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明飛
摘 要:多媒體技術正以快速發展的態勢逐漸出現在課堂的教學中,越來越多的教師也將多媒體作為一種輔助的教學手段來開展教學,以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在初中政治的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也可以有效地提高政治教學的效果。提出了創設情境,調動學生興趣;拓展資料,培養學生素養;視聽結合,提高教學效率這三種利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的手段,以期提高初中政治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政治;課堂教學;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技術設備將視頻、音頻、圖片等功能集于一身,其在活躍課堂氣氛、營造良好氛圍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初中政治不僅是一門學科課程,更是培養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主要手段。雖然各學科教師在其他課程的教學中也可以滲透德育,但是政治教學可以涉及到學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在培養學生品德素質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將多媒體技術充分地利用起來,不僅是提高政治教學有效性的主要方式,更是健全學生人格、促進其良好發展的主要手段。
一、創設情境,調動學生興趣
新課程改革提出要提高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使其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而創設情境的方式是調動學生內心情感的主要手段,可以讓學生自覺地投入到情境之中,并用心地思考、學習。那么政治教師就可以結合教學的實際內容利用多媒體的視頻、圖片等功能來直觀地呈現展示,為學生創設出一個生動的學習環境,從而使得政治課堂的教學效果得到保證。
例如,在教學《走向自立人生》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出示兩幅畫面:大樹從發芽生長到逐漸茂盛的過程;爬山虎爬墻生長的過程。在學生觀看了這兩個簡短的視頻后,教師就可以提出問題:“從這兩個截然不同的生長狀態中你有什么樣的感悟?可以聯想到人在生活中的哪兩種不同的生活態度?”通過植物的生長來隱喻人的成長,可以讓學生進行積極深入的思考。接下來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播放青少年成長中的事例,如家長過度溺愛學生,導致有些中學生都不會自己系鞋帶等,從而啟發學生的思考,激勵學生成長為一個自立自強的人。
二、拓展資料,培養學生素養
政治教材中的大部分教學內容都是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關的,但是有些內容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很少重視,導致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互動較少,學生也覺得無話可說,造成教學效率降低。而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教師就可以在網絡上查找相關的資料,并利用制作多媒體課件的方式呈現出來,通過這樣直觀的展示,學生也會對其產生深入的思考,從而更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養,也有助于政治教學質量的提高。
例如,在教學《學會拒絕》這一課中的“游戲機的誘惑”這部分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先調查一下班級內學生玩游戲的情況,然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為什么要玩游戲以及玩游戲的頻率和時間等,以便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所了解,也讓學生對自己進行一次剖析。接下來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出示青少年因為玩游戲而成績下降、生活質量下降、甚至危害社會等資料,從而給學生敲響警鐘。當然,由于班級內也有學生玩游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也要考慮到學生的自尊,不能一味地貶低玩游戲的現象,而要讓學生知道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能過度地玩游戲,從而真正地讓學生受到感染與啟發,促使其認識到拒絕誘惑的重要性,并在面對生活中的其他誘惑時也能做到拒絕。
三、視聽結合,提高教學效率
多媒體技術設備作為一種輔助課堂教學的手段,其可以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將教學的內容通過生動的圖片、直觀的框架圖等來出示,從而可以逐漸地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而且,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一邊講解一邊播放相應的資料,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其可以全身心地投入政治課堂的學習過程中,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為構建出高效的政治課堂打下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感受法律的尊嚴》這一課中學習“違法行為的類別”內容時,學生通過教材中大段文字的閱讀是很難真正地掌握一般違法與犯罪的異同點的,那么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將這些內容通過列表的方式呈現出來,將一般違法與犯罪的不同點從對社會的危害程度、觸犯的法律法規以及應承擔的法律責任這三個方面進行總結,從而讓學生直觀地理解這些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也真正地促使學生約束自己的行為,成長為社會發展的棟梁之才。
社會的進步使得多媒體的應用也趨于普遍,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應用多媒體不僅可以提高政治教學的效果,而且可以塑造學生良好的品德。政治教師要恰當地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以發揮出其在教學中的優勢,構建出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政治課堂,為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提供契機。
參考文獻:
[1]廖信松.新課改指導下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效果[J].教育教學論壇,2013(44).
[2]江萬生.論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改革與開放,2011(12).
[3]謝朋剛.多媒體技術在政治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10).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