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海瑜
摘 要:以體育游戲與聾啞學生的心理特點為研究對象,依據教育學的基本理論,提出了體育游戲在聾啞學生教學過程中的作用的問題,使體育游戲教學在聾啞學生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得到正確的應用,在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聾啞學生的健康成長;激發聾啞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在課余時間在我活動的能力,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名聾啞學生在體育游戲教學的過程中都得到發展的教學基本理念的指導下,從體育游戲的作用和聾啞學生的特點兩方面入手論述了體育游戲教學在聾啞學生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開展聾啞學生的體育游戲。
關鍵詞:體育游戲 聾啞學生 學會合作
中圖分類號:G8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07(b)-0218-02
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應用的越來越廣泛,體育游戲在準備活動中的應用使學生告別了慢跑、行進操、定位操的準備活動模式,選擇適當的體育游戲熱身可以達到熱身的目的,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活動身體,提高學生參與體育課堂的興趣性和注意力的集中性。結合教學內容制定一些體育游戲作為教學內容的練習手段,能夠提高學生練習的效率與掌握知識的扎實性。用一些形勢自由,內容簡單的游戲進行放松活動可以緩解運動訓練與體育課堂引起的生理和心理的疲勞。這些體育游戲的作用在聾啞學生的體育教學中都一樣的得到體現,由于聾啞學生的聽覺有障礙,所以在與人溝通方面有一定困難或者不喜歡與人溝通,根據體育游戲的合作交流的特點使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為聾啞學生回歸主流社會當中與人交流做好準備。
1 體育游戲的特點
(1)趣味性。游戲來源于生活娛樂,所以游戲具有趣味性,趣味性濃的游戲也更容易被人們喜愛。
(2)普遍性。游戲有個人體育游戲,又有相互配合完成的集體項目,有適合各個年齡段的學生的學校體育游戲,也有適合各種殘疾類型學生的體育游戲。所以在教師上課的時候要根據學生情況選擇適合學生的游戲。
(3)教育性。體育游戲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將德育和體育結合,用教師點評的方法使參與者的身心素質寓于體育游戲當中。
(4)競爭性。體育游戲創建了一個情景,在游戲規則的要求下,使學生充分發揮智能、體能戰勝對方,獲勝體驗成功感,失敗了總結經驗再來。
(5)規則性。每一種體育游戲都有規則,使游戲者在公平的條件下進行公平競爭,競技性體育游戲要有裁判員執行裁判工作,所以裁判員要做到公正、準確、嚴格、認真。
(6)實用性。體育游戲適于全面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適于提高游戲者積極向上的心理素質,有利于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興趣,有利于健身防病、治病及調節緊張的學習壓力。
2 聾啞學生的心理特點
聾啞學生存在語言障礙的問題,這些是他們的生理原因,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他們存在一定的心理特點。這些特點歸結起來表現在下列3個方面。
(1)自卑心理。聾啞學生由于耳聾,無形中與社會之間產生了一道隔閡,參與社會各方面活動的機會相對減少,加上社會上有些人對聾啞學生的不理解常常歧視他們,這樣就使一部分聾啞學生產生了畏縮和自卑的心理,害怕與健全人交往。
(2)防范心理。由于聾啞學生與健全人存在溝通上的障礙所以在多次受到社會上某些人誤解以后,就產生一種冷漠感,錯誤的認為社會上的人不可信、不可靠。因此從自我防范的角度出發,對人們產生了一種防范心理,有時即使是人們的忠告也聽不進去,少數人還會產生對立情緒,以沉默來對抗。
(3)求同心理。由于聾生和健全人交往信息很難溝通,而和聾啞學生之間交流則比較自由通達,因此,總覺得和自己的同學相處有一種親切感、安全感,于是漸漸疏遠健聽人,把自己隔離在自己的社會范圍內。
3 體育游戲在聾啞學生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3.1 克服自卑心理
體育游戲是豐富多彩的,它有適合各種的學生的游戲,每一個游戲又有多種角色可以使學生都參與到這個游戲過程中來,所以每一名同學都會找到自己的定位,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收獲成功的喜悅。隨著教師的評價標準是對學生自己的基礎上的評價,每一名同學都會有進步,每一名學生都會有閃光點,所以教師要找到學生的閃光點使每一名學生都看到自己的進步,表揚他們在游戲中的成功參與。特別是在和普通學校學生一起活動的時候聾啞學生利用自己在學校中獲得的體育是在與同齡的普校學生活動中獲得成功的喜悅,使他們正確的認識自己,克服自己的自卑情緒。
3.2 良好的競爭意識與集體榮譽感的培養
在體育游戲的教學過程中的一些競技體育游戲培養學生競爭的意識,競爭意識是每一個人潛在的意識。所以體育教師在組織學生參加游戲的時候要注意公平性,首先要講解清楚每一個游戲項目的規則,讓學生明白必須在游戲規則的允許下進行的游戲才是正確的,才是能夠得到老師的認可的,這樣就培養了學生遵守社會規則的習慣,為能夠更好的融入社會做好準備。使學生能夠正確對待競爭。教師在體育游戲的選擇和設計過程中有目的的選擇一些集體性的體育游戲,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與團結合作的能力,在體育游戲的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可以擔任的角色有很多,組織者、參與者、裁判員。所以體育教師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把自己融入到學生的活動中去,比如說“網魚”的游戲,就要求學生們通力合作共同參與才能完成的任務,可能學生開始沒有認識到集體的力量,這個時候教師就要告訴學生集體的力量,最后在完成任務的時候教師要正確地總結本次任務的意義,也可以請一些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教師要強調集體的重要性,使學生加深對集體的認識,增強集體的榮譽感并學會與人溝通、交流、合作的方式。
3.3 適應社會能力的培養
體育游戲可以作為聾啞學生和普通學校學生溝通交流的一種手段,因為體育游戲是身體語言較多但又不涉及太多的專業手語,這樣就使聾啞學生與普通孩子的交流更加容易,在逐漸的交流過程中使他們能夠更好的相互了解,加強他們之間感情的交流,使聾啞學生能夠敞開心扉的與普通人用筆或者簡單的手語交流,通過交流也使普通的孩子對聾啞學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正確的看待與聾啞學生的關系,營造和諧的社會氛圍,能夠公平、客觀的對待聾啞學生。比如通過將聾啞學生與普通學生混合編組進行游戲,這樣他們之間就要進行交流,共同商量游戲中的配合方法并在游戲的過程中共同解決遇到的問題,這樣的簡單交流可以使聾啞學生學會與普通學生交流的方式與方法,掌握與人交流的時候該注意的要點,使他們更多地了解、更多地理解最后成為好朋友。這樣就使聾啞學生在社會適應上有了一定的基礎,社會上也給與了聾啞學生一個適應的環境,為聾啞學生回歸主流社會做好了交流、溝通上的準備。
4 結語
體育游戲作為一種特殊的教學手段在體育教學中起到非比尋常的重要性,體育游戲可以結合多個項目的技術特點,如果能夠合理的安排和運用,必將在聾啞學生的心理教育方面產生積極的作用,但并不意味著游戲就可以決定聾啞學生的心理特點。 教育是外部因素,學生心理是內部因素,我們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關注到每一位學生的心理,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和現狀,有針對性的緊密結合學生心理特點精心編選設計、巧妙組織合理的運用體育游戲,以適應學生已有的發展水平,并在準確把握聾啞孩子心理的基礎上,適時的選用高于孩子心理水平的游戲,并注意觀測到每一位聾啞孩子的差異性,這樣他們能夠理解和接受,從而能夠促進學生的心理水平向更高層次發展。
參考文獻
[1] 體育心理學教材編寫組.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2] 祝蓓里,季瀏.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唐立軍.談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意義與要求[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1999.
[4] 教育部師范教育司組編.聾童教育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