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茂春++張彩儀
摘要:文章從《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精神出發,深入剖析如何采取有效活動策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綜合性實踐活動,掌握實踐活動能力和語文知識,發展語文綜合素養。
關鍵詞:實踐;探究策略;評價;素養;生成
《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善于通過專題學習等方式,溝通課堂內外,溝通聽說讀寫,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立足于課程理念的精神,教師應以發展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為目標,優化語文實踐活動學習策略,激發學生積極參與語文實踐活動的熱情,讓學生獲取直接經驗和相關信息,增加他們對課內語文知識的體驗與感悟,培養了學生語文綜合學習素養。
一、 善用活動策略,激發參與活動
教師要根據綜合性學習活動的目的和要求與主題活動的建議,組織各個合作學習小組,并對各組成員的搭配適當調整,促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積極主動參與。同時,教師還要拓寬學生學習空間,讓學生選擇感興趣的活動內容,采用多種形式探究策略,自行設計活動計劃,引導學生在綜合性實踐活動中學會了搜集資料、整理數據、交流匯報、評價總結,寫出調查報告,激發學生參與綜合性學習的自信心,促進了學生語文綜合素養在動態中自我發展。
例如,教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綜合性學習“走進信息世界”時,課前,教師根據閱讀材料“古人傳遞信息的故事”內容制作三個動畫課件。綜合性學習活動課上播放課件讓學生觀看,在有聲有色、豐富有趣的動畫畫面上,學生初步感受古代人們是怎樣傳遞信息的,接著利用課件提出問題:“古代人們傳遞信息量、速度以及途徑怎樣?這種信息傳遞是否誤事?比較現代傳遞信息方式又有什么不同?”讓學生帶著問題自主研讀本課的“閱讀材料”。通過閱讀之后,教師組織學生分小組合作探討這些問題,教師巡視時適時點撥,學生在小組里發表各自獨特的看法,參與度極其高漲。有的學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后,其他學生給予補充,經過小組合作交流后,學生了解了古代信息傳遞量小、速度慢,現今社會信息傳遞量大、速度快、途徑廣的特點。教師出示活動課題后,多媒體屏幕顯示:“信息傳遞是怎樣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大家要怎樣做才能了解信息對于我們的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教師繼續引導學生了解此次活動建議。首先,教師出示活動主題,如《家庭信息調查》《當今獲取信息渠道》《信息對人們生活的作用》等,學生以5~8人為一組,自由組合學習活動小組,選擇和確定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接著,教師指導學生根據活動主題設計活動方案。教師巡視指導,給每個綜合性學習活動小組必要的建議,如對選擇《家庭信息調查》活動小組,則建議家庭信息調查表內容要從每個家庭成員獲得什么信息,是從什么渠道獲得的信息等等,引導學生制作詳細的家庭信息調查表。最后,指導學生根據活動方案分工進行調查活動,搜集資料、整理資料,再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寫出調查報告。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探究活動中,對參與綜合性實踐學習活動熱情十分高漲,語文素養在動態探究中不斷地生成。
二、 整合學科知識,重視素養形成
綜合性學習活動要與文本閱讀相互融合,活動設計還要注重“開放、多元,提倡與其他課程相結合,開展跨領域學習”。教師在閱讀課堂活動中要努力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同時,教師要立足于教材內涵,拓展閱讀課堂教學的空間,捕捉有價值的學習信息,把綜合性學習活動與閱讀活動和其他課程有效結合,促使學生由閱讀課堂走向社會,從書本走向生活,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例如,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秋天的雨》閱讀教學時,學生初步了解這篇課文的基本內容后,教師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上網或到學校圖書館搜集帶“雨”字的成語、歇后語、古詩、名句、歌詞或地名、物名、人名等等。課堂上,教師讓學生把搜集到的資料拿到小組合作學習中進行討論交流。在交流體驗中,學生對帶“雨”的各種資料有了進一步了解。教師則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把搜集的詞句串一串,動筆編寫一個小故事。編寫的故事必須上下承接連貫自然,每句話里都要帶有“雨”字,最后讓學生代表帶著本小組的作品上臺展示,全班進行作品展示交流、互相評價,教師再加以總結評定。學生通過閱讀感悟,體驗了文本把秋雨作為一條線索,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快樂的秋天,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再經過綜合性學習,把搜集到的語文材料進行語言實踐,訓練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這種整合學科知識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培養了學生搜集、整理、分析資料的能力,豐富和發展了語言,提升了語文實踐能力。
三、 開展實踐探究,提升活動感悟
發展人的言語生命張力和思維活力,獲得的唯一途徑是通過與外界不斷交流信息的實踐活動過程。而語文綜合性學習又是一種個性化的、創造性的學習活動,教師善于結合生活實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式、方法,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多樣化的探究,仔細觀察、思考生活的各種各樣問題,在生活中發現探究主題,使學生成為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的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培養學生的語文探究意識。而綜合性學習活動又是一種合作學習融個性化為一體的實踐活動,教師要充分挖掘語文教材資源,引導學生采用多種活動方法進行實踐探究,建構積極創造的氛圍,有意識地進行活動策略指導,讓學生創造性地參與綜合學習活動,以個性化的鉆研和團結合作探究方式,增強學生的活動體驗與感悟,形成自行設計、策劃以及組織活動能力,并且做到協調、實施整個主題活動過程,綜合運用語文知識,發展聽說讀寫能力,培養和提高語文素養。
例如,教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綜合性學習“走進信息世界”時,學生通過閱讀材料的品讀,了解信息傳遞的重要性。由于遍地種植琯溪蜜柚的平和是“中國柚都”、“世界柚鄉”,信息的傳遞對琯溪蜜柚的生產和銷售有著重要作用。教師可以緊扣這一點,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開展“信息的傳遞對琯溪蜜柚產銷影響”為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確定了活動主題后,教師組織學生在小組里討論交流制定活動計劃,在主題活動計劃里,引導學生擬定搜集琯溪蜜柚產銷信息要從多種途徑去獲取,接著讓學生進行活動實施:endprint
①搜集資料:
各個活動小組或上平和網搜集有關琯溪蜜柚產量和銷售途徑;或到果園找果農調查訪問;或到中潤農業公司調查年收購、銷售蜜柚的噸數;或到縣經貿局了解逐年全縣琯溪蜜柚產銷量;或到縣新聞中心了解琯溪蜜柚推介的力度等。
②整理資料:
各小組根據搜集到的有關琯溪蜜柚產量和銷量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在小組中積極討論交流,體驗與感悟了信息的傳遞對果農優化管理果樹,提高蜜柚果質,以及琯溪蜜柚的銷售和價格高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巡視并及時做必要的點撥。
③提煉資料:
教師要求各活動小組根據討論探究結果,總結之后,合作寫一篇簡短的調查報告,在成果會上展示交流匯報。
學生在多角度探究活動中掌握了信息搜集、整理、提煉能力,習得了信息的傳遞對琯溪蜜柚產量和銷量的提高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讓學生認識到只有重視信息傳遞的功用,才能既調動果農種植琯溪蜜柚的積極性,提高蜜柚的果質和產量,又提高琯溪蜜柚的銷量和價錢,增進果農的經濟收入。這種注重探究體驗的主題活動,提高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組織策劃能力、合作創新能力及其探究精神,以及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綜合性知識的能力。
四、 善用活動評價,同構知識能力
教師引導學生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應采取多樣化的評價方式,運用激勵性的評語、恰如其分地評價學生參與實踐活動過程,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主觀能動性,主動地發現問題和探索問題。并能在活動中開展過程性評價,學生間相互評價,對自己進行活動過程加以評價,對自己通過活動獲取成果加以總結,加以評價。了解和體驗到自己參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不足之處,善于反思和吸取經驗教訓,有利于學生再次參與綜合性學習活動優化策略,掌握語文知識和學習方法。
例如,教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綜合性學習“走進信息世界”時,在教師引導學生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包括主題確定、計劃制定及實施活動等,教師巡視各個活動小組,不但要及時給予方法方面的指導,而且要對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探究態度及學習方式做出相應的激勵性評價,激發學生積極探究,體驗與感受參與綜合性學習活動帶來的樂趣,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情感態度、語言表達和實踐能力獲得發展。綜合性學習活動交流匯報環節時,教師要求學生在活動小組里先自我評價,再相互評價,評價方式主要從這幾方面進行:①參與活動的態度;②是否積極探究;③在搜集信息資料過程中的情感體驗;④是否與其他同學協同合作探究;⑤有什么學習收獲;⑥搜集、整理、分析信息方面有哪些不足等等。學生在診斷、反饋和激勵的評價氛圍里,學會了有目的地搜集、運用信息,養成了善于與別人交流的習慣,以及合作學習探究的意識,建構了學生知識與能力共同發展的過程,提升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endprint