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靜
摘 要:老教師在面臨教育改革時,可能會感到無法適應。只要做到以下幾方面,老教師就能再次成長。從思想上去接受現在的教育理念及形式;從上課的形式上去改變和創新;多向年輕教師學習,做到不恥下問;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拓展各方面的知識面;師生關系的改變。a
關鍵詞:老教師;思想;教學方式;同事關系;繼續教育;師生關系;導演
我是20世紀80年代初出生的人,但已從教十四年。我把我自己歸為老教師的行列,有人可能會笑。這個“老”字怎么用在了青春壯年的我的身上呢?那是因為我的教學思想老,教學方法老。這切切實實地體現在我教學的各個方面。不愿創新,不愿接受新鮮事物,總以為把知識點講透,然后再多做點題,學生就能得高分。這就是真實的我。
但是隨著現代信息化技術的普及,教學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翻轉課堂”“走班教學”已悄無聲息地走進了我們的校園。對于很多年輕教師來講,他們的時代來了,這種教學模式顯然更能發揮出他們自身的優勢和潛能。這對于學生、老師、學校乃至社會來講都是一種進步。社會在進步,而我呢?我還沉浸在我的小世界里,固步自封嗎?想了很久,終于下定決心要向先輩學習,我毅然地走向了我的教學成長之路。萬事開頭難,花了整整一周的時間去思索成長的方向和道路之后,我跨出了我的第一步。
曾經的我在講臺上是那么的高高在上,那么的目空一切。我就是課堂的主宰。一切質疑我答案的學生都被我的眼神所“殺死”。總之,我說的都是正確的。我的課堂,我說了算。但現在的教育理念是“以生為本”,以學生為中心,以探究式教學方式為載體。所以,我惴惴不安地走下了講臺,走向了學生。雖然剛開始非常不適應,但我嘗試著去觀察他們,坐在座位上嘗試著去聆聽他們的想法,并真誠地與他們討論有疑問的題。這種微妙的關系在慢慢萌芽并茁壯成長。這就是所謂的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吧!
接著,我邁出了我的第二步。那就是教學方式的轉變。以往的我,上課總是教材、習題不離手,課本內容以知識點為主,上課時,拿著粉筆從黑板的這頭寫到黑板的那頭,然后擦掉又開始寫,很少去關注課本以外的東西。講完課本后,發一張試卷,來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可是現在的教學手段早已更新了,PPT、微課之類的教學模式早已來臨。從最初的抗拒到慢慢地摸索。雖然課件做得還不夠熟練,但至少能滿足我上課的需求,而且這些資源還可以循環利用,不用再向以前一樣擦了再寫,寫完又擦。現在的我,真是感嘆科技的進步啊!我很慶幸,我也被逼著進步了!
在摸索這些現代化教學軟件的時候,我也勇敢地邁出了我的第三步。那就是“不恥下問”。在我們英語組,我的年齡算是較大的了,所以跟有些年輕教師有代溝。他們在教學上有著新穎的想法,大膽的做法。每天上課總能找到許多跟教學內容相關的資源,展示給學生看。而我,雖然心里很羨慕和欽佩,但卻拉不下臉去請教很多我不懂的東西。后來,我嘗試在網上自學,但天資愚鈍,學習也沒有太大的進展。終于,我硬著頭皮去問了一個關于微課制作的問題。年輕教師們都很耐心地、不厭其煩地給我解釋、演示。我終于突破了自己,像他們一樣,每日給我的課堂引入一些不同的圖片、音樂或視頻資源。這樣的教學,更受學生的喜歡,而我也從中學到了不少知識。
我的第四步是什么呢?那就是我的繼續教育的道路拓寬了。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我非常贊成這種觀念,但我以前的學習僅限于本專業。看看教材、教參、輔導書,這就是我的繼續學習。何其悲哀!現在我才知道這么多年來我都是在埋頭拉車,從不抬頭看路。這樣的我,教出來的學生知識面會跟我一樣的窄。慢慢地,我意識到了我的不足,我要把自己變得更強大。所以,現在有空時,我會在手機上練練口語,在電腦上了解一些教科書以外的知識,并且合理地將這些新的信息傳遞給我的學生。雖然我們身處大山,但我們不能以此為借口而忽視跟外界的接觸。孩子們想要走出大山,而我也想用知識來武裝自己,這樣我們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
有人把學生和老師的關系比作是老鼠見到貓,能躲就躲。我可能在學生心目中就是這樣的。從他們上課的眼神我可以看出來,他們多數人是不喜歡我的。我每次上課鈴聲響就進教室,鈴聲結束就出教室。不會在教室里多停留一會。如果學生做錯了事,我也會神情嚴肅地批評他們,然后不給他們任何解釋的機會,批評完后就直接叫他們走了。即使在大街上碰到學生,他們也會避免跟我正面接觸,一個轉身,就從角落里溜走了。我很納悶,我怎么就成了這種人了呢?我想成為學生心中的朋友、知音,所以我必須要改變自己。我首先迫使自己每天講完課后,必須在教室里呆幾分鐘。如果看到有同學生病了,我會主動去關心一下。雖然剛開始有點尷尬,同學們和我都有點不適應,但慢慢地我感覺他們在接受我了。而且我有時還會主動跟他們聊聊我的學習經歷,讓他們更多地認識我、接受我。現在有很多同學都很親切地稱呼我Mother Wu,都愿意來跟我分享他們的一些喜怒哀樂了。雖然在很多方面我不能幫他們解決問題,但我可以成為一個好的傾聽者。
我的這四步發展之路,雖然在許多人眼中是微不足道的,但對于我們老教師來說,意味著繼續發展,繼續深造,朝著更加專業化的方向深入發展,努力向名師邁進。這是我教學史上的重大進步,使我直接從“貧困”走向了“小康”。我也明白了,我現在的角色是導演,要事先編導好所有上課的情節,然后再由這些小演員們融入情境地釋放自己的表演。最后,我再配上適宜的音樂及字幕,為大家呈現一部很有藝術價值的電影。
參考文獻:
[1]白春屹.中學語文教師角色現代轉型思辨[D].遼寧師范大學,2010.
[2]高重遠.當代文學背景下的高中語文教師閱讀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