能不同,因人而異。每個人在不同領域的發展存區別,有的人在某一領域特別擅長,有的人在某一領域處于弱勢地位。每個人有八種智能,而且每一種智能可能存在區別。幼兒在學習的時候,教師應該因人而異,有針對性的教學,因材施教,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在實現自我等方面各有差異,教師需要結合幼兒在區域活動的表現,協調平衡發展幼兒的多元智能。幼兒教師需要盡可能的了解幼兒自身的智力發展以及身上所具備的獨特優勢,使幼兒在均衡發展的前提下,突出自身特點,促進幼兒健康發展。人生有許多階段,幼兒階段可以說是人生很重要的階段。幼兒階段教育對知識、能力以及認知都有很重要的影響。幼兒的多元智能發展關系到幼兒身心的發展,嚴重的點講其關系幼兒的一生的幸福。因此,作為幼兒教師來說,對幼兒的多元智能要十分重視,不能容得半點馬虎。幼兒的多元智能是幼兒一生幸福的保障,良好的幼兒的多元智能發展能夠為幼兒今后的生活以及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由此可見,幼兒的多元智能發展重要性可謂是不言而喻,所以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應該將更多精力放到幼兒的多元智能的培養與發展上。但是,目前在這方面教育有所欠缺,作為幼兒教育者,任重而道遠。
一、觀察了解幼兒的需要和表現,為幼兒的多元化探究創造機會
了解和觀察幼兒是為幼兒的多元化發展的前提。對幼兒教學,同樣需要了解以及觀察幼兒,這有這樣才能準確的分析,然后采取一定的措施幫助幼兒,以及給幼兒學習以及發展的建議。教師在觀察幼兒的表現是采取的方法有很多,即可以采取局部觀察,也可以采用整體觀察,教師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采用具體的方法。教師有時候時間有限,可以采取整體觀察。根據多元智能理論我們可以知道,教師需要盡可能的了解幼兒之間的差異性,及時發現幼兒存在的問題,進行差異化教學,因材施教。在進行觀察的時候一定注意幼兒的隱私,照顧到幼兒的自信心以及個人情感,在區域活動中觀察幼兒的差異性,然后針對這種差異進行探索,摸索出適合幼兒的多元智力發展的方式方法。離不開深入細致的局部觀察。在活動中,幼兒得到及時的反饋越多,就越能增強好奇心,積極探索,獲得新經驗。假如教師只提供一些材料,而不和幼兒交往,不給幼兒以回應,就會影響幼兒探索的積極性。為了帶動幼兒進行有目的的活動,教師需要對幼兒有所表不,使幼兒的行為受到贊許和強化。教師對幼兒活動的具體參與、指導和幫助,可促使幼兒活動水平不斷提高,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我認為,教師在區域活動時應考慮到個體差距,對較特殊的幼兒進行跟蹤指導,促進幼兒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只要他在原有基礎上有所進步,就是成功。如有一次種植觀察記錄芹菜的生長過程,許多幼兒都按照教師的教育計劃和要求種植了芹菜,并對它進行觀察記錄,但個別幼兒偏要從家里帶來小螃蟹來,記錄它的生長過程。對于這樣的孩子,教師首先應認可和鼓勵他的做法,在觀察記錄過程中,及時幫助他們整理記錄的內容,和他們一起提煉所獲得的認知經驗。同時,這類幼兒因其觀察記錄的內容不同,導致與同伴交流的內容甚少,內心很孤獨。這時,教師可為他們提供向同伴介紹白己經驗的機會,使他們更快地融入分享交流活動中去,這樣幼兒也知道不同事物的生長過程是不同的,有些快,有些慢,有的變化大,有的變化小。活動結束和活動開始時情祝相同,教師的觀察在于了解大多數幼兒的活動,以便確定結束的時間,特別是要注意個別幼兒的活動進程,以幫助他們做好結束活動的心理準備。
二、開創有價值的話題,建立學習小組
幼兒教師需要對不同幼兒喜歡的話題題目進行篩選,找出有價值的話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幼兒教材之中有些題目適合幼兒教學,而有些題目不適合幼兒教學,有些題目適合幼兒教學。所以,老師在備課的時候,要有針對性的篩選題目。這樣可以提高教學效率,盡可能的減少無用功。幼兒老師可以通過建立學習小組,這樣有助于幼兒教學。通過情景模擬,進一步加強了學生理解課本內容的能力。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找到適合他們的情景題目,結合發展規律,找尋適合的情景題材。根據幼兒的性格以及愛好,創設情景。然后以豐富的形式呈現出來,將抽象的知識、概念轉化為具體的容易理解的場景,進而激發幼兒的興趣。在這個活動過程中教師應該了解幼兒的特點,針對具體的幼兒,創設適合的話題,從而促進幼兒智力方面的發展。幼兒也可以通過交流,促進自身素質的全面提高。幼兒多元智力發展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家長、學校、社會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逐漸實現幼兒的多元智力發展。這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夠做到的。幼兒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創設有意義有趣味的話題,使幼兒盡可能的在區域活動中,發展多元化智力,使幼兒有個性化以及更加簡況的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幼兒的多元智能發展上需要下大工夫,落實的實處。教師應該針對幼兒的在區域活動中的表現以及自身獨特的優勢,因材施教。幼兒的多元智能發展是一個長久的、持續的培養過程,教師不能一蹴而就,應該以多種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教學方法,在實踐中培養幼兒的多元智能。讓幼兒可以根據自身特點,選擇自身的適合的學習方式。教師在尊重幼兒能力以及發展水平的前提下盡可能的使幼兒有個性以及健康發展。幼兒的多元智能發展不僅是我們的一項工作,而且是一項責任,一項社會性的事業。為了這項事業的發展,幼兒教育工作者,應廣泛借助社會各種力量,更好地對其進行幼兒的多元智能發展,培養孩子多元智能。
參考文獻:
[1]陳愛玲. “小鬼當家”——小議區域活動的組織與指導[J]. 文教資料, 2007(2):137-139.
[2]沈繼紅. 區域活動,促進幼兒多元自主發展[J]. 教育科研論壇, 2010(8):71-72.
[3]江志芳. 發展性評價在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的應用[J]. 小學科學:教師, 2016(7).
[4]毛珺. 多元智能理論對幼兒園開展區域活動的啟示[J]. 科教導刊, 2017(5x):152-153.
[5]滕芳. 在主題區域活動中培養幼兒觀察講述能力的探索性研究[J]. 新課程·上旬, 2013(7):105-105.
[6]施思. 區域活動中發展幼兒多元智能的途徑[J]. 科普童話:新課堂, 2017(4X).
[7]朱江琴. 在區域活動中發展幼兒多元智能[J]. 教育科研論壇, 2009(12):52-53.
[8]張慧娟. 試論如何在多元智能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參與意識[J]. 新課程:小學, 2015(3):144-144.
[9]張慧娟. 試論如何在多元智能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參與意識[J]. 新課程:小學, 2015(3):14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