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鯤+亓紅強
摘 要:本文首先對傳統文化的內涵進行論述,并對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體現進行分析,最后探討其價值實現策略,以供廣大同行參考與交流。
關鍵詞:優秀傳統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價值
1 傳統文化的內涵
文化是人們經過長時間創造與建立起來的產物,是社會歷史的積累,其不僅是社會現象,而且還是歷史現象。而傳統文化指的是人類社會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而形成的穩定且持續發展的文化內容,并滲透到了整體民族的意識與行為當中,被中華兒女所世代相傳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博大精深的、歷史悠久的優秀文化,且至今仍具有深刻影響。其以儒家為核心,兼有道家、佛家、法家等形態,還包括詩詞、古文、曲賦、曲藝、書法、國畫等。
2 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體現
1.有利于應對西方價值觀念的沖擊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的今天,西方國家的文化產品不斷涌入我國,西方文化不斷對我國進行沖擊,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度。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能夠深化大學生的愛國情懷與民族情感,將其對辨識西方文化的能力提升,從而能夠讓大學生在西方文化不斷沖擊的社會背景下仍舊能夠保持正確的文化定位以及清晰的政治頭腦。
2.有利于促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大眾化
首先,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優秀傳統文化不但可以使得馬列主義實現中國化與大眾化情況下讓他們利用馬克思主義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從而為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打下堅實基礎。其次,從2015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國務所發出《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的文件強調大學生作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群體,我們必須要利用富有中國化的馬列主義開展教育。而如何使得馬列主義被大學生有效地掌握與踐行呢?利用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對其予以解讀、宣講,從而讓大學生更好地理解并產生共鳴,繼而讓他們能夠有效地掌握與踐行馬列主義。
3.有利于幫助大學生更好的踐行“中國夢”
“中國夢”指的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是中國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夢想。大學生應當要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永遠保持強烈的愛國熱情,并積極投身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當中。學生在踐行“中國夢”的過程中,需其能夠緊密連接“中國夢”與“個人夢”,并且有具有公平正義的價值取向以及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而這需要其不斷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力量,并以此作為精神支撐。
4.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
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其他國家與民主的文化內涵有所不同,其積淀著我國人民深厚的精神追求,并且其中的價值理念和當前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存在諸多相通相容之處,并且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例如儒家的“仁、義、中、和”,與和諧”、“文明”、“友善”、“公正”等。因此,要想讓更好的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則需要讓學生能夠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道理力量與思想營養。
3 實現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途徑
1.建設完善的高校傳統文化教育制度
要想有效實現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除了依靠高校自身努力,還需要各級教育部門的支持。相關教育部門應當出臺高校傳統文化教育制度,明確在大學教育中傳統文化教育的地位,且對其落實情況進行有效監督,確保各大高校能夠切實根據相應制度來執行,以有效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冗余大學教育當中。不僅如此,還應當制定合理的高校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學方向、課程安排、投入經費、配套設備以及師資培養等內容,保證該項工作的高效進行。
2.拓寬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途徑
為了體現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筆者認為廣大教師必須要拓展教育途徑。為此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首先,強化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作為大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我們必須要充分利用好這一途徑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其中。對此,筆者認為廣大教師除了要在現有思想政治課程基礎上將傳統文化教育所占比例予以提升之外,還應當將其增設為選修課,充分利用每一堂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課制作精品課程,從而讓大學生能夠在相對有限的課時中接受到更全面深刻的教育。其次,將傳統優秀文化與大學生第二課堂有機結合。除課堂教學之外,第二課堂也是讓他們接受良好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載體。基于此,我們可以利用諸如孔子誕辰、端午節等我國傳統節日時間聯合大學各社團統一開展國學講座、知識競賽、辯論賽、經典朗誦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這樣一來不但可以使得我們優秀傳統文化走近大學生,讓他們能夠簡單明了地接觸到,同時更重要的是在寓教于樂中讓大學生能夠切實體會優秀傳統文化的真諦。最后,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相結合。相比于課堂與活動這兩個途徑,網絡由于其所具有的使用廣泛性、用戶聚集性等特點而讓它備受矚目。因而我們就應當做好優秀傳統文化的線上教育平臺建設。對此,廣大教師可以利用當前大學生較為喜愛的微信、微博以及QQ等社交軟件建立一個平臺,除了推送優秀傳統文化內容之外,還要在平臺上積極組織學生進行探討并鼓勵他們發表見解,從而使得大學生能夠獲得良好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3.全面發揮社會實踐的育人功能
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是鞏固與深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有效途徑,是培養人才的第三課堂。在社會實踐中融入優秀傳統文化能夠有利于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以及社會責任感的提高。所以在開展社會實踐時,學校應當要增進與當地歷史文化遺址保護單位、歷史博物館等單位的聯系,讓學生能夠在對上述單位進行參觀過程中豐富其情感體驗,通過直觀的實物與圖像來認識與理解抽象的傳統文化知識理論,加深大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及其中所蘊含的精神內涵的理解,有助于學生有效統一知識、行為與情感。
4.重視校園文化的建設
在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個重要的渠道就是校園文化的建設。其中,校園文化的表現形式多樣,有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物質文化等。所以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中,應當結合傳統文化的形式與特征,在建設校園文化時有效融入傳統文化的價值元素。如,在校園文化活動中融入傳統文化內容,如利用傳統節日、主題教育以及文化藝術節等活動來讓學生體會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又如,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校園文化環境當中,如,將文化博物館、文化長廊等建設于校園的公共場所、教學場所當中,讓傳統文化氣息充滿校園,進而達到熏陶、感染與激勵學生的目的。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國人們思想的寶庫,大學教師應當要采取有效的策略來將優秀傳統文化在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體現出來,切實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
參考文獻
[1]閆素娥.優秀傳統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新探[J].教育與職業,2009(33):71-73.
[2]朱淼.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23):37-38.
[3]陳艷.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8(1):152-153.
[4]許武強.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及其實現[D].山東大學,2012.
[5]王東明,劉姬冰.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6(1):5-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