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少坤
摘要:在新課程標準下的中學英語教學中,我們英語教師如果能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英語產生持久興趣,激勵學生不斷處于最佳的學習狀態中,使他們對英語這門學科樂學、善學、會學,樂此不疲,那么這種教學效果肯定很好,要想取得這種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須做到教學得法,趣味教學法可以說是一種最佳方法。在本文中,筆者就談談如何對中學生進行英語趣味教學。
關鍵詞:初中英語;趣味教學;教師;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8-0061
一、注重導學設計,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
偉大文學家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能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是學習成功的關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培養學生創新品質的直接動力。最好的學習動力是對學習材料有內在的興趣。當一個學生對某一學習對象發生興趣,大腦中有關學習的神經細胞就會處于高度興奮的狀態,學生心情愉快,樂于接受教學,學習效率極高。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根據英語學科的特征,在全面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有目的地進行導學設計,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趣味教學的重要途徑
我們知道,中學生這個年齡的特點是:活潑好動,對教師的任何提示和提問都會做出積極的反應。但也容易沖動,缺少自我控制的能力,有的學習不太自覺,如果教學中忽視這些,單純沿用傳統教學模式,使用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機械的講解,填鴨式地向他們灌輸一些枯燥無味的語法、詞匯,他們肯定不會感興趣,因而就談不上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果學生沒有這種內動力,英語學習是難以進行的,更難以持久。只有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才能引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其主動地投入到學習英語中,這就要求我們在英語教學中,因勢利導,發揮教材本身的吸引力,利用教材的情趣、意境、價值、奧妙,以此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
調動學生的思維活動,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是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的重要方面。例如:在遇到某些單詞的特殊用法、生詞、新句型時,我們可以聯系教材和學生實際,提出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以激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和答案。比如:我們學習一個詞組look after,筆者便啟發學生回憶已經學過的含有“look”的一些詞組,并分別舉例說明。一石激起千層浪,只要提問切中要害,發人深思,學生的思想便能活躍起來,課堂也會出現令人興奮、緊張、有趣的生動場面。然后,筆者便循循善誘、循序漸進,使學生的認識從淺入深、步步深入、融會貫通,最終獲得知識。
三、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充滿情趣,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機械和單一的教學方法是乏味的,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這就要求教師要付出更多的心血,認真備課,吃透教材,不斷學習,勇于探索。例如:筆者在教26個字母時,把它們做成一張張卡片,在課堂上,讓學生做字母排列游戲,分組進行比賽,教唱字母歌,這樣,他們就學得很輕松,在輕松的游戲中把要學的內容掌握了。在教單詞時,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直觀教具,比如,教水果這幾個單詞:蘋果、香蕉等,我們可以把水果帶到教室里,教banana,我們就指香蕉,教apple,我們就指蘋果,這樣,蘋果和香蕉的音、形、意就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子里了,以后看到香蕉、蘋果就會脫口而出:banana,apple。如果我們教一些實物的單詞,也可以把準備好的實物、圖片、模型放在講臺上,如果教一些動物的單詞,我們也可以利用圖片或讓學生到黑板前面進行模仿、表演某些動物的動作、特征。在學到句型時,開始可進行聽力比賽,看誰最先說出聽到的句子,看誰讀得好,讀得準,進而進行單詞組句比賽等,都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比教師一遍一遍地講,學生一遍一遍地讀,效果要好得多。
四、課內外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英語教學應該主要放在課內,向45分鐘要質量,但要學好英語只靠每周幾節英語課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們應該大力開展課外教學活動。課外活動是培養新時代人才的不可缺少的途徑,是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是豐富學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課外活動,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他們的興趣,擴展學生的視野,又有利于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調節學生的腦力勞動。教師應根據不同的班級,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愛好的學生進行適當的組織,比如:開展英語游戲、開演唱會、朗誦會、英語之角等活動,既可以各班進行,也可以同年級或全校進行,其目的是活躍學生課外生活,鞏固課內的知識,創造學英語的氣氛,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課內課外相結合,相得益彰。
五、展示教師的人格魅力,重視師生的情感交流,培養興趣
英語教學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教師的人格魅力起著決定性作用。教師的人格魅力包括教師的素質和水平。一位合格的中學英語教師,既要具備一般中學教師應有的基本素養,又要具備英語教師的特殊素養。要忠誠并熱愛黨的教育事業,具有高尚的師德,扎實的英語專業基本功,能勝任教學的能力,在言語表達能力方面,要準確通俗,邏輯性強,并具有幽默感,要尊重學生,熱愛學生,關心學生,這樣的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才有威望,才能吸引學生,容易為學生所接受,學生也才能對這門課感興趣。同時,也要和學生建立起朋友式的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樣的教師才能真正成為學生學習上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主動學習、自主發展。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應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重視培養和保持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在上課時教師一方面要充分運用自己準備好的方法,按照預定目的積極調控教學過程,另一方面又要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的,運用生動有趣的教學內容和巧妙地教學方法,注意因材施教,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動腦、動口、動手,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使課堂充滿民主的氣氛,最大限度地激發和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