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平
摘 要:在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推行下,情感教育作為有效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效率和質量的重要途徑,對學生英語綜合素質的提升有著積極影響。主要對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展開研究分析。
關鍵詞:初中英語;情感教育;應用研究
教育的目的不僅包括認知的發展,還包括情感的發展,是對整個人的教育,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英語教學中不但要重視學生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更要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發展。初中階段的學生有著明顯的情感脆弱且較為敏感的特點,因此,教師在具體教學時應結合學生的身心特征來合理應用情感教育,進而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
一、充分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使其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
教師把情感教育作為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與目標,不僅教給學生豐富的知識,而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創新能力,真正體現素質教育的精神實質和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根據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初中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并不高,嚴重的還存在厭學心理。如果教師不能對這種情況采取措施及時干預,那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也就成為一句空話。教師若想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意識,可以從課堂導入開始,注意先聲奪人,用最短的時間引導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富有藝術性的開端,可以使學生自然地進入學習新知識的情境,并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使他們樂學、善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教學方法上的多樣化,用情景教學法、小組討論法等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和參與意識。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適時引導學生開展采訪、表演、辯論、演講、編故事及研討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有更多時空表現自我,從而激發學生觀察、想象、探究、實踐及合作互助等欲望,促進師生雙方的感情和思想的交流,進而達到情感培養的最終目標。
二、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和諧的學習氛圍是幫助學生情感培養的重要外界因素,而初中英語教學過程更是教師教與學生學,師生間情感世界溝通與表達的過程。教師通過豐富的表情、夸張的肢體語言等對學生保持信任、鼓勵的情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例如,在學習9A Unit 3 Teenage problems一課時,教師可以從自己的煩惱開始,引導學生暢所欲言,說出自己學習、生活中的煩惱。針對這些煩惱,其他學生給出自己的觀點和解決方法,教師也積極參與學生的討論。這樣,不但能為學生掌握相關英語詞匯和表達提供極大的便利,還使學生和教師之間縮小情感距離,師生、生生在互動交流中逐漸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進而實現情感上的有效共鳴。
三、有效利用各種先進的創新型教學手段,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英語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把圖片、動畫、音頻、視頻等多媒體方式以超文本方式串聯起來,創造栩栩如生的虛擬教學環境,
學生手、眼、耳并用,有新穎感、驚奇感、獨特感、直觀感,做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在多媒體教學設計中,教師還要注意挖掘學生熟悉的素材,如他們朝夕相伴的同學和老師、崇拜的明星、時尚話題、流行元素等,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有親切感和表達欲。教師要相信學生的潛力,相信他們將有所作為,珍視他們的體驗、感悟及他們每一次小小的進步,可以采用集思廣益的開放模式,鼓勵學生自己去搜尋相關材料,在課堂上展示、分享,老師分別給予點撥和正面評價。這樣,學生在一次次的歷練中綜合素質得到提升。此外,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突破時間和空間限制,可以對學生進行個別化指導。教師的愛心就像春雨一樣,灑向每位學生。這種關愛是平等的、民主的,無私不帶功利、樸素又無比高尚。教師對學生的信任、關愛有助于促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進而達到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
總之,若想實現初中英語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最佳效果,教師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與學生之間建立一種良好的師生關系,進而為其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實現最佳的學習狀態,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志華.試論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校園英語(上旬),2016(11):135-136.
[2]陳寅瑩.論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英語教師,2015,15(23):130-131.
[3]孫國蘭.基于情感教育基礎的初中英語教學[J].新課程導學,2016(24):84.
編輯 魯翠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