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偉
摘 要:新課改的提出,對各個階段的不同科目教學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也應順應新課改理念,加快教育創新,在教育改革的推動下實現高效教學。而如何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提高高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高中政治教師共同面對的問題。立足于高中政治教學現狀,根據高中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如何提高高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深入探究。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政治;有效性;提高
教育改革正在全國的教育事業中如火如荼地展開,對各個學習階段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都進行了創新。新課改要求教師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充分利用新式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但在當前的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依然無法擺脫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導致教學質量較差,學生的學習效率較低,嚴重影響了學生發展。
一、當前我國高中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觀念落后
高中學生正面臨升學考試的巨大壓力,教師將提高考試成績作為教育的主要目的,而在新高考改革后,政治成為高考中的選考科目。因此,教師將政治當成所謂的“副科”,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了語數英這些重點科目上,忽略了政治學習的重要性。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也逐漸降低了對政治的學習熱情。受到我國應試制度的影響,教師過度重視學習成績,沒有對學生進行真正的思想教育,讓學生成為學習的機器,對學生的思想發展產生了限制。
2.教學方式單一
在傳統教學方法的長期影響下,大部分教師無法轉變教育方式,沒有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在政治教學過程中依然采用宣講式教學法,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灌輸,教學方式單一,課堂氣氛沉悶,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對大量的理論知識難以進行有效記憶,學習效率下降,形成了惡性循環。
3.教師的專業能力有待提升
教師的引導在教學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教師的教育能力和專業素質對教學質量產生直接影響。在當前的高中政治教育中,部分教師專業程度較低,無法將政治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提升教育的實際意義,造成學生理解困難。
二、新課改下提高高中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策略
1.轉變教學觀念
在高中政治教育過程中,教師應結合新課改理念,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通過提供有效的政治學習方法,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這種學習模式下,學生會產生極大的成就感,增強了探究欲望,從“要學生學”變成了“學生要學”,從根本上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意識。
例如在學習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對課程內容進行預習,指出預習的側重點,對于不懂的內容可以自已查找資料。在課上,讓學生試著講課,可以模仿教師的講課方法,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形成獨特的“授課”方式。學生在講課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在預習時沒有發現的問題,通過自身的講解和對其他學生的提問逐漸解開了一個又一個難題,是一個奇妙的學習過程。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對本課知識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并且對知識點做了深入、全面的掌握。教師可以在每節課的前十分鐘選出一名同學進行講課,按照班級中學生的座次依次進行。
2.豐富教育形式
政治學習內容以理論知識為主,沒有語文教學的故事性,也沒有數學教學的邏輯性。傳統的政治教學只是一味地讓學生背誦知識,學生的學習難度較大,并逐漸產生了抵觸心理。因此,教師需要豐富政治教育課堂的教育形式,打破傳統單一的沉悶教學。首先,教師可以根據政治學習內容搜集相關案例,通過案例的真實故事情節引入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另外,還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例如在學習公民的政治參與知識時,教師可以在課下搜集相關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在課上給學生觀看圖片、視頻等內容,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提升學生對政治的學習興趣。
3.增進師生關系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上一度保持自己的權威性,對學生進行嚴格要求,部分家長為了學生獲得良好的考試成績也總是叮囑教師對學生進行嚴加管教,長期以來造成了師生間關系的惡化,學生對教師普遍存在懼怕心理。而學生和教師的關系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相應科目的喜愛程度。因此,教師應拉近和學生的距離,形成友好的師生關系。在課上教學時,教師可以適當運用幽默的語言活躍課堂氣氛,多和學生進行教學互動,逐漸成為學生的朋友。
總之,在新課改背景下,想要提高高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教師從多方面入手。首先需要摒棄落后的教學觀念,充分落實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同時要進行教育手段的創新,推進教育形式的多樣化,利用現代化教育設備豐富教學內容,提升政治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對政治課程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宋華文.新課改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師生交往的弊端與有效性探究[J].新課程(中),2015(3):185.
[2]阮俊琴.關于新課改下高中政治教學有效性探討[J].文理導航(上旬),2014(10):93.
編輯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